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经济与哲学
心得独具的《春秋》学名家


质疑圣贤,探寻义理,是宋代学者的特色,刘敞是其中的杰出者。

刘敞(10191068),字原甫,新喻人。北宋仁宗庆历进士廷试第一,当年编排官王尧臣是其内兄,他以亲

嫌主动退让,乃以为第二。敞学问博洽,自佛老、卜筮、方药、山经、地志,皆究知大略,文章敏赡,议论宏富,考研先儒著述,折衷六经旨要,多有创见。对《春秋》三传的研究尤为精审。

刘氏治经有家学传统。敞祖父刘式,酷好学问,曾辞家深居庐山,潜心读书,“治左氏、公羊、谷梁春秋,旁出入他经。积五六年不归,其业益精”。南唐开科取士,刘式“以明经举第一”。其父也以文学成名,进士及第。刘敞继承祖业,著有《春秋权衡》、《春秋传》、《春秋意林》三种。他在《春秋权衡》序言中说:“春秋一也,而传之者三家,其善恶相反,其褒贬相戾”,皆因轻重失准。因此,他在书中评议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得失,旁及众家注疏,进退诸说,断以己意,重新诠释经文含义。他举例说,《春秋》三传中有的记载是传闻的、疑似性的,如说子贡游说诸侯,号为安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彭祖最寿,800余岁;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鲁阳公与韩战,怒而挥戈,日退三舍,等等。后世“学者信而不论,论者昏而不谕”,结果伪谬流传,将“日退三舍”的“日”解作太阳,把出于议论比兴的话语(“有筋无骨”)当成事实。对彭祖之寿也不能信以为真。刘敞分析说: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里所谓的老彭,应指“古述作士”。他记述上自五帝,下及五霸,前后800年间的事,好比《春秋》记事242年,《史记》述黄帝以来3 000余岁,不能因此说仲尼与鲁隐公并生,太史公与黄帝俱壮,“其书则然也”。众多事例证明:“言远而伪,道散而惑,三皇之事,万不存一,五帝之事,千不存一,非笃学而心知其道者,岂足胜论哉。”这就是刘敞对经传古史的总看法。

刘敞精研《春秋》,考究孔子笔削大义,于是又精通礼制,反过来又有利于他更好地把握经义。四库馆臣说:“叶梦得作《春秋传》,于诸家义疏多所排斥,尤诋孙复尊王发微,谓其不深于礼学,故其言多自牴牾……唯于敞则推其渊源之正。盖敞邃于礼,故是书(按,指《春秋权衡》)进退诸说,往往依经立义,不似()复之意为断制。此亦说贵征实之一验也。”立论重在证实,对经典不盲从,是刘敞治学的特点。他对礼制典籍研读所得的结论是:“今之礼,非纯经也。周道衰,孔子没,圣人之徒,合百说而杂编之,至汉而始备,其间多六国秦汉之制,离文断句,统一不明。惟《曾子问》(按,见《礼记》第七)一篇最详而又不信。”

刘敞的经学思想也不是完美至善的,还有偏执保守的部分。如说“古之君子务畏天命,而不务知天命”,日蚀必可畏,天子必当伐鼓以救日;又认为分封诸侯是圣人的仁义德政,“封建者,道也;郡县者,利也。封建者,公也;郡县者,私也……封建作而仁义行焉,郡县立而刑名制焉”。其次,刘敞权衡考校《春秋》三传,也有不严谨之处,有时甚至改动原文,减损字句,且经传连书,造成混淆,开宋儒改经的先例。就总体而论,刘敞“得经意为多”。在北宋学者中,出新意解说《春秋》自孙复、刘敞开始,但孙复“几于尽废三传,敞则不尽从传,亦不尽废传,故所训释为远胜于复焉”,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北宋后期,兴起元祐党禁,一批大臣、学者被实施政治压制,刘敞的儿子奉世也被列其中,士人吓得不敢研读这批人的著作。然而,临川邓名世“独酷嗜”《春秋》学,虽然几次考试都因引用《春秋》而失败,仍坚持不变,“益研习经史,考三传同异,往往为诸儒所未到”,著有《春秋四谱》、《春秋论说》、《春秋类史》等书。

庐陵萧楚,是正气凛然的《春秋》学家,著有《春秋辨疑》一书。他于绍圣(10941098)中游太学,贡礼部,不第。此时蔡京正专制朝政,萧楚愤嫉其奸,认为蔡京将成为宋朝的王莽,誓不出仕,归家著书,专攻《春秋》,阐扬权柄应归朝廷、深戒威福下移的主旨。他这是“为权奸柄国而发,而持论正大,实有合尼山(指孔丘)笔削之义”。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萧楚的学生胡铨以《春秋》登第归来,拜见先生,萧楚对他说:“学者非但拾一第。身可杀,学不可辱,毋祸我《春秋》乃佳。”胡铨牢记师训,躬行实践,后来他上疏直责高宗向金人屈膝乞和,弹劾秦桧卖国,是“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提出斩秦桧之头以平民愤,“孤忠谠论,震耀千秋,则其师弟之于《春秋》,非徒以口讲耳受者矣”。不务虚言,空谈义理,而是笃行于社会生活实践,这是十分可贵的传统。

 

注解:

① 刘敞:《公是集》卷34

②《公是集》卷47,《杂著·启疑》。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26,《春秋权衡》条。

④《公是集》卷46,《疑礼》。

⑤《公是集》卷40,《封建论》。

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26,春秋类一,《春秋传》。

⑦《宋史》卷374,《胡铨传》。

⑧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5,见《范许诸儒学案·伊川门人》。

 

网页编辑  陈海霞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