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古城建和盘龙城城建
荆楚城建当从远古先民挖壕沟保护村落演变而来。远古时代的古城遗址多所发现,其中,城头山城址、石家河城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城头山古城遗址,位于湖南澧县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一座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代的古城遗址。从土城墙的剖面来看,第12层为城头山古城最早一期的城墙,它与环绕整个城墙的壕沟同时建造,并利用壕沟取土筑城。虽高仅2米,若加上高出濠沟面1.5米的原生土基脚,以及环濠2.5米的深度,三者组合,也可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应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古城。其“时间已超过6000年,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城墙。这时的城头山古城规模和范围即已定型。因此,城头山古城应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座城。”[1]以后大约在大溪文化中晚期(距今5600—5300年之间)、屈家岭文化早期、中期(距今5200—4800年之间)先后3次加筑,基本上是在原城墙上加筑的。考古工作者还在城内发现了大溪文化时代的住房基址、墓葬区、制陶作坊区、祭坛和祭祀坑、古稻田。
现在在地面可见到的城头山古城遗址,是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面貌。护城河宽35米~50米,城墙高出城外平地5~6米,整个城墙呈相当规整的圆形,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内内经314~324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内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夯土台基的完整房址、道路、排水沟等。城墙采取夯筑法建筑,内坡平缓,外坡陡直,保存较好的北墙外坡呈85度,可能仅外坡一面采用板筑法,即用木板堵住外坡进行夯筑的。这种夯筑与板筑技术的结合,开后世夯土板筑法之先河。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址,还有江陵阴湘城址,石首走马岭城址、荆门马家垸城址,都有一定的特色,就不一一论述了。下面重点谈谈石家河文化时代的石家河古城。
石家河古城,位于汉东天门县境内。亦由城濠、城墙、居址等组成,是在5平方公里的聚落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废于石家河文化中期,城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墙依岗地地势走向而筑,多用夯筑法。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其他屈家岭文化时代的古城,可能与三苗集团的壮大有关。[2]
夏商西周时期,城建技术与城建艺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武汉市北约5公里的商代盘龙城具有代表性。该城坐落在盘龙湖北岸的半岛式的小山丘上,三面环水,城垣随起伏的地势修筑。城址平面呈方形,南北长约290,东西宽约260米,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部分城垣还保存1~3米的高度。墙体由主城墙和内侧护城坡构成。内侧城墙斜坡形便于登临;外侧较陡,用以增强防御功能。主城墙采取层层平夯板筑,内侧护城墙层层斜夯的方法。分段夯筑而成,每夯土层厚约8~10厘米。城门四面居中,门基地面铺有一层石头作为门道。城垣南北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城濠,濠沟底部发现桥柱柱穴,是当年架桥通行的遗迹。
从整体布局来看,居民区、手工业区均在城外,城内仅有宫殿,该城具有宫城性质,即是一座宫城。
大型宫殿建筑群在城内地势较高的东北部。发现三座宫殿建筑基址,坐北朝南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宫殿建筑在夯土台基上。一号宫殿基址的夯土台基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长39.8米、宽12.3米,由从东到西并列的四室组成,四壁木骨泥墙,中间两间较大,各有前后二门,两侧的两间略小,各仅南面一门。台基四周有回廓粗柱47根,均有石柱础。有人把它复原为一座“茅茨土阶”的“四阿重屋”,即四坡顶重檐的木构建筑。2号宫殿在1号宫殿以南13米处,长27.5米、宽10.5米,是一座两侧开门的厅堂式建筑,建筑枝法与1号相同。从古文献所载“前朝后寝”的建制来看,2号宫殿应为“前朝”部分,其北的1号宫殿则是“后寝”之所在。宫殿两侧还发现相连的陶管,是宫殿排水设施遗物。
