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除了方志全盛而外,地理学和史学成就亦甚显著。其中尤以徐霞客、王先谦、杨守敬等人以及邹氏舆地世家的贡献最大。
(一)徐霞客对荆楚地理的考察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自22岁开始旅行生涯,前后达30余年,历尽艰辛。北至今天津、河北、南及云贵两广,踏遍大半个中国。他早年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晚年投入系统的地理考察。主要贡献在于最早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系统考察和研究;弄清了一些河源的原委,纠正了历代的错误记述,明确主张把金沙江作为长江正源,首次提出把水系中最大的最长的河流定为主源的河源规则;在河流地貌方面提出“程愈迫,流愈急”的观点,解释了河流坡度由源头高度与入海距离决定的事实。所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地理文献。
徐霞客在荆楚地区的游历考察有两次:第一次在天启三年(1623年)。是年霞客于二月离家,先后游历了嵩山和华山,之后由关中逾秦岭经丹江南下,至均州登太和山(即武当山)。第二次在崇祯十年(1637年)。前一年秋,霞客“为万里遐征计”,于九月放舟赴浙,游历浙西、赣南诸山,由赣南入湘南,游茶陵之云嵝山、紫云山、云阳山、秦人上洞、麻溪洞,衡山之南兵祝融峰、衡州附近诸山,永州之西山、朝阳岩。芝山岩、澹岩,道州之华岩、月岩,江华之莲花洞、斜岩、玉■NB152、飞龙,三分石,宜章之高云山等等,历时两月余。在这两次游历中,他对于地理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湘南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如徐霞客《楚游日记》中记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六日游茶陵东岭云:
东岭坞内居人段姓,引南行一里,登东岭。即从岭上西行,岭头多淤窝成潭,如釜之仰,釜底俱有穴直下为井,或深或浅,或不见其底,是为九十九井。始知是山下皆石骨玲珑,上透一■,辄水捣成井。■之直者,或下坠无底;■之曲者,故深浅随之。井虽枯而无水,然一山而随处皆是,亦一奇也。
这显然是典型的■NBFA6斯特竖井。徐霞客接着写道:
又西一里,望见西南谷中,回山环绕,漩成一大窝,亦如仰鉴。釜之底有涧,涧之东西皆秦人洞也。由灌莽中直下二里,至其处,其涧由西洞出,由东洞入,涧横界窝之中,东西长半里,中流先捣入一穴,旋透穴中东出,即自石峡中行。……
这一段所描述的地貌,与■NBFA6斯特洼地的特征完全相合,而所谓“秦人洞”,则显然是地下河。又描述麻叶洞洞中景观云:
……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层石之下,涧底南通,覆石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峤,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北驰半里,下有一石,庋出如榻,椤边匀整。其上则莲花下垂,边络成帏,结成宝盖,四周垂幔,大与榻并。中圆透盘空,上穹为顶,其后西壁,玉柱圆竖,或大或小,不一其形,而色皆莹白,纹皆刻缕,此■中第一奇也。……
这里所描绘的,显然是典型的■NBFA6斯特溶洞。此类记叙,还有很多。
2.关于湘源的考察。湘南有“三分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三分石下水“一出广东,一出广西,一下九疑为潇水,出湖广。”为追寻三分石,查勘潇水之源,徐霞客露宿九疑山头。“山高无水,有火难炊”,他在篝火旁,风雨中度过了饥饿寒冷的夜晚。可是,当他透过拂晓的晨雾,“仰见三分石,露影指顾间”,他又立即“忍饥冲湿箐而南”。终于,徐霞客找到了“五涧纵横,交会一处”的三分石分水岭,弄清楚三分石是潇水、岿水、沲水的分水处,三水均下注湘江,从而指出了传统观念的错误。[1]
3.对山地气候植被的观察比较。徐霞客的嵩山、太华(华山)、太和(武当)三游,实为一次旅程。《游太和山日记》之末,有一段相互比较的结语,颇为精湛: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回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
[2]
这样的观察与比较,确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三)王先谦对史学的巨大贡献
