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表演艺术
黄孝花鼓戏与楚剧


花鼓戏是清代末叶流行于湖北、湖南,以及安徽、江西、河南等省的各种花鼓戏剧种的统称,它起源于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等形式,原是农村小戏。两湖的花鼓戏有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东路花鼓戏、荆州花鼓戏、远安花鼓戏、兴国花鼓戏、长沙花鼓

戏、衡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各因地域而得名。花鼓戏之盛行于清代,与当时两湖及皖、赣、豫等省人口密集、经济丰裕、城镇发达的地域特色有很大关系。稳定而相对富足的社会生活使闲暇成为可能,于是发育了农业社会的娱乐形式——民间戏曲。

如何审视花鼓戏这种为本地生活所抚育、而又获世俗文化支撑的戏曲剧咱?处于不同角度的人群各有自己的理解。封建士人的态度十分明确,道光朝所修《黄安(今红安)县志·风俗篇》云:

近有不可训者二:曰呀戏、曰景戏。子弟不列于梨园,节奏不谐乎弦管。呀戏演于昼,其词淫,其态媚,观之易迷;影戏演于夜,其词俚,其音上,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荒职业而坏人心,莫此为甚。

呀()戏即花鼓戏。花鼓戏和影戏皆荒职业而坏人心,大有伤风败俗之嫌,修志的文化人士对这种庸俗文化深为忧虑,极力批评和鞭挞,然而民众之乐此不疲,又加不可训,使主流文化层深感回天乏力。官府也有相同的认识,故花鼓淫戏,屡经官禁,只是不能尽革[1]花鼓戏所代表的俗文化虽屡遭查禁,却不断蔓延,扩散到有观众的每一个地方,这正说明了民众对待花鼓戏的态度与官府决不相同。

黄孝花鼓戏是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的基础上,融合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以及民间说唱而成。它早期的声腔有哦呵腔、悲腔、四平腔、仙腔及各种民歌小调,其中主腔名哦呵腔,它也是鄂东花鼓戏、采茶戏的“当家腔”,因帮腔多以“哦呵”帮衬,故有此名。哦呵腔则由薅草锣鼓、秧田歌等田畈歌曲和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北宋文学家苏轼贬来黄州任团练副使时,曾记述过这类劳动歌曲:

光、黄人二、三月群聚讴歌,不中音律,宛转如鸡鸣耳。与宫人唱漏微相似,但极鄙野。[2]

清修《崇阳县志》将此“鸡鸣”之声解释为:“春日秧歌、茶歌,各成音节。苏东坡所谓如鸡唱者是也,田家自以为乐。”[3]晚清黄孝花鼓戏进城之后,哦呵腔改用黄陂一带语音演唱,又称迓腔。

民间曲调或歌舞最终能衍成花鼓戏,历经了灯会和庙会这块土壤的长期滋养。在黄孝花鼓戏的发源地黄陂县,自古迄今都有上元玩灯的风俗。清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灯会“放灯自十一日至元宵夜,宵夜花灯,连宵忘倦”。黄陂所在的黄州府属各县均有此俗,每到元宵灯会,必有龙灯、狮舞、高跷、推车、采莲船、打连响、跑竹马、拉犟驴、蚌壳精、虾子灯等节目,鱼龙曼延,百戏杂陈,灯会中的“八十八行”装扮成士农工商各色行业以及神话传奇人物,有的灯戏班还要沿街演唱杨花柳曲、荷花、采茶等歌。身为戏曲理论家的李调元,曾在乾隆四年(1939)观赏过黄州屠姓的高跷表演,并写下《观高跷灯歌》。诗中云:双枝续足履平地,楚黄州人善其伎;般演亦与俳优同,名虽为灯白日至。[4]

