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徽剧是流行于婺源、浮梁、乐平、波阳等地的一个地方大戏剧种。徽剧在婺源的流行发展是“先唱老石牌,后唱梆子腔”。“老石牌”是起源安徽安庆一带的石牌腔,曲调分为吹腔和拨子两种,清乾隆年间传入婺源县,又从赣剧饶河班吸收了西皮、二凡曲调,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称“婺源班”。该戏种形成后,向闽浙赣
等地广为流播,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戏曲发展。
婺源徽剧在后期主要受到来自皖南徽班的吹腔即“梆子腔”影响。这种曲调中的吹腔和拨子与石牌腔不尽相同,擅演昆腔名剧。四大徽班进京后,皖南徽班在婺源生根,与原婺源徽班分庭抗礼。由于剧目丰富、表演细腻,皖南徽班逐渐称盛,老石牌唱腔剧目到现在已消亡殆尽。
婺源徽剧的发展,还融合了京剧、赣剧的声腔表演,京剧的冲击更为巨大,婺源徽剧到后来几乎京、徽不分。
瑞河戏,又名三腔班,能唱高腔、昆腔、弹腔三种腔调。瑞河戏主要是随着三腔的先后兴起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瑞河戏的流行地区有高安、上高、宜丰等地。高安距省会南昌不远,戏曲剧种发展必然受其影响。最先传入高安的是弋阳腔,俗称阳戏,多演连台大戏。万历年间,它融合了徽池雅调,统称为高腔,采用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表演形式。高腔后又汇入从南昌传来的湖北汉腔,丰富了声腔体系。昆腔的加入不知起于何时,大部分剧目也已失传。清乾隆年间,瑞河戏正式形成,但此时还没有唱三腔。皮黄腔的进入是在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汉剧班在高安落户,为瑞河戏声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至此,瑞河戏成为能唱高、昆、弹三腔的剧种。但高腔、昆腔在新兴的弹腔的冲击下,也慢慢消失。
瑞河戏角色细密,表演粗犷豪放,讲求气势,还糅合了武术和杂技,颇具乡土气息。民国初年,京剧传入高安,加上丝弦班的兴起,瑞河戏逐渐失去戏场,无力抗争,走向了衰亡。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