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关注国计民生的志向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县人。出身于衰落的官僚家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29岁,中举人,当年赴京会试失败。后来接连四次应考,均落第。不断的失败使他惊醒,转变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了生计,他谋到分宜县教谕的位子,之后去福建汀州任推官,
再任安徽亳州知州。半年后清兵入关,他弃官返乡,隐居不出。大约于康熙初年病逝。
宋应星第五次会试失败,已是45岁,深切的怀才不遇心理和多次往返京城的经历见闻,使他加深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确立了另寻人生目标的志愿。明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发达的市镇密集在东南与大运河沿线。他由奉新往返于北京,必经南昌、九江出省,过安徽、江苏,跨山东、河北,穿行在经济文化昌盛的地区,“方万里之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江西的稻、棉、油、麻广泛种植,出产很丰;铜、铁、煤等矿藏采冶发达,品质优良;景德镇的瓷器、广信府的纸张居全国中心地位;造船与航运、商贸也称繁盛。这许多习见不息的景象,使宋应星对经济生活体验得更深刻,使他能够从劳动民众中汲取知识,同时感受到风靡社会的理学思想的空疏,从而认识到科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天工开物》初刻本插图20 花机
(书影采自何福霖、郭佳胜主编《江西揽胜》,
插图采自杨维增编著《天工开物新注研究》)
另一方面,宋应星对明朝的统治危机,也认识得更深入、更具体了,激起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感。他彻夜不眠,写成长达万言的《野议》,在“痛哭长言,话从何处起止”的悲愤情绪中,一口气列出12议:世运议、进身议、民财议、士气议、屯田议、催科议、军饷议、练兵议、学政议、盐政议、风俗议、乱萌议。他对朝廷仍寄希望,认为现今是“极乱思治之时”,必须革除种种弊政。例如学校教育“以荐人入学为致富足用真正径路”;科举只考八股文章,致使官僚们“不知做官为何本领”,他们的“全副精神尽在馈送邀誉”;将帅不从行伍中选拔,是“自袭荫”得来,或自称“门下走狗”者贿买到手,他们“志在贪财好色”,只会“掩败为功”。文官武将的“脸颊日厚而方寸日昏”,“剥削耕桑蚕绩之辈”非常苛重,各地的“缙绅势焰”,将农民当奴仆役使,“征其妻子,饿其体肤”。于是,有真才实学的贫士因得不到“进身之阶”,被迫“窜入流寇之中”;良民里长被“加派额征、严刑追并”而“相劝投入寇中”;“普天之下民穷财尽”的百姓,“经年恨怒,乘寇至而思反”。所以,农民大起义,从陕西、山西,发展至河南、湖广,已经“半天下”了。总之,由于“以草菅视子民”,故而“已经寇乱之方,乱不可弭;未经寇乱之方,日促之乱”。写到最后,宋应星说:“野议及此,涕泣继之,不知所云矣!”[1]
宋应星是“有心国计”,富有正义感的科学家,他在分宜县教谕的四年任期内,便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逐项写作下来,集合为《野议》,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他的《论气》、《谈天》是讨论自然哲学的著作,体现了自然观;还有《思怜诗》等诗歌,则是他的人生观反映。他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于崇祯十年(1637年)刻印问世。另外的著作,如《画音归正》、《原耗》、《杂色文》、《卮言十种》、《观象》、《乐律》等,都已失传。
注解:
[1]
本节引文均见宋应星:《野议》,据《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第96~156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