玩灯之风最盛的地区要数有“花鼓戏窝子”之称的黄陂北乡(蔡店、梅店及今大悟县部分地带)、孝感县界河沿岸、黄冈县西部、仓子埠、阳逻(今属新州县)等地。为了在灯会中有上乘表演,各村还要集资延师,筹办灯戏科班,教习子弟学歌舞、练技艺,待灯会和庙会之时,一比高下。庙会自然也是花鼓戏艺人一展身手的好地方,黄陂县城东北的木兰山是周边乡民赶庙会的较大场所,每到庙会之期,人们从数百里外皆络绎奔赴,填山塞谷,争相朝谒。设蘸讽经,征优演剧,……至今犹然。[5]黄孝花鼓戏常演的单边词八仙庆寿便又名庙腔。花鼓戏正是在灯会和庙会中孕育成熟,观赏花鼓戏也就构成了民众闲暇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盛行东路花鼓戏的湖北麻城,民谚云:吃鸡要吃鸣胯子(鸡腿),看戏要看戴哈子(戴桂亭)”不管有米无米,看戏要看秋瘌痢(熊德卿)”,戴桂亭、熊德卿是当地演唱花鼓戏的专业艺人。

黄孝花鼓戏的形成时间是在清道光朝以前。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有云:

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6]

土荡位于今汉口民众乐园附近,是来汉的黄陂、孝感籍“打铜帮”,“打铁帮”、“篓子帮”、“马车帮”、“踩石帮”及泥木工等手工匠人、码头工人和商贩的聚居地。这些工匠、商贩是黄孝花鼓戏的基本听众,他们在晚间干活时,必唱“哦呵腔”,并且是整出戏地演唱,无怪叶调元称“草鞋帮是死忠臣”了。在文献资料之外,对花鼓戏之乡黄陂县的调查也表明,至迟在首光二十五年(1845),黄陂县梅店王家冲已有花鼓戏班,戏头是塾师王家福(1811—1906)。黄孝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以前当无疑义。

黄孝花鼓戏在它的产生初期尚无专业班社,只是一种业余性质的灯戏班,七、八人组成一班,演员是一些热爱戏曲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演出时间限于春节至元宵灯节之间。后来逐渐产生了半职业性的戏班,如四季班或麦黄班,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咸丰年间,黄孝花鼓戏的职业性江湖班子应运而生,如黄陂北乡有刘庸、许满的班子,孝感有周三、雷望的班子。道光年间,又有孝感邹全顺班、张家大湾班、黄陂艾九爹班、张面糊班。这些职业艺人以戏为生,从此,戏班由自娱娱人的业余状态转向职业化。

早期黄孝花鼓戏的服装、道具、唱词都十分简单,在农村草台演出时,小生身穿一件短水袖的布褶子,头戴一顶自制的方巾或儒巾,小丑只用一顶罗帽或毡帽,一件短袖水衣、一条短裤,花旦仅用一块布包头,再戴一对耳环,服装则向演出村庄的新娘借用。因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单,又无管弦,观众常跟着演员一起帮腔,不知唱词者则随口接上“油哦”、“盐哦”,舞台上下情感交融,歌声一片,异常热闹。

当时,花鼓戏所演剧目也较为简单,民谚曰:“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而少有整本大套的剧目,剧本多半来自老艺人的口传。黄孝花鼓戏由早期的单边词和“对子戏”,逐渐发展到有“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的民间小戏,再至有老生、青衣的唱工戏,剧目便逐渐增多。花鼓戏的剧目通常情节简单,语言质朴,以民众生活为素材,描写的是下层社会的世态人情和各色人物形象。如《喻老四》、《蓝桥会》、《访友》、《红娘下书》、《送端阳》等戏写男女私情,此种爱情故事在花鼓戏中占较大比重。人们在满足了食的第一需要后,憎爱自然成为视野关注中的首选话题。也有剧目是表现劳动者乐趣的,如《纺棉纱》、《四季忙》、《掐菜苔》等。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的剧目则有《打葛麻》、《拆骗》、《告经承》、《告提霸》等。黄孝花鼓戏的早期剧目取材广泛,思想内容较为健康,但也不排除旧意识和其他糟粕的存在。

