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科学技术
青瓷和彩瓷


两湖地区陶瓷器的烧造,一直具有良好的传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石门皂市、枝城城背溪文化火候不高,但器型规整的釜、碗、钵等陶器,到以后大溪文化的蛋壳彩陶、屈家岭文化的磨光黑陶,以至战国秦汉时期漂亮的彩绘陶器,两湖地区陶器的烧造、装饰都在不断进步。东汉晚期以后,瓷器

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瓷器的烧造工艺也在两湖地区发展成熟起来,长沙地区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就曾出土过几件类似早期白瓷的灰釉器。[1]三国以后,两湖地区的瓷器业在青瓷,釉下彩瓷,青白瓷等的烧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釉下彩瓷器还远销海外。

()历史悠久的青瓷

青瓷是我国烧造最早的瓷器品种。两湖地区亦不例外,目前发现烧造青瓷的窑口,主要是湖北的岳州窑及湘南的衡州窑。

岳州窑唐代始有名,陆羽《茶经》中曾提到:“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说明岳州窑所产青瓷在唐代已很有名气。然而岳州窑烧造青瓷的历史,却远远要早于唐代,1973年在湘阴县城关一带便发现了大约形成于西晋甚至更早的湘阴窑。据《湘阴县志》,湘阴在秦为罗县,晋属长沙郡。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始割湘西、益阳二县为湘阴,隋代改隶岳州,唐仍其旧,并将罗县并入湘阴。所以湘阴窑应当就是唐岳州窑的前身。1952年,在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窑骨里等地也发现了时代属于唐的青瓷窑,说明唐代的岳州窑也就在湘阴。[2]

1988年在湘阴的青竹寺和白梅两个窑址中,又出土了一批属于东汉时期的青瓷器,包括了坛、双口坛、罐、盂、■NB13D盆、釜、瓶等器类,由于地层中出有汉顺帝“汉安二年”(143)的铭文瓷片,因此可以将湘阴窑烧造青瓷的历史提早到东流顺帝前后。

湘阴城关一带窑址的年代大约从西晋一直延续到隋唐之交。两晋时期相对比较简单,胎质呈灰白色,釉色淡青,有的近黄,有的近绿色,另有青釉褐彩陶,纹饰也比较简单。从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遗物来看,这一时期湘阴窑产品的器类包括碗、盘、■NB13D、洗、■、四系罐、双口坛,盘口多系宽底壶、天鸡壶、唾壶、砚等实用器以及仓、灶、屋、牛、马、狗等模型明器和人物俑。其中尤其以人物俑的种类比较复杂,栩栩如生,有手执长刀、盾牌的武士俑,有跪坐炊煮的奴仆俑,有手执各种物品的侍从俑,还有吹奏各种乐器的骑马乐俑,文吏俑则最为复杂:有高冠骑马,手捧简册的;有一手执笔,一手拿简的;还有双人对坐,奋笔疾书的。

南朝到隋唐之际的岳州窑青瓷器产品,胎色呈灰白或青灰色,以青釉为主,也有黄釉、褐釉、酱釉等,多开片。瓷化程度不是很好,质量仍然不是太高。纹饰以莲花纹为主,其它有忍冬纹、卷草纹以及堆塑的动物纹等。手法以印花为主,少量刻花。其多层花纹装饰的手法,为其它地区所不多见,主要的器类则包括有碗、■、杯、洗、高足盘、鸳鸯盘、盂、砚、缸、双口坛、带系长颈盘口瓶、细颈瓶、唾壶、四系罐、带系盘口壶、多边短嘴壶、盘形三足炉、盂形三足炉等等。品类齐全,造型多变。其中多边短嘴壶是湘阴窑的独特产品,以后为长沙窑所继承。[3]

唐五代时期,岳州窑继续烧造青瓷,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窑骨里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窑址。这一时期岳州窑生产的瓷器,胎壁较以前薄,胎色灰白,质地亦较以前坚密,但仍比不上越窑的青瓷。釉色以青绿为主,开细片。纹饰也是以莲花纹为主。器类常见的有碗、盘、■、洗、壶、罐、瓶等。长沙子弹库五代墓出土的一件浮雕莲花瓶,釉色纯净,造型秀美,是五代时期岳州窑青瓷产品的代表作。[4]

