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哲学思想
老子与文子



    鬻熊以后,思想家辈出,而代表成熟的楚国哲学思想的则是春秋晚期的老子和文子。老子比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年长,孔子曾求教过老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是北方学术主流,道家学说是南方学术主流。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相反相济,对中华文化、中国士人影响至深,具有重要的地位。

道家比较关注宇宙的生成和运动,早在鬻熊时已有所涉及,老子则有较系统的论述。道是老子首创的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认为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崇”(第1、4章)。道具有向着它相反的方向变化运动的规律,即所谓“反者道之动”(《老子》第40章),为世人所熟知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据老子所言,“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是不可感知的,只能“涤除(杂念)玄览(静观)”(第10章),整体把握。他主张人事社会要“道法自然”(第25章),“取(统治)天下常以无事”(第48章),“治大国若烹小鲜(鱼)”(不要时常扰动它)(第60章)。要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的目的。老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婴儿)”(第55章),就是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第28章),返朴归真,回复到单纯的状态。同时亦向往那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第80章)的社会。老子的道具有多维意蕴:其道的宇宙观为韩非子等法家所因袭;其“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成为西汉初年和东汉初的统治思想,而且也成为古代中国的一种治国方略;其复归于朴的道德观则成为后代失意士子退隐心理的调节剂。

老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其书《道德经》(或称《老子》)中流传至今。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和荆门郭店1号战国楚墓中出土《老子》的古本(前者为全本,后者为选本),表明战国至汉初老子学说在荆楚地区是很流行的。

老子的学生中,文子是其最重要的传承者。文子为楚平王(公元前528~前516年)之臣,常常以道家思想应对楚平王之问。楚平王的“息民”政策当受其学说的影响,可惜平王未能坚持这一治国方略。文子的学术思想主要由《文子》一书所传存。过去多疑其伪,20世纪70年代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残篇(或选篇)已证实其人其书的真实性。文子是老子学派的正宗传人,《文子》一书的许多语句也直接来源于《老子》,其对德、仁、义、礼等的新解则是对老子的传承与发展。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