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府,治南城县。建昌药帮,是以南城药商为主体的医药业群体。南宋中期,南城有官办药局,聚良药为众治病,“愈疾之效立见,人竞趋之,而不取盈”,旨在全济群生,不以谋利为意。[1]由此培育出一批医药人士,形成南城“独多工巧之医”的优势,名医黎民寿、医学教授严寿逸等,皆有“用药去疾,随试辄效
”的高超医术。元代,南城建起“三皇宫”,再扩建为“药王庙”,祀十大药王。泰定年间(1324—1328年),建昌达鲁花赤萨谦斋热心医药事业,与医家交往密切,考证方书,搜集坊间流传的验方,编纂成《瑞竹堂经验方》。此书流传至今,其中的丸散膏丹成药多是疗效明显,八珍丸、夜光丸至今视为珍品。明代,南城是益王的封地,益端王朱皊槟通医术,辨医方,刊印医书《玉机微义》,并“精制丸散,每给赐以活人”[2]。他的作为对南城医药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益王府设有“医学”,进行一些医药知识的传授;有“良医所”,聘名医诊病;立“惠民和剂局”,征购药材,制作丸散。民间的医药行业也在同时发展,从业人员很多,民谚云:“只只大屋有吃药饭的人”,“吃药饭的郎可以不看相”,每栋大屋里都有行医卖药的人,他们的生活好,格外受到姑娘爱慕,可以不论长相就许配他。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庙会,商客云集,盱江码头船船是药,挑担推车运送药材的人夫,常是百余一队,热闹非凡。清朝后期,南城县城区有药店四十余家,药业用房八百多处,约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吃医药饭。
建昌药帮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活动于江西东半部府县,以及福建的南平、邵武、建阳、汀州4府,合计40余县地区。益王后裔及药业富室,明亡时纷纷逃匿福建,以行医卖药为生,当时有“走福建,吃药饭”的说法,在客观上促使建昌药帮发展,成为江南的重要药业商帮之一。
建昌药帮以经营药材批发业务的药栈居多,药栈中有的专营生药、原药批发,有的则兼营饮片熟药,前店后栈。药店中既售丸散膏丹,也加工炮制药材,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堂,有医生坐堂诊病。卖药、制药、行医三位一体,相互促进。提倡药物“如法炮制”,“惟真是求”,阻遏“药不及真”的牟利行径。采择药材,精制丸散,炮炙技艺的经验传授,一律是口传心受,不用文字书册,谨防泄露外散。尤其对一些有特色的饮片炮制方法,视为帮内绝技,只在南城、南丰二县小范围内制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公开,扩大流传地域,如煨附子。建昌药工制作附子,保留着唐代以来用糠灰炮炙的古老技法,在全国别具一格。其法:将附子漂洗7天至10天,晾干表皮,置于稻谷壳(糠)灰中,上面铺盖生姜片,再盖草纸、糠灰、稻草,然后再铺一层干燥的谷糠。分量是100公斤附子,用80公斤至100公斤干谷糠。点燃谷糠,煨2天至3天,待糠烬灰冷,取出附子,入甑蒸8小时至10小时,取出晾开,日摊夜闷,至6成干,切成0.4毫米至1毫米厚的薄片,或1毫米至2毫米的中片即成。用糠(谷壳)火煨、?、煅制药材,以蜜糠炒、炙多种饮片,是南方炮制干药的特色。
建昌药帮加工药材,工具多有特色,如切药刀、雷公刨、枳壳榨、槟榔楔、香附铲、泽泻笼、麦芽篓、?药坛、圆木甑、硫磺柜、木火焙、篾烘笼等。切药刀又称建刀,刀面大,重约1.5公斤,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与樟树帮的小汉刀、禹帮的满月刀,并列为全国三把刀。[3]见1991年《南城县志》卷27,《建昌帮中药业》。
注解:
[1] 袁燮:《建昌军药局记》,见《南城县志》卷32,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2] 朱厚烨:《益端王墓碑》,见《南城县志》卷32,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3] 参见1991年《南城县志》卷27,《建昌帮中药业》。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