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科技与医药
《天工开物》对农业技术的总结



宋应星痛恨官贵显宦、纨袴之子只知尽情享乐,对衣食“知其味而忘其源”,贱视辱骂农民。他下决心研究农工生产技艺,总结群众的劳动经验,特将书斋命名为“家食之问堂”,精心写作出“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1]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该书由其好友徐伯聚刊印,流传于世。全书分18卷,

绘制123幅插图,生动而具体地总结了农业、手工制造业的生产成就和技术,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提供了珍贵资料。

宋应星遵循“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依次记述了五谷、蚕丝纺织、染料、农业机械、制盐、制糖、陶瓷、冶铸、车船制造、锤锻、采矿、榨油、造纸、五金、兵器、丹青、发酵、珠玉等18个领域的生产技术。在每个类别中又分轻重先后,如“乃粒”(五谷)中先记述种稻而后写麦、黍,因为“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2]。说稻种时着重写广大贫民赖以充饥的“救公饥”、“喉下急”等早熟品种,而谈及“香稻”时他认为这是少数官贵人家享用的,“不足尚也”。

与前人相比,宋应星第一个全面、忠实而系统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在许多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获得了新的进展。

宋应星极端重视农作物生产,总结了不少以前农书中没有的技术经验。他首次记录了秧田和本田的比例关系,“凡秧田1亩所生秧,供移栽25亩”[3]。第一次记下农民将剧毒的砒霜作农药的成功经验,“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4]。“晋地菽麦必用(砒石)拌种,且驱田中黄鼠害;宁绍郡稻田必用蘸秧根,则丰收也”[5]。这种有效的增产措施,至今北方农村还在使用。

关于施肥技术,宋应星注重因地制宜的成功经验。《乃粒·稻宜》中说:“豆贱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三寸,得谷之息倍焉。”这样精确的观察记录,是以前农书中没有的。“一粒烂土方三寸”,是江西农谚,宋应星熟悉这个经验,很自然地把它写进书中。又说:“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秧根,石炭淹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这也是江西以及江南种稻地区至今使用的成功经验。“骨灰蘸秧根”的技术措施,是我国农书中关于施磷肥的最早记录。

养蚕技术,《天工开物》第2卷《乃服·种类》中指出:“凡茧色惟黄白二种。川、陕、晋、豫有黄无白,嘉、湖有白无黄。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这是中外养蚕史上第一次记载的人工家蚕杂交培育良种的两种方法。欧洲蚕业史上开始家蚕杂交育种工作,是在18世纪,比《天工开物》这项记载晚了一百多年。

宋应星对农业生产知识的记述,能够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提高到科学理论上去认识。他提出了关于物种发展变异的科学观念,认识到改变作物的生活条件对品种变化的影响,人工可以繁殖出优良品种,得出“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结论,为生物学的物种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注解:

    [1] 《天工开物·序》,据杨维增:《天工开物新注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下同,不具注。

    [2] 《天工开物》第1卷,《乃粒·总名》。

    [3] 《天工开物》第1卷,《乃粒·稻》。

    [4] 《天工开物》第1卷,《乃粒·麦工》。

    [5] 《天工开物》第11卷,《燔石·砒石》。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