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七夕节
(图)



    民间传说,七月七日的晚上,即七夕,是牛郎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日子。这一天,妇女们向织女神乞讨灵巧的女红手艺,故又称乞巧节。七夕节在荆楚地区最盛,不是偶然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据说发生在南阳城西的牛家庄。灵儿是个放牛郎,心好救活了一头老牛,老牛助他与天上仙女相见。擅长纺织

的织女仙与牛郎相爱并成家,可惜后遭王母娘娘的惩罚,把他们变成被天河隔绝的两颗星辰,每年只有七月七日由喜鹊搭桥相助才能相会。这个传说非常古老,因为在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已绘有生动的人间牛郎和织女的形象,同时也绘有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荆楚地区常将牵牛星与河鼓三星混淆,南阳画像石上的牵牛星正是河鼓三星。《荆楚岁时记》注说:“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南阳古属楚地,古画像石反映了楚文化特征,说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古楚地特别流行。《淮南万毕术》是汉代楚地楚人编纂的,该书保存了关于七夕节的记载:“鸟鹊填河而渡织女。”宋《岁时广记》也曾引用西汉《淮南子》说:“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这些都说明,七巧节很可能源于楚地,形成于汉代。

汉武帝出生于七月七日,所以他特别推崇七夕节,还在长安修建了大型牛郎和织女的石刻雕像。汉代七夕节的习俗主要是曝衣与穿针。宋卜子《杨园苑疏》记:汉武帝建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荆楚地区至今有民谚:“七月七,晒棉衣”,这个习俗大约就始于汉武帝时代。牛郎织女的故事赋予七夕节一种浪漫爱情的色彩,汉代宫廷彩女在这一天要“穿七孔针”,即将一根线穿连七根针眼,称“相连爱”。汉代以后,七夕节的内容不断演化和丰富。如曝衣之俗到魏晋时代演化出七七晒书的风气,《世说新语》记,有一年七夕节人人晒书,独一人敞怀晒肚皮,意为自己“满腹经书”。唐代的七夕节强化了爱情,成为爱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共度七夕之夜:“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七夕节乞巧,古已有之,每当七夕之夜,妇女在月光下用彩线穿针。但到宋明以后,乞巧活动更加突出和丰富。南北大的都市,兴起了民间乞巧市、乞巧楼。乞巧市专卖针线女红饰物,七夕节前后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装饰一新的乞巧楼上,少女呈巧,望月穿针,有人吟诗,有人焚香,热闹几天几夜。明清以来,民间创造一种新的乞巧方法。头夜接一盆水,露天置放到第二天七夕节的中午,因灰尘杂物使水面结膜。投一枚针进去,可浮在水面。针在盆底映出影子,如呈云状、花状、鸟兽状、剪刀状,就是得了巧;如水底影子如棒如烛,则无缘得巧。一般几位少女轮流投针,得巧者兴高采烈,不得者急欲再试。还有一种蜘蛛乞巧法。头夜捉小蜘蛛置于盒中,盖上。七夕节一清早打开看,若蜘蛛所结的网又圆又密,说明得了巧,从今以后成为女红高手。

在荆楚地区,人们还相信织女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所以在七夕节在庭院里要供奉瓜果。头天妇女要沐浴斋戒,七夕夜焚香拜星,默默许愿。祭罢则一家人边吃瓜果,边作乞巧的游戏。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就有叙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合。”到了近现代,七夕仍是荆楚地区的传统节日。七夕前要种瓜果豆麦,生出嫩芽,称为“巧芽”。七夕之夜,妇女儿童围坐,桌上摆一盆水。各自将巧芽投入盆中。若巧芽上浮,呈现如钩如花形象者,就算得巧;若巧芽下沉,形象平直者,就没有得巧。有些妇女在七夕星光下比赛穿针引线,连穿七针,谁穿得又快又准即获胜,并且也算乞到了灵巧与智慧。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