王先谦(1842—1917),长沙人,字益吾、号蔡园。自幼学习经史,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国史馆编修、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辞官回湘。先后主持讲学于长沙思贤讲舍、城南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聘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任期长达10年(直到光绪二十九年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之久,并一度兼任过湖南学务公所议长、谘议局筹办处会办等职。王先谦在政治上保守,因其学术地位和在湘绅中的声望,甚至被奉为湖南守旧派的领袖,代表封建势力的一面旗帜。他虽然也提倡洋务,在长沙亲自集资办企业、改良教育、介绍西方文化,但他是以维护封建纲常、封建君主专制为前提而学习西方的。因而反对维新革命,甚至破坏湖南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易名豚,匿避平江3年后才返回长沙,继续学术研究直到卒年。[3]。
王先谦一生中有阴影也有光辉。作为学者,可称得上晚清研治经史子集的一代宗师。他一贯提倡实学,主张“多读有用之事”,极力反对空谈。他指出:“窃谓中国学人大病,有一空字。理学兴,则舍程、朱而趋陆、王,以程、朱务实也;汉学兴,则诋汉而尊宋,以汉学苦人也;新学兴,又斥西而守中,以西学尤繁重也。至如究心新学,能入所难,宜无病矣。然日本维新,从制造入;中国求新,从议论入。所务在名,所图在私。言满天下,而无实以继之,则亦仍然一空,终古罔济而已”(《虚受堂书札·复毕永年》)。他继承乾嘉学风,治学重考据校勘,江集群言并附以已意,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果。编著校注辑刊各类书籍多达50余种,计3
200余卷。光绪三十四年,湖南巡抚岑春■以王先谦所著《尚书孔传参正》、《汉书补住》、《日本源流考》、《荀子集解》等4部书进呈朝廷,朝廷谕旨中评价其:“学有家法,精博渊通,淹贯古今,周知中外。”并加恩赏给“内阁学士衔”。荣获最高奖励。
就今日眼光而论,王先谦的学术成就最为显著的是在史学方面。他所著《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是其疏证校勘旧史的两部名著。二书博辑诸家之说,附以自己的心得体会,不避疑难,也不强为之解说,于疑难深奥处最见功力,至今一再刊印,为学者案头必备之书。所著《盐铁论校本》、《魏书校勘记》、《新旧唐书合注》亦获史家好评。刘节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稿》中评论说“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在清史方面,他编著了《十朝东华录》,亦简称《东华录》,书名因国史馆在清宫东华门内而得名。属于编年体史料长编。王先谦担任国史馆编修时,抄录有关资料编撰成书,上起太祖努尔哈赤下止穆宗同治,合称《十朝东华录》,多达624卷。除抄录《清实录》外,还广采《方略》、《会典》、《御制诗文》、《大臣列传》等,取材广泛,是研究清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史料。此外,王先谦还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浪潮中,于光绪年间著有《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介绍了日本政治得失,明治维新的经验;同时也以地图和文字加以说明,史地结合,介绍了欧美主要国家。希望国人“以中学为根柢,兼采西学之长。”这是王先谦在世界史方面的贡献。不愧为晚清史学大师。
在经学和子书方面王先谦也有重大贡献。所著《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被誉为“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现今被收入权威性丛书《新编诸子集成》。所著《尚书孔传参正》《诗三家义集疏》,“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皮锡瑞《经学通论·书经》)。他还主编并集资刊刻《续皇清经解》,沿用阮元《皇清经解》的体例,继续搜集清人训释儒家经典的书籍111家,209种,1430卷。保存了大量的清人对经书考订训释的成果。继阮元之后维持经学文献功劳最大者。他在经学子书方面的贡献奠定了其经学大师、哲学史家的地位。