黄孝花鼓之成为各路花鼓戏中发展最快的剧种,与它进入城市的行为有极大关系。黄孝花鼓戏的发源地之一——黄陂县地瘠民贫,外出谋生者众多,民间有“无陂不成镇”一说。黄陂、孝感一带乡民纷纷来到百业兴旺的汉口,遂有汉口黄陂街的出现。近代地方志学者王葆心说得很明确:“汉口黄陂街,在明嘉靖以前便有之。居肆商民大率黄孝人也。”[7]黄孝民众的聚居地,也就成为黄孝花鼓戏经常上演的地点。然而,黄孝花鼓戏进入城市的步履极为艰难。不仅士人们轻贱地方小戏,更有政府以社会风化为念,禁止花鼓戏的演出。黄孝花鼓戏便在乡村或执禁松弛的地区演唱,在汉口的演出则要等到夜半进行,正如叶调元所言: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可见黄孝花鼓戏在道光年间已有戏班进入汉口,但是还没有取得合法身份。光绪年间,官府仍在缉拿花鼓戏班,据光绪四年(1878)三月初八日的《申报》报道:近闻黄陂、黄冈等县之无业游民又到汉皋(汉口的别称)通济门(今一元路)外演唱花鼓小戏,……遂立饬役拿获。黄孝花鼓戏班公开讲驻黄陂与汉口交界处的沙口镇,是在光绪二十六年。沙口镇是一个水陆码头,客商云集,艺人们在望江、贤乐两家茶园清唱,观众喜欢点唱的是《蔡鸣风辞店》、《喻老四拜年》、《大反情》(属《喻老四》)、《十二凉亭》、《何氏劝姑》(属《张德和》)等戏。

光绪年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湖北推行新政,由此带来了近代工商业的繁荣。汉口既是新政实施的基地之一,也是南方各省货物的转输中心,万商辐辏,因而民间戏曲演唱活动日趋活跃。光绪二十八年,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率先从沙口、水口镇邀请黄孝花鼓戏班到租界公开演出,茶园老板每月向德国领事馆上交“挂旗”银150两,领取营业执照,因而避开了政府的干预。戏班从茶资中与茶园分成,茶客点戏的费用全归戏班。于是英、日、法、俄等租界的茶园也相继仿效,前后9年之间,竟有17家租界戏园请来花鼓戏班。在这些茶园演唱的知名艺人中,小旦有张玉清、李品三、小年红、江秋屏、张银林,小生有江福兴、甘石生、陈号伢,丑角有朱福全、杨腊生、老生有胡喜堂、夏世燮,他们都是技艺不凡、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辛亥革命后,汉口租界有了戏园,黄孝花鼓戏这才由茶园转入戏园演唱,昔日卖茶点戏改成了门票制。黄孝花鼓戏也就成为两湖众多花鼓戏中唯一在城市扎下根来的剧种。与此同进,黄孝花鼓戏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逐渐汲纳了东路花鼓戏、京剧、汉剧、秦腔以及早朝话剧的有益成分,将原有的单边词、小戏和折子戏转换成有完整故事的本戏剧目,还采用了京剧、汉剧的道具,有了布景,又以胡琴伴奏取代了人声接腔,原有民间小戏的特色相对弱化,而和京剧、汉剧的演出风格日趋接近,适应了城市观众的需求。黄孝花鼓戏因变革而持续兴旺,以致东路花鼓戏的流行地区浠水、罗田、英山、麻城等处也先后改唱黄孝花鼓戏。

1926年,湖北剧学总会拟接纳黄孝花鼓戏入会,而它还没有正式的剧种名称,著名汉剧艺人、戏曲活劝家傅心一提议:湖北古称楚国,汉剧从前也叫过楚调,花鼓戏就叫楚剧[8]于是,黄孝花鼓戏就有了楚剧这一正式剧种名称,从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与其他剧种相比,楚剧具有较浓厚的平民性,这既是它长期遭受歧视的原因,也是它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的优势所在。楚剧终于成为两湖各路花鼓戏中最为杰出的剧种。

 

    注释:

    [1] 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疆域志》。

    [2] 苏轼:《仇池笔记》卷下,鸡唱。

    [3] 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疆域志》。

    [4] 李调元:《童山诗集》卷37

    [5] 清光绪二十年《黄陂县志》。

    [6] 李调元:《汉口竹枝词》卷5

    [7]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卷5

    [8] 邓家琪主编:《汉剧志·轶闻传说》,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