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史学与地理学
《太平寰宇记》的体例、内容及其贡献


    《太平寰宇记》是继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而作的,两书有明显的继承性。但是,《太平寰宇记》在继承《元和郡县志》体例的基础上有大的变化和突破。《元和郡县志》乃至宋以前的地理方志的体例均不够完备,所载主要是各地的政区沿革、地理形势以及户口、贡赋等,而《太平寰宇记》则新增加了姓氏、

人物、土产、艺文等项。这些新增的项目和资料,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不可缺少的资料。我国的地理方志书籍,由以记载地理为主发展成为以地为纲的史籍,这一质的变化,肇于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元、明、清分别修撰的《大元大一统志》、《寰宇通志》和《清一统志》等书,其体例都是在《太平寰宇记》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四库全书总目》卷68论及《太平寰宇记》时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可见《太平寰宇记》在我国古代地理方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平寰宇记》共200卷,以太平兴国年间宋朝的版图为叙述范围。在宋太宗晚年分全国为15路以前,北宋一直沿用唐代所分15道的名称。因此,《太平寰宇记》是按道记事,以州(军)为纲,以县为目,分别叙述历代沿革、州境、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艺文、水道源流、水利设施、山岳陂泽、城邑乡聚、关寨亭障、祠庙古迹等;对宋以前少数民族及与中国发生联系的海外国家也有所叙述;还对在后晋时就已割让给契丹的燕云16州也一一列出其名,视野相当开阔,内容极为丰富,对研究唐中叶以来至北宋初期的历史地理及有关史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太平寰宇记》取材广泛,征引的资料达200种之多,举凡史籍、地方志、文集、专著、碑文以及诗赋杂说,无不备录,借以说明各地的山川古迹和历史文化。该书所征引的诸书,今已大多数散佚,所以这部分资料显得十分珍贵。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为此而称赞说:宋以前的"零篇断简,藉是书以存者实多"[1]。其次,该书逐一记载了各州(军)、县的兴废,比较全面和清楚地表现出唐中叶以来各地方的政区沿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第三,该书记录户口,除了分清主户、客户外,还逐一记录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户口,甚至有的还区分汉人和蕃人,反映了这些边远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概貌。这一点,《元和郡县志》和新旧《唐书·地理志》都未能做到。第四,该书记贡品,但不似唐杜佑《通典》和《元和郡县志》只限于记各地贡品,还记录了不少的非贡口,即土特名产,并引用诗歌或民谣予以佐证,这就比较充分地显示出唐、宋之间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若干特征。第五,该书还十分注重文化史方面的记录,"于列朝人物一一并登,至于题咏、古迹,若张皊《金山诗》之类,亦皆并录,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具体皆始于(乐)史"[2]。这部分内容,对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很有价值。这种记载方法,开我国地方志书的一代新风。
《太平寰宇记》刊行后,不断地被翻刻重印,但到清朝初年已有残缺,《四库全书》著录此书时,只存193卷,缺113卷~119卷。乾隆、嘉庆年间,江西的乐氏和万氏分别刊行此书,又缺了卷4。光绪九年(1883年),杨守敬在日本枫山官库得到《太平寰宇记》的宋本残卷,以此配补了原缺的卷113至118共5卷多,收入黎庶昌刊行的《古逸丛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全的版本,但还是缺了卷119和卷114的小部分。《太平寰宇记》流传900余年,至今尚保存得比较完整,这也说明了该书的价值所在和后人重视的程度。

注解:
[1] 《更生斋文集·万刺史廷兰重校刊太平寰宇记序》。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68。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