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哲学思想
老庄学派与黄老学派



    战国中后期道家分为两大支派,即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

庄子是老庄学派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形成老庄学派。

庄子与儒家亚圣孟子略同时,主要活动在战国中期。据《庄子·秋水》、《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的才能后,派两名使者聘请

他入朝辅政,但他认为人生应图“自快”,因而谢绝了使者,终身不仕。《庄子》一书保存了他的思想资料。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的学术,认为那“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受(口授),可(心)得而不可见”的道是“有情(真实)有信(信验)”的。“自本自根,未有天地(以前),自古以固存”(《庄子·秋水》)。生鬼神,生天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有生死”,具有“自化”性,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运动中,唯有道“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强调“道无始终”(《庄子·秋水》),道是脱离一切事物,超越时空,具有绝对的普遍的永恒性。庄子以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粗与细、美与丑等各种事物,均可“道通为一”;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通体来看就没有分成,也没有成毁,“复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因此,他认为对事物的认识只有“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才能克服偏见。因而他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贵贱、齐生死。抛弃功名的束缚,“无功”、“无名”、“坐忘”、“无己”,“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安闲无事地神游于“尘垢(尘世)”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以获得所谓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成为“圣人”、“真人”。这种齐物我的论说以及引导人们超越现实苦恼,追求自由的思想方式,不仅对当时的楚文化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堪称先秦散文第一家。

黄老学派,导源于老子学说,形成于战国中期的楚国,活跃于战国中晚期的齐楚地区。楚国著名的黄老学者冠子、环渊等,重要的著作有《黄帝四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冠子》等。

黄老学派“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注意吸收阴阳、儒、墨、名、法诸家的长处,介入社会与政治,用心关照整个社会、国家的安定与清静。并“与时迁移,应物变法,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这个学派的著作或失传过早,或被视为伪作,后世了解甚少。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黄帝四经》的出土,证明了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言的“撮名法之要”的新道家就是黄老学派。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楚人冠子所撰黄老学著作《冠子》就多处称引《黄帝四经》,或许《黄帝四经》本来就是楚文化的产物,最起码是楚地所传习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