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江西的稻文化
距今四五万年以前,先民们已经在赣江两岸、鄱阳湖滨繁衍生息,艰苦开辟大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三处:一是赣东北的乐平县涌山岩洞遗址。196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赴乐平对涌山岩洞进
行考察,发现有原始的打制石器、石片和属于华南中更新时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化石。[1]二是赣中北部的安义县彰灵岗遗址。1985年县食品厂职工胡贤钢在该地采集到一批石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计有打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37件。随后,在附近的台山、凤山两地亦有同类石器发现。[2]三是赣西的新余市打鼓岭、龚家山遗址。新余市考古工作者在这两地采集到打制石器石核、石片11件。这些原始的石器表明,远古人群活动于江西北半部地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借助石器与野生动物搏斗,顽强开创自己的生活园地。
广昌恐龙化石
旧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期,江西的远古先民,逐渐迈进了原始种植农业的门槛。这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址是赣东北的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进行两次试掘,认定是新石器早期遗址。1993年至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和美国考古专家合作,再次对仙人洞及其附近的吊桶环洞穴遗址进行考古取样和发掘,获得丰富的出土遗物,计有石器474件(片)、骨器248件、穿孔蚌器19件、原始陶片297块、人骨标本20多件,还有兽骨残片数万块。石器中有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制石器、细石器,器型有石斧、石斫、石锥、磨盘、磨棒和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骨器有锥、笄、铲、凿、镖和投掷器等。原始陶器的胎质较厚,火候很低,夹粗砂,表面有粗绳纹,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原始陶片之一。尤其重要的是,根据对孢粉、植物硅酸体细胞化石的分析研究,发现这里"有类似人工栽培稻的扇形体,这样就为探索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极重要的线索"[3]。中美联合考古队的美方队长马尼士(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主任)著文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给了我们一个概貌,即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整个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农业文化发展情况"。他认为:40
000~17 000年以前的旧石器前期,人们主要依赖狩猎、采集野生植物(包括野生稻)为生。17 000~13
500年以前的旧石器末期,人们的生存方式与前期类似,但是增加了石硾石斧,采集植物已经大大增加。13 500~9
600年的新石器初期,有了雕凿的石器、贝壳工具和陶器,正在驯化稻谷。再进化到新石器早期,距今9 600~8
000年以前,有了更好的绳纹、网状印纹的陶器,出现了粗糙的锛、斧、锄和环状的又尖又重的挖掘工具,"出现了大的村落,驯化稻的植硅石增加了。研究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水稻农业。"[4]万年县的稻属植硅石的鉴定与研究,证实了早在12
000年以前当地古人已经采集野生稻作为食物,并萌生出驯化野生稻的念头与行动;到了10 000~9
000年前的时候栽培稻就出现了,即水稻农业开始成为重要的生产活动,稻文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水稻植硅石,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雄辩地证明中国是世界稻作的起源地,江西是稻文化最悠久的基地。
大约距今7
700~6
500年以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万年县有了水稻农业、造型复杂的陶器等。逐渐兴起的水稻农业,在湖南、浙江、河南也出现了,已经有炭化稻谷发现。江西境内,还有新的遗址可供说明。鄱阳湖北部湖口县的史家桥遗址,出土有石器、陶器、建筑材料和文字符号。石器分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磨制的很粗糙而形制多样,有斧、锛、耙、镰、刀、钺、凿、磨盘、网坠等。陶器以红陶为大宗,有釜、罐、壶、豆、钵、盆、鼎等十余种器形,制作风格、纹饰样式与万年县仙人洞的陶器很接近,具有鄱阳湖土著文化特征。数量最多的是大小不等的红烧土块,上面留有木柱、木棍和稻谷壳的印迹。从谷壳印迹特征来看,属于粳稻品种。由于稻作农业的需要,农业生产工具手斧、石耜、石锄、石镰和粮食加工器具石盘磨、陶臼等,也就在这里应运而生。从出土遗物分析,"史家桥原始稻作农业经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形成"[5]。
距今6
000~4
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已经发现了几十处文化遗址,形成了较大的地域规模,反映出居民聚落比较多、生产开发地比较广的进步趋势。其中有代表性的遗址是新余市拾年山遗址、靖安县郑家坳墓地、修水县山背遗址、樟树市筑卫城-樊城堆遗址等。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以栽培水稻、烧制陶器为基本内容的农业文明已经完全奠定,并有相当的发展水平。修水县山背遗址遗存的文物以有段石锛和红沙陶为主要特征,石器中磨制精细的有段石锛、扁长石斧和有孔石刀等耕作工具是代表器。陶器中的罐形鼎、杯形高足豆、球腹圆底罐等组成特有的器物群。还有一座住房基址,内有一套间。房内存放生产工具115件,生活器皿68件,以及石球、石蛋等艺术品,烧烤过的草拌泥中夹有稻谷壳、稻草[6],显示出氏族集体生活的情景。而农耕已是主要劳动,稻米则是基本食粮。山背遗址有别具一格的器物群,有一定的分布地域和自身的文化发展序列,是鄱阳湖和赣江中下游地区原始文化的代表形态,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为考古学界鉴定命名为"山背文化",与广东曲江的石峡文化、福建闽侯的昙石山文化,并列为东南地区3种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在樟树、万年、修水、九江、南昌、进贤、鄱阳、武宁、万载、宜丰、高安、奉新、临川、景德镇、萍乡、永丰、于都等市县,赣南赣北都有,相对集中于赣江中下游平原区域,以樟树市最为集中,约有20处遗址,例如营盘里、筑卫城、樊城堆等遗址,都有很丰富的文化遗存。樊城堆遗址出土有陶窑和陶拍、陶垫等制陶工具,成品形制多样,鼎足形状有12种,纹饰有40余种,是江南地区几何印纹陶的核心产地。[7]
稻作农业文明的优势已经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陶瓷文化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赣江中下游地区已经走在先进行列。
注解:
[1]
黄万波、计宏祥:《江西乐平"大熊猫-剑齿象"化石及其洞穴堆集》,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7卷第2期,1963年6月。
[2]
《安义县志》,第405页,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版。
[3] 彭适凡:《江西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4]
马尼士:《中国江西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中期的考古序列(摘要)》,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5]
杨赤宇:《鄱阳湖史家桥原始稻作农业遗存》,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6]
《江西修水山背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载《考古》1962年第7期。
[7] 《江西清江樊城堆遗址试掘记》,载《考古学集刊》第2辑,1981年。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