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禹贡》所载,夏禹区划全国为九州,疏通河道,治理洪水,辨别土地的肥瘠,制定不同等级的贡税。楚人不仅具有这种大九州的地理概念,而且提出“地何故以东南倾?”(屈原《天问》)的地理地貌问题。楚人对西北的昆仑山的“县圃
”(仙人居所)怀有极深的神圣感。屈原在《离骚》中描写自己神游时的诗句有:“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同时,楚人也留了光辉的地理著述。
(一)《鄂君启节》的水陆交通路线
《鄂君启节》,出土于安徽寿县城郊邱家花园一处窖穴中。计有车节3枚,舟节2枚,共5枚。是战国中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经商时出入关口免税的凭征。均系青铜铸造,都有错金铭文。车节3枚,各148字,内容相同;舟节2枚,各163字,内容亦相同。这两种铭文都有大量的内容涉及到先秦楚国水道和陆路交通路线,就此而言,《鄂君启节》又是弥足珍贵的先秦地理文书。
正因为《鄂君启节》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自出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许多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鄂”和“郢”的地理定位。鄂是启的封邑,从节铭路线的联系来看启的封邑鄂临近油(縮)水(今名白河),在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的北面,约相当于汉代的西鄂县,故可称之为西鄂。[1]诸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怀王时的郢都应在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遗址。
《鄂君启》舟节有关铭文曰:
自鄂(今河南南阳市北)市,逾(下)■(今白河)。上汉(汉水),■(适)郧(郧关,鄂西北郧县),适郇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逾汉,适■;逾夏(夏水),内(入)■(■水);逾江(长江),适彭■(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东),适松阳(今安徽枞阳县);内庐江(今皖南青弋江),适■陵(宛南宣城县)。上江,内湘(今湖南湘江),适■,适■阳(今广西全州县北);内耒(耒水),适郴(今湘东南彬州市);内资(资水)、沅(沅水),沣(今沣水)油(在湖北松滋、公安二县,今已堙塞)。上江,适木关,适郢(江陵纪南城)。
车节有关铭文曰:
自鄂(今河南南阳市北)市:■(适)阳丘;适方城(今南阳方城县保安镇附近);适兔禾(菟和,在今陕西商县附近);适酉焚(柳棼,在楚方城外东北),适繁阳(今安徽颖淮二水间临泉县鲷城镇北),适高丘;适下蔡(今安徽淮南市),适居巢(今安徽巢湖市一带);适郢(江陵纪南城)。
舟节的水道交通在汉水和长江中下游,以及湘江流域,参考诸家的考证,可见,北自南阳,南达五岭,西北至陕南旬县,东南达皖南宣县。涉及到縮水、汉水、■水、长江、夏水、庐江、湘江、耒来、资水、沅水、沣水、油水等12条大江大河;鄂、郧、郇阳、■、鼓泽、松阳、■阳、■、洮阳、郴县、木关、郢等12个多免税地。车节的陆路交通,偏重于北方。西北达今陕西商县附近;东边到了安徽淮南市、巢湖市一带;北上直出方城,南下止于楚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也涉及到许多陆地线路,以及阳丘、方城、兔禾、酉楚、繁阳、高丘、下蔡、居巢、郢等9处多免税地。大致描绘出了楚国广袤的疆域图。其所载地名水道准确无误,亦可补充传世地理著作之不足。
(二)屈原楚辞中的地理
屈原楚辞作品中不仅涉及到诸多神话地理,还有不少楚国地理方面的记载。如《抽思》、《哀郢》、《涉江》等较系统地描绘了汉北、郢都一带,以及江南的一些水道和地方。其中尤以《哀郢》、《涉江》最为系统。
《哀郢》是诗人述说白起拔郢前夕,再度离开郢都而向东逃亡的路线。其曰: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长江)、夏(夏水)以流亡。出国门(郢都城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屈原所居故里)兮,怊荒忽其焉极?楫(船桨)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不再得。……过夏首(夏水上游接长江处,今湖北沙市一带)而西浮兮,顾龙门(郢都水门)而不见。……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背夏浦(夏水下游出长江处)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屈原食封地)之平乐兮,悲江介(长江两岸)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厦、楚王宫)之为丘兮,孰两东门(指郢都东面的南门、南面的东门,王宫所在地)之可芜!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涉江》紧接《哀郢》而作,是屈原在长江上由东而西进入其被流放的江南地区的路线。其曰:
哀南夷(指其被流放的江南地区)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长江)湘(湘江)。乘鄂诸(今湖北武昌)而反顾兮,■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航船余(屈原)上沅(沅水)兮,齐吴榜(船桨)以击汰。……朝发枉渚(今湖南常德)兮,夕宿辰阳(今湖南辰溪县)。……入溆浦(今湖南溆浦县)余■■兮,迷不知吾所如。