(二)
周代楚国的城建
入东周以后,随着楚国的崛起,荆楚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庄王十六年(前589年),令尹艾猎(即孙叔敖)筑沂城时,先“使封人(掌建筑城郭等事)虑事,以授(报告)司徙。量功(工程)命日、分财(材料)用,平板杵(筑墙夹板及支柱)、称畚(畚箕)、筑(夯杵),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具糇粮,度有司(监工人选)。事三旬而成,不衍(过)于素(预定计划)。既有专人负责规划,又有专人负责实施,既要计算总工程量及完成日期,又要预算所需土方、用料,用工人数和筑城器具及其分配方案,还要实地测量城墙基础,准备粮食,以及审度监工人选等。由于计划周密,实施得力,仅用“三旬”时间,按原计划完成。充分显示了楚国的筑城技术和管理水平。
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的楚城较多,有国都、别都、郡城、县城等,但就规模,就考古揭示的情况看,江陵纪南城最具典型性。[3]
楚都纪南城,是一座大型的古城,位于今江陵城北约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故习称纪南城。城垣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南垣东段有一处向外凸出,东北、西北、西南均呈切角状,整个形状略呈长方形,总面积多达16平方公里。墙垣为夯土建筑,一般高出平地3.9~8米,底部宽30~40米,上宽10~20米。由主墙体与内外护城坡构成,纵剖面呈梯形,外陡内缓,便于防御。主墙体的墙基为基槽填土夯筑,内外护墙坡没有挖基槽,墙基为平地夯筑。城外20~40米外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一般在40~80米宽,最窄处约10米,最宽处达100米。城内有4条古河道,朱河从北垣流入城内,新桥河从南垣注入城里,两河汇合后向东流为龙桥河,龙桥河经东垣注入邓家湖。城东南部的凤凰山西坡,亦有一古河道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龙桥河。楚人引河水入城,既解决了大城排水难的问题,也为用水、水运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给这种古城点缀了南国水乡的色彩。城门布局水陆兼备,已发现的有8城门,朱河、新桥河和龙桥河经过的北垣、南垣和东垣3处,均设有水门,5座陆地城门,除西垣为2门外,南、北、东均各有1门。已发掘的西垣北城门和南垣水城门,代表了水陆两种不同形制的城门建设。
西垣北城门由中间两道夯土门垛分隔成三个门道,内侧两边各有1座门房,中间门道较宽,为7.8米;两边门道均为中间门道宽度的一半。南垣水城门位于南垣西段。其主体由40根木柱构成,柱下均有木板柱基。木柱分4排,每排10根,两边各一排,中间两排将城门分隔成3个门道。靠城墙两侧均置档板。基础下部发现有陶明器、人骨架、马头和兽骨,殆是奠基的遗迹。这种水陆均一门三道的城门建置一直为后世所袭用。水门建筑颇有特色,三道水门只需横木一拦,即可轻而易举地将门道封锁,但河水依旧流畅。亦可一门放行,以加强警备。此水门建筑勘称一绝。
城内布局也很讲究,从已探明的建筑基址及遗物来看,宫殿区在城东南的松柏区,此处还发现有宫城护城河遗址。城中部偏西北方向还发现了手工作坊遗迹及建筑遗址。城外四周都有楚墓区。西边八岭山是楚王室贵族墓地,北边的纪山为楚贵族墓地,东边雨台山有贵族墓地也有平民墓地,城南边多平民墓。
《水经注》说:“江陵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徙此,班固言楚之郢都也。”当年的郢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一个人烟稠密、市面繁华的大城市,桓谭《新论》说“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蔽。”[4]这虽有几分夸张,但却反映了楚郢都的繁华景象。
(三)保存自今的荆州城和襄阳城
古代城址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为数并不多,而荆楚地多的荆州、襄阳二古城则是其中的两座。
(1)铁打的荆州
