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秦汉时期承前启后的葬俗
(图)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先秦时期从方国、古国再到帝国的历程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许多重要的变革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完成,并对中国随后两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葬俗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先秦时期盛行的竖穴式土坑棺椁墓,到了汉代以后,形成两个分支。一般平

民墓葬基本还是沿袭了这一作风,不过在有的地区出现了竖穴墓道再横向掏一洞室放置棺木的做法(这种洞室墓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只是比较少见而已)。官僚地主的墓葬则普遍使用了横穴式砖(石)室墓的葬制,而且身份越高,这种横穴式墓葬的规模越大,室的数量越多。[1]这一演变过程在荆楚地区也有比较充分的反映,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

荆楚地区秦汉时期埋葬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在秦至文帝前后,第二阶段大致是在景帝以后至西汉后期,第三阶段则包括整个东汉时期。第一阶段的葬俗沿袭了先秦时期的风格,仍旧是竖穴土坑木椁墓,典型的代表是长沙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1972年发掘,共出土了三座墓,其中二号墓的墓主是长沙王国的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死于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一号墓的墓主是利苍的妻子,三号墓的墓主与一号墓的关系不详,推测葬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一号墓的下葬年代要略晚于三号墓。三座墓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和墓道,墓坑规模很大,例如二号利苍墓的墓口规模是南北长11.5米,东西宽8.95米,深16米。椁室外填以大量的木炭,其中仅一号墓出土的木炭就达5 000余公斤。木炭之上是白膏泥,厚薄不匀,其中一号墓的白膏泥厚约0.6~1.3米。正是这些木炭和白膏泥,再加上比较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马王堆汉墓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椁室内三墓均分为五室,与先秦楚国卿大夫的葬制相同。棺的重数不等,一号墓是四棺,二号墓是二棺,三号墓是三棺。一号墓和三号墓的内棺盖上都覆盖有“T”字形帛画,有人把它称做非衣,也有人把它叫做铭旌。一号墓墓主身裹衣衾20层,其外以丝带横扎九道,上面再盖锦袍两件。[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早期楚地的葬俗完全沿袭了战国时期的风格。

第二阶段的葬制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椁内分间的做法被类似于廊的结构所代替,出现了前后室,椁外有长枋木作垂直垒迭(即所谓的黄肠题凑),其代表性的墓葬是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和长沙象鼻嘴一号墓。[3]以象鼻嘴一号墓为例,该墓挖在岩山上,为长方形竖穴岩坑,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内的木结构由通道、题凑、外椁、前室、外迴廊、内椁、内迴廊、棺室和套棺几部分组成。这一结构最基本的核心是椁分内外两重,其中外椁长11米,宽10.3米,在外椁墙板的外侧,有与椁板成垂直方向层层垒迭的长方枋木,长度一般在1.5~1.75米,宽度及厚度在0.2~0.33米之间,数量共有908根。这就是文献中通常所说的黄肠题凑。内椁长7.15米,宽6.25米,内椁与外椁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所谓的外迴廊,外迴廊以立柱、隔板、门扉、横梁组成隔墙,共分隔出十二个独立的室,而在外椁内的西端,有一个可与墓道、内椁、两边迴廊相通的室,被称做前室。内椁西端的中间位置,放置着套棺三重。套棺与内椁墙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内迴廊,内迴廊只有南、北、东三面,西面直接与前室相连而无迴廊结构。内迴廊被分为七室。

《汉书·霍光传》载,霍光死后,宣帝曾赐“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这是一套汉代诸侯王、列侯所能享受的特殊葬制。其中“梓宫”即以梓木所制之棺。“便房”的争议比较大,现在较多的认为是指墓内的前室。“黄肠题凑”即是前述墓葬中外椁椁板外侧所垒迭的长方枋木,上引文献中注引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也就是说,所谓“黄肠”是指黄枋木,“题”是头的意思,而“凑”则是向、聚向的意思。“外藏椁”则据《汉书·霍光传注》引服虔曰:“在正臧外,婢妾臧也。或曰厨厩之属也。”其意思大约是指除墓主贴身之外的一般随葬品。具体到荆楚地区这一时期的这类墓葬,则一般认为外藏椁就是指的廊结构。[4]