这些描写楚国江南地理的美妙诗句,曾经吸引过诸多学者进行过地理研究,一度出现过“楚辞地理”研究热。钱穆、游国恩、饶宗颐等大家都作过深入的研究。尽管诸家意见分歧,但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索和参考。《哀郢》、《涉江》这两篇作品涉及到长江、夏水、湘江、沅水和洞庭湖等四条江河,一大湖泊。还涉及到郢都、夏首、夏俌、大坟、鄂渚、山皋、方林、枉渚、辰阳、溆浦等诸多地方。可与《鄂君启节》舟节的有关江南地理互相补充。
(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地图
在长沙郊区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一个漆盒里,发现有三幅绘在缣帛上的地图。[2]三号墓主是利仓之子,似乎是图中有关防区的守将;其下葬的年份大约是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168年)。墓中的地图当然年代更早,确实是举世罕见的珍品。这三幅地图足以表明当时的制图技术水平,它们是世界制图史上最古老而又详确的地图,是我国制图史上光辉的一页。
这三幅帛书地图,经整理分析认定,第一幅为地形图,为《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图》;第二幅为驻军图,似乎属于《汉书》所称军阵图的类型;第三幅初步确定为域邑图,似乎与第一幅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几幅图的作用,有关研究已经指明,当时汉王朝尚未控制秦始皇曾经统治的南越一带。乘着秦汉之际中原板荡,赵陀白立为南越王,一度公然反抗汉朝。汉军准备南进的主攻路线,是在西侧的湘江上游和东侧的舂陵水一路;“深水”一路越过南岭,取道北江上游的“桂阳”,是两者之间的次要防线。
湘江上游支游潇水,当时称为“深水”,这一带驻军的中心在帛图上称为“深平”,显然也以深水得名。深平只是较大的乡里(村),沿着深水的最近一个县城是在防区北侧的“营浦”。营浦以上的深水及其支流河谷,散布着许多乡里。地形图对于多数乡里,注明户数,但是又注明“今毋”或“今甲人”,显然是由于战争的影响。营浦以外,地形图上另有7个县城,都分布在地形图的东西边缘。
驻军图的范围限于深平以南的深水上游及其支流河谷。河道以外,只画些零散小片的山地,甚至在地形图上地位最显著的那片深水源所在的九嶷山,也没有画上。南段边境的山岭也是空白,而南越境内的西江上游离得更近。这幅图的主要特征是徐、周、司马三个都尉军部的驻地,都用特殊符号标明。东侧接近图边另有“桂阳□军”四字。乡里比地形图上更多,深平附近户数下注明“不返”;另外有些不注户数,当是新建村落。
关于当时制图的方法,根据图面的若干特征,可以约略指出一些。驻军图上标明上南左东,这是我国古代制图的传统——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和指南针“南面称王”等古代观念相符合。因此地形图虽然没有把方位标明,也采用这种方式。水道系统是我国古代历来绘制地图的基本格局。在马王堆帛图上,大深水的干支流布局,正是绘制每一幅图的出发点。各条水道的名称都写在图上的尽头,或是各条支流注入深水处,非常容易认清。另一头还特别注明“深水原(源)”和“冷水原”。东西两边和南越境内,也都画有水道;虽则没有注明名称,部位大致相称。山岭的分布,用双线条勾出曲折的宽带,中间加上较粗的道道,这种画法可以认为是长大山岭的符号。长短不同的山地,大体上沿着若干水道的上源横过来画,或是夹在两条大致平行的水道中间。帛图在这方面画得很细,也是范围较小而就地取材的特色。九嶷山用若干平行弧线的小片,表示峰恋重叠。帛图的居民点和驻军都用一定的符号。居民点中的县城用大方形,而乡里(村庄)用小圆形。名称写在里面。深平在地形图上用大圆形,而在驻军图上用大方形。驻军地用长方形,稍带曲折。在深水与满水合流的河湾,另有大三角形带有箭楼的城堡,里面标明“箭道”,外面又注“复道”,可能是深水地区驻军的总指挥部。
帛图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分为三种颜色。除一般用黑色外,水道用田青色,而居民点、驻军地,以及表明道路的虚线和实线都用红色。这样也显示出制图的三道程序:先画水道,次及山地,最后画图上的主要成份。至于居民点和驻军地的分布,都是约略表明方位关系和距离远近。
讲到绘图的水平,马王堆帛图,在距今2100多年前,竟然能具有上述的许多特征,足见地图的发展,经过历代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相当精细。而且这几幅图只是长沙国南部一个地方部队所绘制,可以代表当时比较普通的水平。按照地形图的内容,连当时南越境内的主要水道,也还能表现出西江、北江、东江会合的形势。推测当时应当有一种现成的蓝本。当然,对于这样古老的地图,在正确性方面不应当要求过高。帛图能显示出深水一带的山川形势、驻军地、居民点等项的相互关系,就是相当成功地达到了当时制图的目的。但显然,内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或弱点。如地形图上山岭的分布,只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编绘。东、西、南三方面都画得相当平直,比较真实情况的走向,许多部分出入很大。但这些问题,并不影响它在我国乃至世界制图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释:
[1]
〔日本〕船越昭生:《关于鄂君启节》,《东方学报》(京都),第43册,1972年;陈伟《鄂君启节之鄂地探讨》,《江汉考古》1986年2期;罗运环:《楚国八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
[2]
《文物》月刊第12期和1976年第1期,连载几篇有关这三幅地图的整理过程和内容分析的报告,分别由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谭其骧、詹立波提出。1979年出版了《古地图(马王堆汉墓帛书)》,由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著。
网页编辑: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