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身后出现的门派之争,反衬出他们生前的学术均势。争论中的两家后学,不乏借机自重之徒,令人生厌。“和会朱陆”成了研究者的心声。元代江西崇仁学者吴澄,是“和会朱陆”的一个
代表。他把自己的主张贯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门弟子扩散其见解,影响很大。经过“和会”疏通,两家扶纲常、植名教、别义利、修己治人、爱国忧君的共性突出起来,有利于程朱理学官学地位之确立。元代定下的这个基调,明清两代遵守不替。
明中期以后,王守仁“致良知”说兴起,默契着陆学在浙东的余韵。而其思想的成熟与传播,离不开在南赣的军事、讲学实践,更和江右王门学者的讲学活动、社区建设分不开。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家,惟江右得其正传……能推原阳明未尽之意。”邹守益、罗洪先、罗汝芳等人,致力讲学。张大师说,把良知、良能思想宣传到百姓民众中去,组织“约会”,与整合家族、社区建设联在一块,纲常伦理的原则要求深入于生活日用之中,其正人心的力度远远胜过科场考试。更有何心隐、颜山农等硬汉,不惜牺牲性命,捍卫道义,显示出时代特色和地方个性。
明末以后,江西学者中有一股强烈的抗清而退隐的思潮。“易堂九子”(赣南宁都县)是代表性的群体,青云谱(南昌市区)朱耷是典型的个人。他们心怀明朝灭亡的伤痛,沉入对礼义的反思,走上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