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启昆(1737-1802年),字蕴山,一字良璧,号苏潭,南康县人,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方志学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庶吉士学习期满后授官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开始从事史学工作。后来,他数任地方知府、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布政使等官。嘉庆四年(1799年),他被擢为广西巡抚
,时已年过花甲。
谢启昆少年时期就以博闻强识、好学不倦而受到世人的称许,16岁时就到北京入太学学习,于经义、史学、小学、诗文无不研读,生平著述颇富,除主持纂修《广西通志》外,自著有《西魏书》24卷、《粤西金石略》16卷、《小学考》50卷、《小学韵补考》1
卷以及诗文集等,为乾嘉时期著名的考据家之一。
谢启昆长期任地方长官,于修撰地方志书尤为致力。他先在乾隆朝纂修了《南昌府志》,嘉庆四年出任广西抚巡后,又着手纂修《广西通志》。他设立了广西通志局,自任总裁,以胡虔为总纂,并组织人马合力纂修。在纂修《广西通志》的过程中,谢启昆发凡起例,身体力行,发挥了主要作用。嘉庆六年(1801年),《广西通志》修成,但在次年刊印此书时,谢启昆则不幸逝世。《广西通志》也就成了谢启昆的遗著。
《广西通志》共280卷,在体例上分训典、表、略、录、列传五大类。除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训典"外,其余有表4、略9、录2、列传6,四种体例相互配合,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出广西地方历史概貌。《广西通志》内容丰富,叙述明晰,体例精审,在清代最负盛名,被时人称为"省志之冠"。与先前的同类著作相比较,《广西通志》至少有以下特色:一是取材广泛,汇集的资料丰富,且皆一一注明了出处,以明资料来源,便于后人稽考。这是受当时考据之风影响的结果,后来的修志者,多效法这一点。二是地方色彩浓厚,抓住了广西多民族居住地区的种种特色,创立相应的门类和条目,如设立了"土司"等专条,更具体和深刻地揭示出广西地区特有的历史和现状。三是对地方文献的著录和编排方式也较旧志不同,在经、史、子、集之外,增置类录、金石、图经、志乘、杂部等;把"艺文录"分成上下部,著录著作的书目及序跋,而不录正文;诗文则不入"艺文录",而分别入有关事条之下,并采用小字双行夹注,以便稽考。这种著录地方文献的范例实属首创,不仅门类齐全,记事也颇为完备,很有意义。
《广西通志》刊印传世后,以其精审的体例为修志家们所推重和仿效。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阮元总督广东,主修《广东通志》,其体例即以《广西通志》为本,
亦分训典、表、略、录、列传五大类。
《广西通志》的卷首有谢启昆手撰的《叙例》,其中关于纂修《广西通志》的义例有23条,这是谢启昆在总结前人纂修地方志书的基础上,舍短取长,并结合自己的史识和修志经验,殚研精思的成果,于地方志书的修撰多所创获,在我国地方志编纂史上有重要价值。此外,谢启昆还在《叙例》中,对方志学和方志的编纂发表了许多有价值和意义的见解。他认为,地方志起源于《禹贡》、《周礼》,发端于《三辅黄图》,雏形于《畿服经》,定型于《太平寰宇记》,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他提出方志的详略要得当,应"以详备为宗,而又不敢以冗滥遗讥也";强调方志乃一方之文献;方志不仅保存地方文献史料,且有实用价值;方志的价值在于它的地方特色等等一系列卓越见解。他还把方志的纂修提到高度去认识,提出修志乃著述之大业的理论。近代梁启超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中,对谢启昆及其《广西通志》评价时说:"首著叙例23则,遍征晋、唐、宋、明诸旧志门类体制,舍短取长,说明所以因革之由,认修志为著述大业,自蕴山始也。故其志为省志模楷。"梁启超所言虽不够全面和深入,但由此亦可窥见谢启昆与《广西通志》在方志学上的地位。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