此外,所撰《释名疏证补》,对清人毕沅《释名疏证》加以补证,发明颇多。他的《合校水经注》集乾嘉以后《水经注》研究之大成,为《水经注》的一种善本。主编刊刻《读古文辞类纂》,并与苏舆合作选刊《律赋类纂》、《骈文类纂》,为研究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方便。王先谦亦擅长诗文,作有诗文44卷,1
190篇(收入《虚受堂文集》),等等。其著述之丰,学术之严谨,实为罕见。真可谓“著书满门”,使“楚学生光。”
(三)杨守敬、熊会贞与《水经注疏》
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湖北宜都人,晚年曾在黄州筑邻苏园藏书,故别署邻苏老人。青壮年时代■NF5E3跎场屋,终未能中式,乃“绝意科名,专心著述”。曾随何如璋去日本,在公使馆供职,乘机搜罗得多种古籍,并襄助当时清朝驻日公使黎庶昌选刻《古逸丛书》,计26种。归国后历任湖北教职,1914年任袁世凯顾问及参政院参事。著有《隋书地理志考证》、《晦明轩稿》、《汉书地理志校补》、《禹贡本义》、《三国郡县表补正》、《湖北江汉水利议》以及《历代舆地图》等等。《历代舆地图》是杨守敬研究沿革地理的总结性成果,完成于光绪末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朝代完整的历史地图,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直到1954年谭其骧教授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其编绘组织尚名为“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委员会”,直到委员们发现重编改绘杨图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之时,才放弃杨图,重创新业。即此一端,足见此图的深远影响。《隋书地理志考证》广征博引,尤其于东晋南朝,特别是齐、梁、陈、(东、西魏、北齐、北周)之地理沿革多所补益,对于研究这一段历史地理的变化非常有价值。但是,杨守敬在历史地理方面最卓越的成就却是对《水经注》的研究。
《水经注》是一部包罗宏富、牵涉广泛的古代地理名著。自唐中叶李吉甫删后,蜀板迁就,颇失其真;而郦氏原书,在宋初又佚失5卷;元明之间,若隐若现。明初《永乐大典》虽已收入,但因藏于秘府,非外人所能窥;藏书家虽偶有其书,然辗转传抄,误简伪夺,至不可读。而明人以重其词采之故,辄予刊刻。清人从事校理《水经注》者,有孙潜、黄仪、刘献廷、姜辰英、全元立、全天叙、何焯、杭世骏、孙星衍、沈钦韩诸家,其最为世所诵习者,则有全祖望之《七校水经注》、赵一清之《水经注释》,戴震之官校《水经注》。杨守敬治历史地理,自必遇见《水经注》。但他研究《水经注》,却是在他的晚年。因此,他对于《水经注》的研究,实际上是与门人熊会贞合作进行的。熊会贞(?—1936),湖北枝江人,家世寒素,追随杨氏,前后凡数十年。在杨守敬生前,他们师生二人研究《水经注》的成果,整理刊刻的有《水经注图》、《水经注疏要删》、《水经注疏要删补遗》及《续补》四种;杨守敬去世后,熊会贞居武昌菊湾杨氏故庐,暝写晨抄,二十余年如一日。书凡六、七校,稿经六易,全疏增删补正,略已大定,卒未能最终完成,而熊氏亦逝。
杨、熊合撰《水经注疏》,原稿共80卷。全、赵、戴诸家之说,悉皆载入。晚年觉其篇幅冗长,颇加芟剔。仍郦书之旧,定为40卷。即为今本。其超越前人者,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朱谋■本为正文,而据戴赵或己见以证正之。明人窜乱古书,其所不通,辄加臆改,遂使原书本来面目,不可复识。惟朱本精心校正,且深■古今闻见,互有异同,未敢轻易旧文,俾存真面。注文间有疑滞者,钩稽所得,则于笺语申明之,不敢妄改。赵戴二家,初皆依据朱本,惟赵采四明之说,戴托大典之文,始各自董理,以意改正,不复用朱氏之旧。赵戴之书先后流布,见者或谓二家臆政,反不如朱笺尚存真面。杨、熊此疏,乃决定用朱本为正文,赵戴所改,认为确凿不可移易者,据以正朱;杨、熊自定者,亦如之。而赵、戴所改不尽合者,仍返朱旧。古今体大思精之作,皆有独到主张,不肯苟同于人。前人是者从之,非者正之,虽在师友,不能依违假借。杨、熊《水经注疏》,尤于此深切注意,必如此,全书方能独标主旨、卓尔不群。
2.洋著注文之出处,以见郦氏删取群书之迹。《水经注》广征博引,地记山经,以及名胜古迹之簿录、道佛虞初之雅记,无不佐其博闻,供其参证。郦氏作注之时,左右采获,镕铸必多,掇彼精英,渲其词采。今原书大都久佚,后人多无从辨识。朱、全、戴、赵诸家,于郦注所本,未能遍征出处。杨、熊所疏,凡六朝以前地记、图经、逸文,引见于唐宋类书,及《寰宇记》、名胜志者,靡不逐条勘复,证其所出。
