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戏剧与艺术
高亢豪放的客家山歌——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是流行于江西兴国县及赣南一带客家地区的一种民歌,高亢、豪放,尤其是放歌于高山深谷之中时,万山共鸣,感染力极为强烈。

兴国山歌起源于何时,已不可确考。据刊印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

水志林》记载,兴国远在唐代即有“木客山歌”。水为兴国县境二水之一。“木客”即伐木工。《越绝书》载,越王勾践使人入山伐木为桴以运其父允常的灵柩。后人因名其地为木客村,称允常冢为木客冢。兴国为古越人聚居区之一,“木客”一词也得以流传下来。但这种山歌是否即是至今传唱不歇的兴国山歌,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史料记载。

作为一种为大众共同喜爱的民歌,兴国山歌是赣南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山区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即兴而作,即兴而唱,题材范围非常广泛,四时景物、耕作的辛劳、爱情的表白、内心的情怀,都可诉诸于高亢、圆美的山歌之中。在音乐旋律上,或者以词从腔,或者以腔从词,表现为口头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

兴国山歌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本曲调,但在歌唱时,按歌词内容的表达和歌手情绪的起伏等情况,歌手也常常调整曲调,长短伸缩,变化自如,很似宋词中“减字”、“偷声”等变调手法。但这种变更只限于个别乐句,而作为全曲的基本格式则是不变的。

兴国山歌曲调格式有许多种,如七言四乐句带半句、五乐句、六乐句、七乐句、八乐句以及更长的叙事式山歌等等。但最常见、最流行的是四句半形式。这种格式以“哎呀嘞——”作为特定起兴句,再引出山歌主体部分,在一、二、三乐句唱完之后,加入半句衬词,既作为一个短暂的停顿,又可与起兴句呼应,同时也使末句收束得更为完满,使全首歌词的主旨显得更为突出。如《想起山歌唱唔成》:

哎呀嘞——,(起兴句) 想起山歌唱唔(不)成,(一乐句) 一身著里打蒲棚,(二乐句)

 牵起衣衫筛得米,(三乐句)

 阿妹格,(衬句,称呼以对象不同而定)

 蜡烛挂得一千零。(四乐句,收束)

兴国山歌因为植根于民间口头创作,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音节上曲调平稳,质朴自然,较少拖腔,加上多以方言方音入歌,所以在调式上也有明显的特点。据凌绍生先生考证和研究,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兴国山歌多取“羽”、“徵”、“商”三类,而不及于“宫”、“角”。最常见的是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和商调式,还有包含调式转换的羽徵调式和羽商调式。但不论取哪种调式,其主音则是十分稳定的。[1]

作为一种民歌,兴国山歌和其他地域或民族的民歌一样,既是劳动人民的一种艺术创造,又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在旧社会,还是人民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的工具。这在流传于民间的许多兴国山歌的歌词中,都得到了生动的反映。如《黄竹篾仔打只箩》:

哎呀嘞——,

     黄竹篾仔打只箩,

 听(我)穷人唱山歌。

 问佢(他)地主借谷吃,

 借了一箩还三箩。

由篾工破竹篾编织箩筐,自然地联想到以箩借谷、备受地主老财高利盘剥的悲惨遭遇。质朴的言辞中,饱含着对剥削者强烈仇恨的怒火,抒发了贫苦农民内心的愤懑与不平。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兴国山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曾被广泛用于苏区革命斗争的政治宣传和战争动员工作,在当时的土地革命和扩大红军的斗争中,发挥过巨大的、特殊的作用。如传唱至今的著名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

哎呀嘞——,

 苏区干部好作风,

 自带干粮去办公,

 日著(穿)草鞋干革命,

 夜走山路打灯笼。

生动真实地描绘了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和高贵品质,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苏区干部的衷心赞扬与爱戴。有的山歌则把人民自己的欢乐、幸福、理想同红军战斗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看到红军打胜仗》:

哎呀嘞——,

 看到禾苗打了苞,

   肚子饿了也会饱。

 看到红军打胜仗,

 缸里没米也会笑。

又如《我靠红军把身翻》:

哎呀嘞——,

龙靠水来虎靠山,

我靠红军把身翻。

打倒土豪和劣绅,

工农当家坐江山。

又如《红军打来晴了天》:

哎呀嘞——,

红军打来晴了天,

穷苦人家笑连连。

三荒五月有饭吃,

九冬十月有衣添。

在当时的苏区山歌中,对唱的形式也很盛行。如扩大红军时兴国人民对唱的情歌《参军唱和》:

女:哎呀嘞——,

哥哥当兵要认真,

敌人朋友要分清。

妹子在家劳苦做,

心肝哥,碰见敌人莫留情。

 男:哎呀嘞——,

妹子哇事真关心,

男子个个要当兵,

总要出去打胜仗,

心肝妹,公婆在家你照应。

 女:哎呀嘞——,

哥哥哇事真英雄,

说得妹子好开心。

你去打仗我欢送,

心肝哥,祝你仗仗都得胜。

兴国山歌的对唱并不限于情歌,第五次反“围剿”时,苏区妇女所织慰劳红军的草鞋有百万双之多,兴国县有一位名叫秋香的女民歌手,代表苏区妇女唱了几首慰劳红军的山歌,红军战士也对唱答谢:

 女:哎呀嘞——,

一双草鞋千万针,

难为后方姊妹们。

穿上草鞋走得快,

红军哥,赶快冲上南昌城。

 男:哎呀嘞——,

多谢妹妹一片心,

百万草鞋送我们。

穿了草鞋打胜仗,

同志妹,缴枪十万谢你们。

 女:哎呀嘞——,

红军哥哥你细听,

莫负我们这片心。

冲锋追击要拼命,

红军哥,个个要学东方军。 男哎呀嘞——,

个个要学东方军,

此话牢牢记在心。

坚决与敌决死战,

同志妹,一直杀进南昌城。 女:哎呀嘞——,

个个都像东方军,

才称后方姊妹心。

朝朝暮暮望捷报,

红军哥,捉几个师长送我们。 男:哎呀嘞——,

多捉师长送你们,妹妹不必挂在心。前次捉了陈麻子,同志妹,这回要捉总司令!这些歌谣,感情真切,即兴而发,有很强的鼓动性,以军民对唱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苏区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坚决消灭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注解:

    [1] 参阅凌绍生:《苏区时期的兴国山歌》,见《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