唐代以后的青瓷烧造,主要集中在今天的衡阳一带,衡阳市郊东洋的蒋家祠窑址、茶山窑址,衡南县的东江窑址,衡山县的湘江窑址,衡阳县的新安窑址等,都以青瓷烧造为主。此外湘岳阳县杨家湖窑址的青瓷烧造也占相当比重。这些窑址的时代大约在晚唐至宋代,有的可晚至元明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瓷,胎质以灰白居多,茶山窑有较多铁灰及紫灰胎,釉色以青绿为主,其它有青黄、青灰等,开片。部分于素胎上施底粉然后上釉,以增加釉色的亮度。瓷器的瓷化程度已较高。纹饰仍以莲花纹为主,其它有菱形纹、连珠纹、横印的蝶纹以及文字,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雕塑等,偶见彩瓷。器形有圆口的平底,圈足碗,葵花形口碗,盘,平底盏、圈足盏、缸,圈足罐,坛,双口坛,灯台、饼足浅腹碟、圈足碟,尊、钵、盂、盒,砚,乌龟,侈口壶、侈口馆形嘴系钮壶,小口扁腹燕尾■NDD57式圈足壶等等。[5]

()畅销海外的彩瓷

湖南地区的彩瓷,大体上可分为三种:釉下彩、釉下粉彩、粉上彩釉绘花。

长沙窑是釉下彩瓷的主要生产窑口,20世纪50年代曾对这一瓷种的发祥地长沙出堂乡铜官窑进行过调查,1983年又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取得了一批珍贵的研究资料。

长沙窑在文献中一直没有过记载,只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石潴》诗,能让我们隐约体会到唐代长沙窑的生产盛况,诗的内容如下: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四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这里“石潴”也就是“石渚”,正是长沙窑的窑址,北距铜官镇约5公里60年代曾对它进行过调查和试掘。

长沙窑烧造瓷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唐代早期,不过这时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瓷,风格接近于岳州湘阴窑。中唐以后,随着长沙窑除青釉外,绿、蓝、红、白、褐等多种色釉瓷器的烧造成功,开始了向釉下彩的发展,并在晚唐、五代达到了高峰。长沙窑釉下彩产品的烧成温度在1150—1200℃之间,吸水率为1.82—6.63%,较之唐代的越窑、耀州窑、定窑的产品逊色,因而它是一种瓷化程度不高的半陶半瓷产品。釉下彩的施釉方法有三类:一类是浸色罩彩,它是先在瓷胎上通体或半截施褐、蓝等色釉,然后罩以青、黄等釉;一类是点彩罩釉,是在瓷胎上以绿、褐、蓝等色釉的连珠细点构成莲花纹或卷云纹上,然后罩以青、黄等色釉;一类是绘彩罩釉,它以褐、黄、绿等各种色釉绘成草木花鸟人物走兽,然后罩以青、绿色釉。长沙窑是我国首次烧造成釉下彩瓷的窑口。

长沙窑烧造的瓷器品种仅据铜官窑一处的统计即达40余种,100多个式样规格,而在石渚窑的出土物当中,仅壶这一个品种,其样式即达40余种之多[6]

。品种有:壶、瓶、罐、坛、钵、洗、盂、杯、碗、盆、盏、背壶、盒、鼎、熏炉、烛台、枕、■斗、器座、器盖、唾盂、碟、盘、炉、镇纸、碾糟等,以及大量的猪、狗、牛、羊、马、鸡、鹅、鱼、兔、鸟、龙、凤、狮、虎、熊、象、龟、孔雀、蛙等动物和人物雕塑。

长沙窑釉下彩瓷的装饰手法除釉下彩釉绘花外,还有刻花、印花、模印贴花及雕塑等。其中以釉下彩釉绘花、釉下彩书文字及模印贴花最有特色。

刻花,长沙窑产品中比较少见,主要是刻画的莲花纹。

印花,常见的有团花、卷草、垂穗、蟠龙、莲花、双鱼、飞雁、花鸟、飞碟、文字等。其中有一类以阳纹印模印出微之下凹的纹饰,凸出的部位涂一层白色化妆土,而凹下的部分则仍为瓷胎原色,然后罩釉,这样就使印花图案达到了一种剪纸的效果。

