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采茶戏是流行于铅山、弋阳、乐平、贵溪、余江、万年、余干、波阳等县的民间小戏剧种,旧称“三脚班”。它最初起源于上饶地区铅山县的民歌、茶歌及灯彩戏,约于明末,与流传过来的赣南采茶戏相结合。清乾隆年间,又吸收了由湖北进入的黄梅采茶戏的养料,因而发展壮大自成一派,成为具有
本地特色的地方戏种。
赣东采茶戏剧目,大部分来自赣南采茶戏,但曲调变化较大,演出形式上,也将赣南采茶戏的两旦一丑改为一旦一丑,因此二者有明显差异。还有一些剧目来自黄梅采茶戏,多为正本戏。另有13部自创剧目,所唱腔调主要是“湖广调”,分为六种板式,适于各种不同的曲情,演唱富于变化。黄梅采茶戏还带来了一些小戏剧目,所唱腔调为民间小调,共有十七八首,俗称“三脚调”。
赣东采茶戏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剧目内容、表演形式上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深为群众喜闻乐见。新中国成立后,赣东采茶戏还上演了不少现代剧目,各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
抚州采茶戏与赣东采茶戏有极深的渊源关系。明末,赣东茶灯戏传入抚州,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大量外来剧目,于清乾隆年间出现了早期的抚州采茶戏。它的演唱剧目和曲调多与赣东采茶戏类似,班社亦称“七子班”,包括演员4人和乐队3人。
抚州采茶戏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传入临川县时,从早年的茶灯戏中衍化出一种“三脚班”的形式。戏班规模很小,却灵活机动。演员角色为一旦一丑,再加一个“坐堂”(锣鼓手或二胡手)。演唱单台戏或两小戏,剧目几无情节,有的则演唱历史风物等小调。另有一种“板凳戏”,多在茶楼酒肆由坐唱艺人自拉自唱。到清末,抚州三脚班广泛学习宜黄腔、川调及民间傀儡戏,扩大为半班,其角色行当、舞台表演、乐器伴奏、曲调剧目都有长足进步。抗日战争后,丰城、高安丝弦班南下抚州,再一次丰富了抚州采茶戏的曲调剧目,促进了半班的发展。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