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各类科技外,相马、造纸、制茶等技艺也颇有影响。
(一)古老的相马法
马之用于战争,在我国至迟可以追溯到商代。
殷墟乙七、乙八宗庙建筑遗址前的大型祭祀坑群中,便有以战车组成的军阵。在以战车为主战部队的商周时期,马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列强之间战争频繁,各国都致力于整饬武备,以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于是,骑兵这一以灵活、机动、快捷为特点的新的军种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地位日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对战马的训练。良驹的挑选要求愈来愈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涌现出一批相马名家,这其中自然要以那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伯乐最为我们所熟知,其他如九方皋、寒风、麻朝、子女厉、卫忌、许鄙、投伐褐、管青、秦■、陈悲、王良、赞君等亦是个中翘楚。他们各有所长,如寒风的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眼睛陈悲的相腿、许鄙的相臀等等,由此形成了我国先秦时期丰富的相马经验及系统的相马理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相马经》正是这些实践经验及理论的结晶。
《相马经》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帛书,共77行,5200余字。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先秦,其内容则由于文字释读的见解不同,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帛书《相马经》全篇记述的都是如何相马的眼睛及眉、睫、眼眶等部位,它只是先秦《相马经》的一部分内容[1]。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帛书《相马经》记述的内容,除了眼眉睫等部位外,还涉及到四肢的相法。[2]
从帛书《相马经》的内容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行起,至第22行止,为《相马经》的“经”的内容。第二部分从第23行起,至第43行止,是就“经”的某些内容进行阐发,因而有学者将这部分称之为“传”。第三部分自第44行起直至帛书末行,几乎是逐字逐句对第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经”的内容进行解释,因而被称之为“故训”或“训故”,实际上也就是注释。
帛书《相马经》三个部分所记述的内容,都是就马的眼睛及周围的部位来讨论马的良莠,内容非常详尽。就眼睛本身而言,便细分成了眼形、眼角、眼球、眼神、眼眶等几个部分。对于良马而言,眼形要求“上环如半月”,眼球要求是“白者盼,细而赤,赤多气”,眼角则“欲长欲约,欲细欲危”,眼眶则要求“欲眶骨充盈”,因为“盈有材”,眼神“欲盈,盈坚久”。此外对于眼睛四周的眼帘,也有相应的相法,如“目上如四荣之盖”等即属此类。对于眼睫毛,则强调“睫欲短”、“睫欲希。
帛书中还谈到了良马同驽马的区别:“角成卜者、车轮者、巨者、糜嗁者,此四章得一物,皆国马也。角或没不见,国马也。或约不见,至耳下乃起如桃者,亦国马也。”“角不约者,一驽也;大而不廉者,二驽也;爪枝者,三驽也。”“眶能博长呈廉、横约尽具,此三材具矣,国马也。……眶浅而短者,一驽也;纵而不廉者,二驽也;曲而不约者,三驽也。”……
总之,尽管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相马经》因其文字玄粤难懂,又兼年代久远,多处文字漫漶不清,给释读及分析帛书内容造成了相当的困难,但我们从中仍能看出,先秦时期对于区分马的优劣,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且形成了详尽而又系统的理论。在帛书《相马经》出土之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相马经,是北魏人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载录的《相马经》,一般也就认为它即是我国自古相传的相马心德了。然而帛书《相马经》出土以后,两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差异很大,而且《齐民要术》中的《相马经》是全文,不过3
000余字,而帛书《相马经》的内容仅涉及到马眼及周围部位的鉴别,便已有洋洋5
200余■,如果仅就“经”的部分,也有1
400余字。由此推测,先秦时期即已成书的《相马经》大约在东汉以后即已失传,《齐民要术》中的《相马经》其成书年代要晚于帛书《相马经》。
(二)永泽后世蔡伦纸