模印贴花,这种装饰方法是以模具印制出图案贴片,在器壁没有干透的时候粘贴上去。这是长沙窑产品颇具特色的一类装饰,内容非常丰富。动物类的有龙、凤、双鸟、双鱼、雁、狮、蝴蝶,植物类的有椰树、椰枣、葵花、荷花,建筑类有寺庙、宝塔,人物类有菩萨、骑士、武将、舞者、胡人,并且常由其中的数种构成组合式的主题纹饰。贴花处常加褐色斑块,以增强效果。

雕塑,有实用器,也有玩具,绝大部分为随手捏塑而成,变化多端,栩栩如生,各种人物、动物的姿势、神态表现得相当准确、传神。

釉下彩绘,这是长沙窑产品最具特色的一点。或点染,或勾勒,用笔简练,技法娴熟,构思巧妙。彩绘纹饰当中,以花鸟图案所占比例最大,其它有动物、鱼纹、龙纹、山水、人物。花鸟类写实的花为莲花,还有一些非写实的花叶、果实;鸟有雀、鹭、燕子、雁、鹤、鸳鸯、凤等,这些花鸟画一般都采用写意的手法,略带夸张但特征把握得很准确。花鸟画是在唐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画种,唐代的花鸟画已有相当的水平,在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工匠们不仅将花鸟画这一新的画种成功地搬到了瓷器上,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写意的手法,为以后写意花鸟画开创了先河。动物类彩绘包括鹿、獐、狮、豹、羊等,尤其以鹿的刻画最为生动、传神,浙江宁波出土的一件鹿纹瓜棱执壶,鹿的前蹄踩着花草,后蹄扬起,回首后顾,惊惧之情溢于笔端。山水画所占比例不大,主要画在壶瓶等较大器型的腹壁,以树木云石为主,少量茅庐、宝塔之类的建筑物,点缀以飞鸟。画面一般比较简洁,所费笔墨不多,而远峰近树,尽在意中。人物画发现极少,有竹林七贤、小孩、深目高鼻的波斯人,卷发珠饰的外国女郎。

此外,釉下彩釉书写文字,作为主题纹饰,也是长沙窑的一大特点,文字书写以楷书、行书为主,形式绝大多数为五言绝句,内容可分为宫体诗、闺情诗、感怀诗、风情诗、开悟诗、饮酒诗、边塞诗、游戏诗、其它等9种。例如其中有一首载于《全唐诗外编》的宫体诗,题目叫《闺情》: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长沙窑釉下彩瓷器的典型器物是釉下彩绘壶、釉下彩绘盘、褐斑贴花壶、白釉绿彩壶、黄釉蓝褐彩点彩双耳罐等。[7]

除了釉下彩外,长沙窑的铜红釉瓷器的烧造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过去一般认为红釉的烧造开始于宋代的钓瓷,长沙窑釉黑红,釉下红及通体红釉器的发现,证明红釉的烧造是始于长沙窑的。

长沙窑釉下彩瓷器,目前即使在其本产地的长沙,出土数量也相当有限,在长沙地区已经公布的一千余座唐、五代墓中,只有极少数墓葬中出土釉下彩瓷。国内其它地方除安徽以外,长沙窑釉下彩器便主要集中出土于扬州及宁波一带。而在国外,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朝鲜都出土过长沙窑的典型器,其中尤以日本和伊朗出土的数量最多。由此说明唐代长沙窑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海外市场的。这一点由长沙窑一些器物的造型及纹饰的风格也能反映出来。长沙窑生产的一种扁体、两侧各有鼻可供穿带的背壶,就是一种适合于游牧生活的器皿,而且在扬州还曾出土过一件书写有阿拉伯文“真主最伟大”长沙窑生产的背壶,更足以说明这类产品烧造的目的。纹饰方面,褐斑贴花中的胡人乐舞、对鸟椰枣,彩绘人物画像中的深目高鼻浓须的波斯人,卷发的外国女郎,应当都是为了适应外销目的而特别加以设计的。[8]

