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共348卷,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二十四"考"。每"考"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其编撰体例在《自序》中交代明白: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
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在编排时,先列"文",顶格排行;次列"献",低一格排行;再列"考(按)",表达自己的意见,低两格排行。全书以贯通因仍的要求,使各门以及每门中的各个部分的"文"、"献"和"考"构成一个整体,很有特色。
《文献通考》所载内容,上起远古,下至宋宁宗嘉定末年,也有少数宋末的材料。全书贯通古今,但详近略远,有关宋代的内容,占全书一半以上。《文献通考》的取材,有经、史、会要、百家传记、臣僚奏疏,乃至名流燕谈、稗官记录,网罗文献极为宏富,充分发扬了我国古代史学的会通精神。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