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教育与传播
郡县制强化政令统一,使士人习惯遵守朝命。汉武帝尊崇儒学,立"五经博士",鼓励士人研习儒经,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于是传业者寖盛,枝叶蕃滋,五经各有专家传承教授,如欧阳《尚书》、京氏《易》、大小戴《礼》等等。东汉诸帝,爱好经术,"未及下车
,而先访儒雅",修起太学,网罗遗逸,博存众家。所以,四方学士莫不怀挟图书,云会京师。豫章郡士子不甘落后,奔趋京师学习的颇多,能通经的名家有何汤、程曾、唐檀、徐稚等。他们都是南昌人,学成之后,何汤在京师为官,为太子(即明帝)讲授《尚书》。他执法严明,光武帝赞为"国之干城"。程、唐、徐三人均归故里,传授经学事业。唐檀少游太学,熟习京氏《易》、韩《诗》、颜氏《春秋》,回南昌教授生徒,"常百余人",著书28篇,名为《唐子》。程曾,受业长安,精习严氏《春秋》十余年,还家讲授,"会稽顾奉等数百人常居门下"。当时朝廷独尊五经,学界严守师说家法,陈陈相因,少有独立思考。程曾却能跳出局限,通难五经,并作《孟子章句》,宣传被冷落的孟轲思想。也许正因此而名扬外郡,使会稽士人慕名求学。徐稚,学的是严氏《春秋》、京氏《易》、欧阳《尚书》等,走了一条与东汉政治不合作的人生道路,乡里服其教化,被誉为"南州高士"。
显然,两汉时代江西的儒学人才仅限南昌等少数地方,可是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透露出将要普及四方的曙光。
萍乡市古文庙
六朝时期,豫章诸郡的儒学文化获得新的进展,有好几个地方长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三国吴有豫章太守顾邵,下车伊始,祭祀徐孺子墓,优恤其后;禁民间"淫祀非礼之祭";注重教育吏员,"小吏资质佳者辄令就学"。[1]他举善以教,儒风流行。东晋时期,先后有范宣、范宁在南昌提倡儒学。范宣为河南陈留人,东晋初年徙居南昌,以讲诵为业,教授儒经,演习《周礼》,造成"讽诵之声,有若齐鲁"的文化氛围。[2]东晋后期,南阳范宁为豫章太守,他的儒学知识广博,立乡校,办庠序,改革旧制,广招生员,"远近至者千余人","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于是,儒家经学在士人中的传播,蔚然成风,对当时老庄玄学的泛滥,以及佛教的流行,是有力的抵制。[3]
鄱阳郡的儒学也很盛。东晋鄱阳内史虞溥,大力整顿郡学。他下达文告,宣传办学意义,要求所属各县输送生员,至者700余人。他去郡学主讲,鼓励学生勤奋求学,成大业,立大德。他说:"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要有锲而不舍、积一勺以成江河的毅力,才能够通滞碍,达远大。[4]
顾、范、虞等地方长官的言行趣向,使儒学文化兴盛起来,而在江州寻阳郡,情况则不同,是另一种景象。
注解:
[1]
《三国志》卷52,《顾邵传》。
[2] 《晋书》卷91,《范宣传》。
[3] 《晋书》卷75,《范宁传》。
[4]
《晋书》卷82,《虞溥传》。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