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对气和声音这种物理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研究结论,继承和发展了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气声》篇中的论述,更明确地认识到声音是空气的振动,更清楚形象地用水波浪比喻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道理。
宋应星的《论气》中有《气声》9章。《气声一》说明了气与声二者存
在不可分离的关系,“气而后有声,声复返于气”。《气声二》进一步论述他的“逼气而成声”(亦作“破气而为声”)的论点。他认为“盈天地皆气”,没有绝对的虚空。这是他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命题。正是在四周充满气的环境中,气被逼轧、冲破便形成声音。他说:“两气相轧而成声者,风是也;人气轧气而成声者,笙簧是也。”例如飞矢、扬鞭、弹弦、裂缯、鼓掌、击物都有声音,那都是急骤、强劲地逼轧气的结果,如果“矢以轻掷,鞭以慢划,弦以松系,帛以寸裁,掌以雍容而合,椎以安顿而亲”,则所破之气“一?优扬还满,究竟寂然而已”。由此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凡以形破气而为声也,急则成,缓则否;劲则成,懦则否。”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声响现象,如瀑布之声、钟鼓之声,宋应星都逐一解释其缘由。关于瀑布,他提出“气得势而声生”的命题。认为得不到势,气就没有力;有了“气势”,声音便产生。关于钟鼓,他重申声由气生的道理。撞击钟鼓,其内外之气便可互相应和而生出声音,如果“张革地面,实土钟中,何声之有”?
这些声音究竟是怎样传播而来让人们听到呢?宋应星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最具理论价值。他在《气声七》中说:“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文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1]这种声波荡动理论,在我国科学思想史上是非常精辟的。
宋应星关于“气”、“声”的理论,是对东汉王充论说的继承和发展。王充《论衡·气声》篇对声波的描述是:“鱼长一尺,动于水中,振旁侧之水,不过数尺,大若不过与人同,所振荡者不过百步,而一里之外澹然澄静,离之远也。今人操行变气远近,宜与鱼等;气应而变,宜与水均。”意思是,声音是由于空气振动而成,借声波传播开来,同鱼在水中振动水波并通过水传播一样。将声波比拟水波,是世界上对声波的最早认识。
古希腊、罗马的学者对空气传播声音的问题,曾经作过探索,涉及振动发声的理论。但是,中世纪的学者却否认这种看法。直到17世纪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5年),才明确地说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质。
由此可见,宋应星对于气和声的研究,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注解:
[1] 宋应星:《论气》,见《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第188页。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