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9年张之洞督鄂到辛亥革命的二十多年,是荆楚文化转型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张之洞的主持下,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是两湖)的近代工商业逐渐产生、发展、壮大,金融业与运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武汉超乎广州、天津之上,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近代工商业中心。近代工商业的出
现(尽管它们有着强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气息),给荆楚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意义重大的新因素,造成了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20世纪初叶,两湖特别是湖北已出现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人队伍,工商资本家的数量与实力也在逐步扩充。与此同时,张之洞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把兴学求才作为推行洋务的首要任务。他大力兴办学堂,开设图书馆,编译西洋书籍,派遣留学生,从而在客观上造就了一批不同于中国旧式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队伍。他们接受了若干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学说,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敏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列强蚕食鲸吞、清廷腐败无能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很容易奋不顾身地走上革命道路。张之洞还非常注重“整军经武”,编练出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式军队——湖北新军。经过近二十年的惨淡经营,荆楚地区终于以一隅之地,成为与李鸿章、袁世凯控制的北洋系统相并列的又一个洋务建设新中心,张之洞的势力亦“由武昌以达扬子江流域,靡不遍及。”[1]因此,这一时期在荆楚传统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期,荆楚近代工业的基础、近代社会的基本结构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从张之洞的本意来说,开设新学堂、兴办近代大机器工厂、编练新军,其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的倾覆,并进而用近代化的方法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使之在内忧外患中不致倾倒崩溃。但是,它在客观上却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准备了物质前提,特别是无产者和资产者这两个新生阶级登上舞台,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阶级相呼应,造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阶级基础;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则直接陶冶出大批革命者;湖北新军更成为清朝的掘墓人。这些因素加上湖北革命党人长期脚踏实地地进行革命宣传,特别是艰苦细致地在新军中从事发动和组织工作,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在武昌的首先爆发,荆楚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2]。
辛亥革命在荆楚传统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随着清王朝的倾覆,传统的政治结构分崩瓦解,一种新型的、至少是在名义上的共和民主制度初步确立;而由于两湖在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革命后荆楚地区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其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属于先进行列。另一方面,清朝的覆灭并没有使传统社会随之湮灭,而是使它越来越陷入混乱。士绅割断了自古以来同君主制的联系,产生了新的特权阶级:军阀、包括工商资产阶级在内的新的上流社会以及大地主寡头集团。农村共同体松散了:宗族内部互相救助的组织的活动范围缩得更小了;涌进城市找工作的流动劳动力和无家可归、无以为生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混乱不只是遍及各地,而且上上下下无不如此。各种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交织在一起,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变革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显然,辛亥革命以后,荆楚社会及文化的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注解:
[1] 《文襄公大事记》,“张文襄在鄂行政”。
[2]
冯天瑜:《近代文明的传播与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关系》,见所著《明清文化史散论》(第二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404页;《湖北何以成为首义之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