在纸的发明与使用以前,人类为了将自己智慧的结晶记录及传播下去费尽心机,铜、陶、石、革、木、丝、竹、骨等等均一一试过,无奈或者得之不易,或者出之甚难,再或传之不便,竟无一理想。直到纸这种书写材料卓然出世,才将诸多不利一扫而空。因此,作为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首的造纸术,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播与继承可谓居功至伟。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史籍所载是东汉人蔡伦所为。蔡伦,字敬仲,《后汉书》中只提到他是桂阳(治所今湖南郴州市)人,现湖南来阳城内有纪念他的祠堂——蔡侯祠。东汉明帝时,当时年纪大约还很小的蔡伦便进入了东汉宫掖,成为一名宦者。由于他聪明伶俐,并且敢于犯颜直谏,到东汉和帝即位时,蔡伦已做到了大权在握的中常侍之职,并于和帝永元九年(97年)担任了负责皇室用品制造工作的尚方令。就在尚方令任上,蔡伦为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众所周知的是,早在蔡伦以前纸的早期形态便已出现。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发现,缫丝、制麻过程中的漂絮和沤麻工序后,常常会在席子上留下一层丝麻纤维,晒干以后可以揭下来,并有一定的韧性,以后又逐渐发现它们偶尔也可以用来书写,于是纸的雏形开始出现。1957年在西安灞桥的一座西汉墓中,曾经发现过时代汉武帝的原始纸,其中最大的一片有10×10厘米见方,质地为麻纤维。如果说对于灞桥出土的这一实物是否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还有疑义的话,那么在甘肃居延、敦煌,新疆的罗布淖尔发现的西汉宣帝时的麻纸,以及在陕西扶风发现的西汉晚期的麻纸,则以其白净的色泽,薄匀坚韧的质地,以及明显的抄造痕迹,无可争辩地证明,至迟到了西汉的中期,“已经出现利用废旧麻料抄造成的初级形态的纸张”。[3]
正是在这种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蔡伦利用尚方令集中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工匠,并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作为后盾的有利条件,经过反复观察、实践,最后发现,那些在丝麻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纸,如果在形成以前经过一定的工艺程序,可以使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变得更适宜书写。而由于丝麻等原料作为造纸的材料过于昂贵,蔡伦进一步发现,使用树皮、麻头、破布乃至于旧鱼网作为原料,经过加工均可达到相应的效果。于是,质地优良,造价低廉,原料广泛的纸张得以面世。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研制成功的纸献给了和帝,和帝大喜。史称“帝善其能”,以至“自是莫不从用■,故天下咸称‘蔡侯纸’”。[4]
根据考古材料证明,“至迟到公元二世纪的后半叶,纸张已经可以取代简帛,成为理想的书写材料”[5]了。而“纸”这一原来本属用于书写的绢帛,以区别于竹简的称呼,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新型书写材料的专称,并传之万代。
东汉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蔡伦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迫饮鸠自尽。然而他所开创的事业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反而更加蓬勃发展,代有创新,远播海外,永泽后世。
(三)陆羽与《茶经》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南方是茶的原产地。自古以来,荆楚之地就与茶结缘较深,据《华阳国志》记载,三代之世生活于鄂西的巴人是中国最早采饮茶叶的人群之一。至唐,楚地之茶名目见于《国史补》者,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芷”、“茱萸簝”,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膏”,蕲州有“蕲门团黄”等品。《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荆楚州郡贡茶者有峡州夷陵郡、归州巴东郡。荆楚之地,正是古代著名产茶区,荆楚的茶与饮茶风习,为陆羽的茶事著述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陆羽,一名陆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卒于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本是一个弃儿,为竟陵西塔寺僧人智积所收养,长大后,根据《易》,为自己选择了姓氏、名字。智积曾教陆羽习梵文佛经,他因不愿当和尚而拒绝了。为暗自学习文化,陆羽吃过不少苦头,后逃离寺庙,流落江湖,成为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喜剧演员,编演过不少诙谐小品。