3.博采经传雅记,三五互证,以疏郦注之疑滞。此为“疏”之本体。杨、熊既以疏名其书,则于校正文字、详征出处之外,自当博考群籍,钩稽史实,以疏注义。《水经注》所记之地域山川,往往以迁徙靡常,建置无定。杨、熊此疏,详加勘审,概著今名,令读者一展卷,而识今地之何在。
4.细按地记图经,反复雠校,以弼郦注之违失。古今鸿编臣制,体大思精,采获遍及群书,千虑终难免一失;后人读书稽古,偶不经意,鲜不为古人所惑。何况《水经注》集域内川流,述前古之往迹,致误与遗失皆所难免。郦道元生长北方,服官中尉,戴东原所谓“塞北群山,江南诸派;道元足迹,皆所未经”。杨、熊之疏郦注,其于传写致误者,或引群书以勘正,或举事实以阐明;而于郦氏注文之失,则核之以当世之地理图籍,考稽古今水道,以纠郦氏之误。
以上四点,殆其重要者。实则杨、熊此疏,抉择精审,包孕宏富,集向来治郦注之大成,是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成就。
(四)邹氏舆地世家与亚新地学社的创办
明清时代,在荆楚地理学和史学领域不仅有徐霞客的地理考察,有王先谦、杨守敬这样的史学、地理学大家,而且还出现了邹氏舆地世家[4]。
1.邹氏舆地世家的兴起与武昌舆地学会的创立
邹氏舆地世家,祖居湘中新化县罗洪村(今属隆回县)。其舆地学,发端于清中叶嘉庆年间邹文苏之妻吴珊瑚(字季瑚)。吴珊瑚是当地舆地学家吴兰柴的女儿,因协助其父吴兰柴编较舆地书籍而通晓古今舆地。出嫁邹文苏后,所生6子从小受其熏陶,长大后都继承母业,从事舆地学术研究,数第3子汉勋(1806—1854)最有出息。咸丰二年(1852年),曾为魏源《海国图志》绘制列国地图,并与魏源合撰《尧典释天》,有较高的知名度,扩大了邹氏舆地学的影响。
邹汉勋之子邹世诒(1838—1908),继父业,颇多创新。咸丰八年(1858年),邹世诒应湖北巡抚胡林翼的聘请,至武昌参与编纂绘制《大清一统舆图》,还负责湖北、湖南等省的省县地图编制,绘有《湖北通志图》、《湖南通志图》、《直隶通志图》、《贵州通志图》等地图,被称为邹氏舆地学第3代传人。
邹氏舆地学第4代传人则是邹世诒的侄子邹代钧(1854—1908)。邹代钧在地理学领域虽有多种研究方向,因时值俄、日、英、法等列强蚕食国家领土,便努力从事边疆历史地理研究。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两江总督曾国荃的介绍,随朝廷太常寺卿刘瑞芬出使英、俄等国,乘机钻研西方地图学理论和绘制方法,回国后首创中国舆图尺,翻译绘制中外地图,编制《大清会典图》。光绪十七年,张之洞向朝廷借调邹代钧回湖北主持《湖北全省地图》编纂工作以后,继续留任武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好友陈三立、汪康年、吴德潇等人的赞助下,邹代钧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会——武昌舆地学会,出版地图,开展学术研究。采用经纬线、中国舆图尺、圆锥投影,晕渲法绘制地图,首创铜版印制中外彩色地图,开传统舆图学向近代舆图学转变的新气象。绘制出版了大量的中外地理著作,使邹氏地理学达到了最为兴盛的阶段。所译绘的《中外舆地全图》、被称为晚清地图集的代表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邹代钧卒于武昌,其家道衰落,舆地学会因经费不足而解散。
2.亚新地学社的创办与贡献
被称为邹氏舆地学第5代传人的邹永■ND043,(1858—1952年),是邹代钧的堂侄。永■ND043在邹代钧身边作书童,曾随邹代钧出国学习印刷刻版工艺,成为绘图专家,后一直在武昌舆地学会工作。邹永■ND043在舆地学会解散的当年,利用学会部分资产,筹资在学会原址,即武昌横街,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办地图出版社——亚新地学社。社名取“亚洲”及其家乡“新化县”的首字而得名。该社从1908年创办到1954年迁至北京,合并于国家地图出版社为止,先后由邹永■ND043及其子邹兴矩(第6代传人),其孙邹新垓(第7代传人)三代苦心经营,长达近半个世纪。20世纪20年代,学社兴旺时,还在长沙、广州、南京、成都等地设立分社。均采用经纬度等新法绘制地图,套色印刷,精确程度不断提高,国内所出中外地图,大半出于邹家之手。武昌一度成为地图出版中心,为我国地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
[1]
《徐霞客游记》卷2下,《楚游日记》。
[2]
《徐霞客游记》卷1下《游太和山日记》。
[3]
《清史稿·儒林传·王先谦传》;王先谦自编:《蔡园自订年谱》,长沙王氏家刻本,清光绪三十四年。
[4]
参考邹永敷:《邹氏地学源流记》,1945年印本。
网页编辑: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