赣剧是江西省的代表剧种,它的形成是众多声腔交流和融和的过程,经历了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早在南宋,浙江温州出现了南戏,逐渐西传,进入赣东北的弋阳县。在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南戏发生一些变化,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声腔——弋阳腔。明末祝允明《猥谈》中曾提到弋阳腔是南戏声腔的一支,因而可判
定弋阳腔在此之前已出现。弋阳腔成形后,音乐上继承了南北曲传统,褪去早期宗教音乐的痕迹,由于采用弋阳当地方言演唱,因而形成南戏中一项新的戏曲声腔。它的唱腔由不同曲牌组成,以南曲为主,演唱时用干唱和众声帮腔形式,由于是假噪高八度帮腔,故称“高腔”。弋阳腔剧目除目连戏外,多搬演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均为七天连演的连台大戏。它还从南戏和传奇剧移植了一些剧目,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演出内容。
清初弋阳腔受到战争的破坏,境况萧条。剧目和声腔散佚不全,戏班也纷纷离散,这种情况直到乱弹诸腔的兴起才结束。乱弹给赣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它重新回到多声腔发展的正常轨迹。
乱弹腔有多种曲调,主要是二凡和西皮。二凡从江西宜黄传入鄱阳、上饶地区,在当地十分盛行。赣剧中专唱二凡的整本大戏据调查有69种,其中35种来自宜黄腔,如《打金冠》等;根据高腔改编的有3本,如《江天雪》等;吸收徽剧剧目的有6本,如《黑驴报》等;另外25种均来自其他剧种。西皮是由湖北汉剧传来,整本大戏剧目有37种。皮黄合流后,赣剧剧目得到进一步充实,大多是吸取汉剧剧目。
赣剧乱弹腔的秦腔和老拨子,来自安徽的石牌腔。石牌腔最早出现在饶河戏中,女调称石牌,男调称秦腔。而上饶广信府则不管男腔女腔,统称秦腔。秦腔拨子戏深为观众喜爱,各个腔调纷纷加以引进,如二凡西皮戏改为秦腔拨子戏的有《黄金塔》等,高腔改为秦腔拨子戏的有《摇钱树》等。还有一种枞阳调,与赣剧秦腔属同一腔调系统,有剧目《桂枝写状》等。和徽剧相比,赣剧秦腔拨子曲调变化不大,但石牌的拨子却在赣剧中有了新的演变,成为赣剧西皮唱腔的一种,名为石牌调。
赣剧乱弹腔的浙调和浦江调,是从浙江乱弹戏中传来,浙调为乱弹中的三五七,浦江调则是“正官二凡”,由于和秦腔韵味相似,在赣剧中又将它们混合使用,因而与浙江乱弹有所不同。浙江乱弹中“三五七”和二凡首先在上饶广信府落脚,并向邻近的鄱阳(饶州府)和南城(建昌府)地区流传开来。其中广信府受影响最大,仅整本大戏就有20余种,有些原唱赣剧二凡的也改唱浙江乱弹,如《玉麒麟》等6种。赣剧浙调优美婉转,浦江调高亢激越,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赣剧乱弹腔的梆子,又名安徽梆子,约于民国初年传入。赣剧梆子调门略高,用小嗓演唱。据说是由河北梆子和京剧南下进入安徽,再传至江西的,上演剧目有《汴梁园》等。
赣剧文南词,分为文词、南词、滩簧三种,是流行江西民间的说唱音乐。但滩簧来自苏州,又称苏滩。文南词曲调优雅,体局文静,受昆曲影响较大,上演剧目有《崔氏逼休》等20余种,大多由昆曲和高腔改编而来。文南词长期在赣剧乱弹班中演出,因而划归乱弹腔。
赣剧中的昆腔,由安徽、浙江传来,曲调变化不大,但吐字多方言,因而独具特色。上演剧目属正宗昆腔戏的不多,有《关公训子》等十余出。另浙江杭嘉湖弋腔武班,由于演唱带昆腔韵味,因此也被赣剧艺人称为昆腔。
赣剧至此已蔚为大观。它从明代弋阳腔起步,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剧种,扩大自己的声腔体系,经过清代乱弹诸腔、昆腔的充实丰富,植根于江西民间,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
赣剧的戏班体制也随声腔、剧目的繁荣而不断扩展。在明弋阳腔阶段,戏班约28人,其中乐队5人、演员9人,乐器主要为锣鼓、唢呐。清以后,乐队分武场和文场,共6人,演员增至14人。此时,赣剧班社有36人的大班、26人的小班,演出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赣剧的戏神,也是其供奉的祖师爷,名为老郎神,与南戏同宗。清以后,老郎神改为唐明皇,另广信府玉山班还供奉其他祖师。各个祖师名号有不同说法,但诞生日均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赣剧祖师既供祭拜,又可备演出。
赣剧有两大流派,分为饶河班和广信班。饶河班多活动于波阳、乐平、余干、万年等地,广信班则在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流行。饶河班以唱弋阳腔为主,对保存走向式微的弋阳腔功不可没。广信班则不唱弋阳腔,专演乱弹,因而自成一体。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