在文化性格上,陆羽是地地道道的荆楚道家隐逸文化之子。二十七八岁,他始隐于苕溪(今浙江吴兴),自称“桑苎翁”,有时亦自号“竟陵子”。史载,陆羽常歌哭自若,时人比之春秋时的楚狂接舆或西汉时的东方朔。朝廷几次征陆羽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他都拒不就职。他与颜真卿交好,但最密切的朋友还是同为隐士的“玄真子”张志和。
陆羽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在茶事方面。据李肇《国史补》载,还在唐代,就有陆羽的瓷偶像,受到“沽茗人”的供养。后世,他更被尊为“茶仙”、“茶神”,而给他带来这个地位的,是他的传世之作《茶经》。宋人陈师道在为《茶经》作序时给予陆羽以高度评价:“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陆羽自幼事茶。其师智积就是一个嗜茶者,陆羽躬服其役,耳濡目染,又颇得禅师的言传身教,获得了许多茶的知识。后来,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我们从诗人皇甫冉所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诗僧皎然所作《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及关于陆羽善于辨别不同地区不同河段河岸之水的神异传说(见《太平广记》卷三九九),都可以看出陆羽于茶事之勤之精。
《茶经》计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内容涉及茶之源流功用、茶叶采制煮饮方式与器具、古代茶饮逸事与各地饮茶风俗、各地产茶状况及茶叶品级等。《茶经》可称是第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追溯了迄于唐中叶的古代中国茶史,是古代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宝库。自陆羽开风气之先,后世关于茶的专门著述,有目录可查者不下百种,而这些著作,大都祖述《茶经》。
唐代以前,制茶多用晒或烘的方式制成饼茶,青味太浓。唐代出现了“蒸青法”。《茶经》记载了唐代的采茶茶工序:采茶制则二~四月之间于晴日在“阳崖阴林”采之,采得鲜叶即可分品次;制茶则蒸之使鲜叶萎凋脱水,然后捣碎成末,以模具拍压成团饼之形,再烘焙干燥,以绳索穿起来并加以封存。后世虽多从“蒸青”饼茶之法发展成蒸青散茶,以及今日的炒青散茶。但荆楚砖茶(属于传统饼茶之类)尤其是湖北蒲圻的赵李桥砖茶和湖南的湘砖茶,至今仍为蒙古草原人民奶茶的主要原料。而在今天的名茶中,惟湖北的“恩施玉露”还采用“蒸青”法。继承和发展了陆羽的“蒸青”古法。
《茶经》所记载的茶叶采制煮饮之器共三十多种,对各种茶具的形制、质地与用途详细地加以说明。有一些器具,可能出自陆羽本人的发明创造。其中二十四种煮饮之器,除盛盐(唐宋人饮茶加盐)之器“鹾簋”外,其余各种还能见于晚近日本的“茶道”。
陆羽的贡献还在于:他使茶成了人们的日常饮品。唐以前,人们饮茶如饮药,茶常与各种药、佐料如茱萸、薄荷、桂皮、葱、姜、枣等一同煮饮,陆羽讥评这样的茶“斯沟渠间弃水耳”。作为一世茶学权威,陆羽的取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药茶时代结束了。在视茶如药的时代终结之前,茶是不可能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的。
陆羽热爱故乡,虽志在方外,而桑梓情深,《国史补》载,他曾作《六羡歌》一首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茶经》对茶知识的总结,既传播了茶文化,也促进了茶叶生产。惠及后世,影响世界。今湖北天门城北门外有“文学泉”,泉因陆羽曾被拜为太子文学之职而得名。相传此泉为陆羽取水品茶的胜迹,今人特用以纪念这位荆楚茶圣。
注释:
[1]
马王堆汉代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代帛书〈相马经〉释文》《文物》1977年8期;赵■夫:《马王堆汉代出土〈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发微》,《江汉考古》1989年3期。
[2]
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代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年8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四章之四,文物出版社1984年。
[4]
《后汉书·蔡伦传》。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网页编辑: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