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粮食大省,有悠久的生产优势。栽培稻的历史很早,据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发掘采集,在距今9
000年至14
000年前的遗址上层,有禾本科植物,有接近水稻花粉粒度的植物花粉,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1]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晚期,江西修水县、樟
树市、永丰县、萍乡市的有关遗址中,都发现了稻谷、稻秆的残留和痕迹。赣北各地出现的水稻种植,带动了饲养业发展,猪、狗、牛、羊骨骼都出土于修水县山背遗址中。
商代以后,水稻农业发展加快。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一批青铜农具,计犁铧3件、铲13件、镰5件、臿2件,共23件,这在全国是空前的大发现。铜犁的出土,表明已使用犁耕,目前全国还是首例。犁耕提高了耕种效率,使稻谷产量增加。战国期间的大粮仓又在新干县界埠乡出土,印证了稻谷产量大的推论。该粮仓长61.5米,宽11米,地面有4条平行纵沟、很多小横沟,显然是为通风防霉而设置的。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大的粮仓,证明当地的农耕水平很高。
修水县上奉山背跑马岭出土的石器文物
魏晋以后,江西境内土地开垦扩大,产粮区增加。梁大宝二年(551年)陈霸先率军从始兴进入江西,在吉安、泰和地方得到当地人支持,短时间贮积军粮50万石,相当京城建康储粮的总量。由于兵多粮足,他在第二年便攻下建康,建立了陈政权。
当时江西各地有不少"酋豪",也是以粮足为先决条件的。例如南城周迪,居住山区,团聚乡邻,保境御盗。他不侵扰民众,"并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政教严明,征敛必至。余郡乏绝者,皆仰以取给"[2]。显然,南城县的大小丘陵盆地,开耕得比较多了,加上周迪的"政教严明",遂成为实力强劲的"酋豪"。他曾经"大出粮饷"资助陈霸先的友军,而陈霸先当皇帝以后却倾全力镇压周迪,将这块基地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
唐以后,江西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财赋基地,最终确立。北宋中期,江西的耕地面积已超过45万顷。平原沃野已经开耕尽净,转向山坡开垦梯田。王安石说抚州农民"山耕而水莳";黄庭坚看到泰和乡间"牛羊在山亦桑麻";杨万里见信州永丰县(今广丰县)"此地都将岭作田";范成大登袁州仰山,见"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总而言之,"江西良田多占山冈,上资水利以为灌溉"[3]。广袤的良田收获了巨额的稻谷,从上供的漕粮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曾巩知洪州,于元丰二年(1079年)写《洪州东门记》,说洪州"所领八州……其田宜粳薓,其赋输于京师,为天下最"。北宋由汴渠输入京师粮食定额600万石,由东南地区6个路负担,其中江南西路120万石,但这里没有包括隶属江南东路的饶州、信州、江州、南康军,如若将这四州军统计进来,将占四分之一。南宋以后,江西供应的漕粮增多,绍兴后期(约1154-1157年),吴曾《能改斋漫录》写道:"本朝取米于东南者为多。然以今日计,诸路共六百万石,而江西居三之一,则江西所出为尤多。"
明朝270多年中,江西纳粮维持先进水平,占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清朝康熙、乾隆、嘉庆时期,江西田赋占总量一至二成(依次为21.37%、10.7%、13%)。[4]
长盛不衰的粮食优势,使江西群众有强烈的"重粮"观念,担心"买食米"。甘蔗、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逐渐增多以后,地方人士便惊恐挤占粮田,呼吁劝农种粮,使"田皆五谷"。
注解:
[1]
《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载1996年1月28日《中国文物报》。
[2] 《陈书》卷35,《周迪传》。
[3]
《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46。
[4]
详见许怀林:《江西史稿》,第520、574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