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成品风行天下,但是记述文字类皆零碎,或因一事引及一器,或因一器而说及一事,或因诗词而载一二名品。比较详细记述景德镇瓷器的是元代蒋祈《陶记》,原书不存,只在康熙、乾隆《浮梁县志》中转载了一部分。明代嘉靖后期,王宗沐撰《江西省大志》,卷7《陶书》从赋税角度写了景德镇
瓷业。清代朱琰《陶说》,专记陶瓷,面广而散,谈景德镇窑的文字不多。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陶冶图说》撰成,他在景德镇督烧瓷20多年,熟悉生产过程,遂能按程序绘图20幅,各附文字说明,具体展现制瓷实景。然而只详官窖,不及民窑,关于镇上烧瓷历史也未记述。此后,镇人蓝浦“惜其无专书也,博考众家之说,实而验诸当时之制,辑为是录,卷帙未终而逝”[1]。“是录”指《景德镇陶录》。蓝浦未完之事,由其门人郑廷桂继续进行,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告竣。
《景德镇陶录》10卷,第一次全面记述了景德镇制瓷事业。卷1《图说》,充分吸取了唐英的成果,在镇图、御窑厂图之后,是陶成图,从取土、炼泥、做坯、画坯、荡釉,到满窑、开窑、烧炉,共14幅图,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具体形象地展示出烧造瓷器的生产工序流程。卷2写清朝对御窑厂的管理沿革、制度,兼及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类。卷3《陶务条目》,详述烧瓷的生产组织分工,窑、户、工、作、家、花式、釉色、釉料、色料,条分缕析,详尽无余。卷4《陶务方略》,详记各工序的操作技艺,成败经验,经营诀窍。如说“高岭上者麻布口,次者糖口,最下磁器口”,这是景德镇瓷工鉴别高岭土的耐火度、硬度的等级标准,是在长期积累的经验中总结而得。再如说烧窑,“烧夫中又分紧火工、溜火工、沟火工。火不紧洪,则不能一气成熟。火不小溜,则水气不由渐干,成熟色不漂亮。火不沟疏,则中、后、左、右不能烧透,而生所不免矣。烧夫有泼火一法,要火路周通,使烧不到处能回焰向彼,全恃泼火手段。凡窑皆有火眼,照来焰泼去,颇为工巧”。卷5《景德镇历代窑考》,历叙南朝陈至清乾隆烧瓷史迹。卷6《镇仿古窑考》、卷7《古窑考》,写其他地区的瓷窑,附述“各郡县窑考”、“外译窑考”。卷8、卷9《陶说杂编》,博采群书,辑录了景德镇窑及其他名窑遗闻佚事。卷10《陶录余论》,是郑廷桂对蓝浦疏略的一些问题作的补充,如说“以火候言之,火有前、中、后之分,有紧、溜之候,或对日,或一昼夜,大器或溜七日夜,紧二日夜。……溜者,欲习于火而无赢;紧者,如燎于原而无缩。……”
《景德镇陶录》能够仔细介绍烧造瓷器的工艺技术、规则制度,首先是因为原作者蓝浦、辑补者郑廷桂都是当地人,习知其事,钟爱此业,又有踏实认真的严谨态度。为了解“陶务土宜”,郑廷桂访问了都昌江大光等8位“习知其事,而能言其制作之详者”;在“检阅书籍”,采择前人成说的工作中,又同黟县余有庠等6位“相与商考”,互相启发。其次,景德镇瓷业久已成熟鼎盛,到了清朝时“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有了极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使他们有可能采集总结起来。郑廷桂介绍“窑变”现象?时指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
总而言之,《景德镇陶录》“于镇陶之原流,工作之勤劳,器用之美利,虽不备悉,然已可得其大略矣”,堪称空前的集大成之著作。
注解:
[1] 欧阳琛等校注:《景德镇陶录·书后》,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引文凡见此书者,不再出注。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