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采铜矿的历史长达三千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冶铜技术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瑞昌县铜岭商周铜矿遗址,是铜矿开采和冶铜技术进步的生动证明。樟树市吴城商代文化遗址出土红石范,表明工匠们掌握了红石质地疏松、透气性比较好的特点,于是就地取材,把红石雕琢成铸范,获得浇铸时散热快
、范体不炸裂而铸件完好的效果。在这些红石范中有两块(jiǎ)足范,说明大型铸件是分部浇铸,然后熔接合成的。到了唐宋时代,人们在火法炼铜之外,进一步掌握了水法炼铜的新技术。
水法炼铜,即胆水浸铜。古代方士的“点金术”,就是胆水浸铜技术的初步运用。汉朝的文献中已有关于胆矾的记述。唐朝显庆四年(659年)修成的《新修本草》中说:“石胆,此物出铜处有……味极酸苦,磨铁作铜色,此是真者。”石胆,即胆矾。磨铁作铜色,即产生了铁与铜的置换反应。
北宋初年,信州铅山县群众已经开始将胆水浸铜的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成书于此时的《太平寰宇记》卷107写道:铅山县“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北宋中期,沈括《梦溪笔谈》卷25说:“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这说明,使用胆水炼铜的技术已经成熟。
当时主要是用胆水浸铜,就是将生铁浸泡在胆水之中。胆水是饱含硫酸铜的泉水。硫酸铜为盐类物质,易溶于水。凡是盐类,所含金属元素能够被化学性质更活泼的另一种金属置换,生成新的盐,而原来所含的金属即被析解出来。铁在胆水中浸泡,产生铜与铁元素的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铁,析解出铜,化学方程式为:
北宋时期,江西饶州德兴县、信州铅山县的铜矿采冶业生产旺盛,都利用胆水浸铜。铅山县铜矿在唐以前已经开采,入宋以后进入高峰期,“尝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年产胆铜达19万公斤。德兴的铜矿每年浸铜产量约2.5万公斤。将浸铜技术总结起来的是德兴人张潜。
德兴县的采矿冶金生产历史悠久,唐代以开采银矿著称。当地人有丰富的矿冶生产技术经验,加上自然蕴藏的铜矿丰富,胆水充沛,所以能熟练地运用浸铜技术。张氏是德兴的望族,有治生经验,注重资金流通,也能改善和乡邻的关系。尤其是张潜,“其治生,得与之为取之之术,故积而能散,散而复来”。他既经营农田,又兼治开矿,钻研冶炼技术,“尝读神农书,见胆矾水可浸铁为铜,试之信然,曰:此利国术也”[1]。张潜将古人的经验和本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组织浸铜生产,于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写成《浸铜要略》,对胆泉以及浸铜生产过程作出了具体说明。他对这项冶铜致富技术没有封锁起来,而是争取公诸于世,命儿子张甲献交朝廷,建议推广运用。宋朝政府采纳他的意见,“行之铅山及饶之兴利、韶之岑水、潭之永兴”。《浸铜要略》问世,证明张潜对浸铜技术已达到“讲之精,虑之熟”的程度,做到使“其说始备”,能够照此施行于冶铜生产中,不再是炼丹家的“点金术”那种低级水平。这在世界冶金技术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要贡献,远远走在欧洲人前面。
注解:
[1] 《通直郎张潜行状》,见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第8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