釉下粉彩瓷在岳阳县鹿角窑,湘阳县乌龙嘴窑,汨罗市营田窑、冷水滩市黄阳司窑、长沙窑、■山瓦子墩等都有发现,这些窑口的时代,大体上都在两宋时期,稍早的可能到五代,晚的到元代。所谓釉下粉彩,是指以白色化妆土为绘画原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图案,然后在上面罩以青、黄等色釉。其胎质仍是一种半陶半瓷的产品。所绘纹饰以牡丹、莲花为主,另有一些几何纹。器型则有溜肩壶、玉壶春瓶、细颈瓶、敞口碗、葵花形盘、折腹炉、三足香炉、束颈小圈足盏、坛、罐等等。

釉下彩绘瓷器同釉下彩瓷一样,也很少在湖南本地及国内其它地方发现,有可能也是主要用于外销。

粉上彩的烧造窑口,则有衡山贺家窑、衡南元青冲窑、湘阳乌龙嘴窑、汨罗营田窑等,其中衡山的贺家窑是这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其它窑口较少。所谓粉上彩,它的工艺特点是在瓷胎上先上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在白粉上用褐、绿、蓝等色釉绘出花纹图案,大部分在图案案上不再罩釉,少数绘后再施一层薄釉。纹饰以牡丹为多见,此外有莲花、梅花、菊花、点线几何纹,再配以水波、游鱼等。器型有碗、盏、高足杯、盘、钵、壶、瓶、尊、坛、罐、炉、灯等。

粉上彩瓷的烧造时间不长,大约在宋元之际,但是很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朴实大方,简洁明快。

()青白瓷及青花瓷

青白瓷在湖北鄂城梁子湖,武昌湖泗,湖南来阳,衡东等地均有发现。[9]其中梁子湖的时代约当唐末五代,湖泗窑的时代约为宋,而湖南青白瓷窑口,大多到了元明以后了。

武昌湖泗窑及鄂城梁子湖窑址,都进行过发掘。湖泗窑瓷器瓷胎在白色,有的灰中偏黄或紫,釉色以青白釉为主,有泛黄或闪青等变化,胎釉结合牢固,装饰纹样有划纹、篦纹等,器型主要有瓜棱形腹水注、碗、盏、盘、碟、罐等。武昌地区的普通宋墓中,湖泗窑瓷器是比较常见的随葬品。从整体上看,湖泗窑的青白瓷产品质量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在胎壁厚薄不匀,釉色青白不匀净等方面。但偶尔也有质量相当不错的产品,例如在黄波铁门坎宋墓中出土的一件青白瓷碗,其胎质细密近白色,胎体薄而平整,釉面平滑,青白二色结合得十分完美。色泽光亮莹润,影青效果相当好,映日几能透光。堪称杰作。

青花瓷的发现地点,目前主要是湖南怀化的龙井窑。其时代大约属明清时期。从龙井窑出土的青花瓷来看,其胎色洁白,釉色白中微泛灰色或闪黄,青花呈黑色,铁灰色或淡蓝色。青花图案有团花、灵芝、卷草、锯齿、蝴蝶、蝙蝠配以“福”字以及放射状纹饰等。器型主要有碗、盘、盏、灯、器盖等,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总之,荆楚有优良的瓷业传统,至今,湖湘地区仍然是重要的陶瓷产地。

 

    注释:

    [1] 参见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2] 湖南省文管会:《岳州窑遗址调查极告》,《文物参资料》19539

    [3] 湖南省博物馆:《从湘阴古窑址的发掘看岳州窑的发展变化》,《文物》19781

    [4] 参见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5] 参见周世荣等:《湖南青瓷与青花古窑址调查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2

    [6] 周世荣:《石渚长沙窑出土的瓷器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7] 李知宴:《长沙窑瓷器的艺术成就和对外影响》,《湖南考古辑刊》第4

    [8] 参见:何强:《略谈长沙窑外销瓷器的问题》,《湖南考古辑刊》第3

    [9] 参见  田海峰:《湖北鄂城梁子湖发现古瓷窑遗址》武汉市文物处:《武汉市武昌县湖泗窑址的初步调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网页编辑: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