第三阶段的葬制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大中型墓一改过去土坑竖穴木椁的做法,开始盛行土坑内砌砖构成砖室以代替木椁的砖室墓。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以单室墓为多见,双室墓比较少,三室墓更少。单室墓一般呈长方形,墓壁以侧面模印有几何形图案的砖错缝平砌;墓门亦有砖墙封堵;墓顶为拱形,术语称券顶;有的还有墓道和甬道。例如宜昌前坪第三十二号墓,长方形,有甬道,券顶,墓壁以几何纹砖错缝平砌,墓底亦铺砖。墓室长5.9米,宽2.65米。[5]

双室墓有几种结构。一种是由一前室一后室构成,例如宜都刘家屋场第十六号墓,墓室平面作长方形,在前部约三分之一处从墓壁两侧垒砌一堵砖墙,中间留一条过道,从而形成前后两室。[6]而宜都刘家屋场六号墓结构略有不同,墓室呈长方形,由墓道、前室及后室构成,但彼此之间没有隔墙,只是前室较后室略为收窄,而甬道较之前室又收窄,以示区别而已。[7]一种是前室后室再加上耳室,例如云梦癞痢墩一号墓,就是由甬道、前室、后室、耳室构成,前室为方形,后室长方形,前室左侧附一长方形耳室。[8]还有一种结构是横前堂的双后室墓,例如宜都第十一号墓,其前室作横长方形,前室后侧并列双后室,双后室之间有小窗相通。[9]

三室墓极为少见,宜都陆城东汉墓便是一例。宜都陆城东汉墓作长方形,券顶,全长10.45米,其前中后室之间没有砖墙相隔,但各室间在南北墓壁上有从上至下相互对称的垂直分界线,而且各室之间的宽度也不一致。[10]

除了印有几何纹的墓砖之外,在荆楚的湖北地区还零星见有画像石墓和画像砖墓。画像石墓主要见于当阳、枣阳、随县、襄阳等地,画像的内容比较简单,常见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瑞兽及门卒等。例如,湖北当阳刘家塚子东汉画像石墓,共两座,其结构相同,均由甬道、前室、后室和南北耳室组成,平面略呈十字形。两墓共出画像石二十四块,合画像二十二幅。其中一号墓十块九幅,二号墓十四块十三幅。画面为平面浅浮雕,线条简洁刚劲。其主要内容以一号墓为例,墓门门楣:青龙白虎相对;墓门南门柱:持盾掩面门吏;墓门北门柱:持篲门卒;墓门左右门扇:朱雀铺首衔环;后室门楣:青龙白虎相对,龙前一鱼;后室南门柱:持篲门卒;后室中门柱:执笏门吏(面向北);后室北门柱:执笏门吏(面向南)。[11]画像砖墓主要见于当阳、枝江、老河口等地,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当阳半月镇出土的一座东汉画像砖墓,面积不大,2.96×2米,但在墓内东、西、北三面墓壁镶嵌有画像砖,共复原24块,内容包括双阙、车马出行、乐舞、杂耍、对弈、宴饮、百兽、羽人、神兽等。[12]

荆楚地区的葬制自东汉以后产生的这一重大变化,对这一地区汉代以后历代的埋葬制度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砖室墓成为埋葬制度中的主流内容。

    注解:

    [1] 参见黄晓芬:《汉墓形制的演变——试析竖式椁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2] 参见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

    [3] 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第3期;湖南省博物馆:《长沙象鼻嘴一号西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4] 参见单先进:《西汉“黄肠题凑”葬制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5] 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6] 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宜都刘家屋场东汉墓》,《考古》1987年第10期。

    [7] 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宜都刘家老屋六号汉墓》,《考古》1989年第7期。

    [8]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癞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

    [9] 宜昌地区博物馆等:《湖北宜都发掘三座汉晋墓》,《考古》1988年第8期。

    [10] 宜昌地区博物馆等:《湖北宜都陆城发现一座东汉墓》,《考古》1988年第10期。

    [11] 沈宜扬:《湖北当阳刘家塚子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1辑。

    [12] 宜昌地区博物馆等:《湖北当阳半月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2期。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