荆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她的城防建设。以至有“铁打的荆州”之称。《荆州府志》、《江陵县志》对于荆州城建的历史有过详细的记载。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荆州博物馆在荆州城南垣的东编进行了解剖性发掘,印证了记载的准确性、真实性。[5]
发掘的结果显示,荆州城最早的城墙建于三国时期,为土墙,尽管因地下水位太高,发掘工作没有完成,但仅从已露出的城墙顶部即已宽达10米的情况分析,这一时期的城墙必定十分高大。
在三国时期的城墙上面,还叠压着三座土城垣,根据其中出土的遗物,可知它们分别属于东晋南朝、隋唐和五代三个时代。东晋城垣当为桓温督荆州时对原有城墙进行的加固、修葺。《荆州府志》上记载:“晋永和元年(345年),桓温督荆州、镇夏口、八年还荆州,始大营城橹。”从发掘情况看,桓温将荆州城又加宽了数米。唐代对荆州城的修葺没有记载,这次发掘可补其阙。五代的土城垣被后代破坏较为严重,高6米,下底宽7.6米,顶部仅有0.5米宽。土城外还有一道同属这一时期的护体砖墙,砖墙高1.1米,宽0.9米,所用砖均为墓砖。砖墙的上面是碎砖间粘土夯筑而成的砖土混合墙,其高与五代土城相同。这种下部砖墙,上部砖土混合夯筑墙合为一体的城墙,尚属首次发现。《荆州府志》载:后梁“乾化二年(912年),高季兴大筑重城……。郭外五十里冢墓多发掘取砖,以城。”与发掘出土的城砖皆为墓砖的情形相符。同时也将荆州城墙用砖的历史提前到了五代。
五代城垣外是南宋时期修筑的砖墙。据《荆州府志》载,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九月至第二年的七月,安抚使赵雄“为砖城二十一里,营敌楼战屋一千余间”。这次发掘的宋代城墙,其内是高约3米,宽7.5—8.5米的土城,土城外是宽约0.6—0.8米的护体砖墙,所用的砖也是墓砖,且多为半头砖。
宋代城墙之上便是明代城墙了,其墙体亦为现有宽9.5米,高4.5米的土城墙,墙外是宽约0.7米的砖墙。明代的城墙主要是利用了宋代城墙,土城在原有宋城基础上局部加高,砖墙也是包在宋代砖墙的外面。
现有的荆州城为清代顺治三年所修建,乾隆年间曾进行过维修。城呈椭圆形,城墙周长约一万余米,高约9米,原约10米,护城河宽约30米,深约4米左右。有城门6个,分别是东门(迎宾门)、南门(南纪门)、西门(安澜门)、大北门(拱极门、柳门)、小北门(远安门)、小东门(公安门、水门)。炮台28个,藏兵洞4个,墙垛4
567个。
发掘结果表明,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
(2)天下之重的襄阳
襄阳城,位于荆楚的北部,汉江中游。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盛称襄阳“东瞰吴越,西控川陕,南跨汉沔,北接京洛,水陆冲辏,转输无滞,……地利无敌焉”。而顾祖禹更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断言,“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因此,历史上曾在襄阳城下发生过无数次惨烈的夺城与卫城之战。南北朝时朱序于襄阳抗击前秦军队长达3年,而宋末襄阳军民固守城池,令蒙古大军长达5年不能越雷池一步,都是令人惊心动魂的大战,而襄阳城也因此有了固若金汤的美喻。
襄阳之名,始见于西汉,其实际建城年代当早于此时。其最初同荆州城一样,也是土筑城墙,以后才发展为砖墙。由于她的战略地位,其城墙的修筑也越来越高,护城河也越来越宽,到宋元的时候,护城河的宽度已达到了180米,最宽处超过了200米,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宽的护城河。
襄阳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北面依汉水而筑,东、西、南三面城门外有子城,子城也是四面环水,为襄阳城之屏障。子城内有高台两座,称为“敌台”。用来观察敌情。在城西护城河与汉水交汇处,还有一座土城,以加强对襄阳城的防御。护城河的水位通过引入橹溪水并设闸来进行调控。
正是有了上述建筑特点,加上布局严密的防御措施,才使得襄阳城屡挫强敌,赢得固基金汤的美誉。
注释: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6期。
[2]
参考杨权喜:《石家河古城探讨》,《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4期。
[3]
参考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下),《考古学报》1982年3、4期。
[4]
转引自《太平御览》卷776。
[5]
陈凯等写《荆州城墙考古发掘获丰硕成果》《中日上海报》98.10.7一版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