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表演艺术
楚调新声


楚调即汉剧,是湖北最大的地方戏剧种,汉剧史专家杨铎称之为“省粹”。它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

从文献材料看,楚调在清初已经风靡大江南北,时人誉之为

“新声”。它的产生当不晚于此时。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诗人顾采受容美(今鹤峰)土司之请,前往访寻时,亲眼所见在万山阻绝之中的容美,也有楚调及昆曲、秦腔传入[1],表明康熙年间荆楚一带已很盛行楚调。乾隆时,楚调更远播江浙、广东、江西、四川、云贵等省。

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嘉庆年间,汉口文雅堂、三元堂和文升堂刊行的楚调剧本,名《新镌楚曲十种》,知楚调又有楚曲之名。

当楚调将西皮、二黄两种声腔合奏,形成皮黄腔系统之后,它又改称汉调,此时是乾嘉之际。此外,也称二黄,鄂北民谚所谓“一清二黄三越调”,“二黄”便指汉调,或称乱弹、弹戏、弹腔,鄂东民谚有“一清二弹”之说,麻城、红安以及江西湖口等地,至今民间仍称汉剧为弹戏。文献记载中的“湖广调”、“黄腔”也是汉调的别名。

汉调定名为汉剧,是由杨铎在他成书于民国元年(1912)的《汉剧丛谈》中首次提出,这也是对汉剧进行研究的第一部著述。

一个剧种能形成不同的派别,正是它繁盛的一项表徵。汉调依地域和方言的不同,分成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个河派。襄河派以襄阳、樊城(今属湖北襄樊市)为中心,府河派以安陆为中心,荆河派以沙市为中心,汉河派分上下两个路子,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则以黄冈、大冶为中心,四个河派的流行范围已然遍及湖北全省,其中荆河派远及四川的重庆、成都以及湖南的常德、岳阳。这四派在方言上稍有差异,而表演各具特色。

汉调的舞台语言以中州韵、湖广音与武汉方言相结合而形成,其声腔则以西皮、二黄为主,并首创合奏,称皮黄腔,俗称弹腔、黄腔。其中二黄派生反调,称反二黄。又有平板及其他少量腔调。西皮是由湖北襄阳一带的襄阳腔变化而来,至于襄阳腔,戏曲史界一般认为它脱胎于山陕地区的梆子腔,另一种说法认为,襄阳腔来自于弦索,是弦索流于湖北襄阳一带而形成。无论如何,西皮脱胎于具有地方特色的襄阳腔,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而成,众家并无异议。

二黄的起源,据今人欧阳予倩的《京戏一知谈》说:“二簧是从四平腔变来的,是安徽艺人和湖北节人的杰出的集体创造。”[2]另一说则认为二黄产生于湖北,始于黄冈和黄陂,故称二黄腔。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云:

黄腔始于湖北黄陂县,一始于黄冈县,故曰二黄腔。

此说屡见于清人著述。更有论者如华连圃在《戏曲丛谈》中说:“二典腔即黄腔,起于湖北黄冈、黄陂,故名二黄,后徽、汉两派,繁衍于襄阳、汉口者为汉调,流传于石门、桐城、休宁间者为徽调”。第三种说法,指二黄来自江西,乾隆朝戏曲理论家李调元说:

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黄腔。[3]

持此论者说,二黄本名宜黄,从宜黄腔变化而来。

西皮、二黄本为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高亢有力,二黄庄重柔和,是汉调艺人首次在地方剧种中将皮黄合奏,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曲调,于是形成著名的“皮黄腔”。戏曲家欧阳予倩说:“我认为梆子这位西北姑娘(西皮)到了襄阳,跟二黄结了婚,他们合作得很好,……她和二黄已经完全成一体,不能分开。[4]正是皮黄合演,才形成汉调的特色,它对皮黄腔系诸剧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皮黄戏在日后的盛行,与它自身的优势大有关系。它在内容上比较符合民间的感情和意愿,因而比昆腔更贴近大众。而声调上一如欧阳予倩所言:“西皮、二黄不象昆曲那样低徊宛转,而是高亢爽朗,结合着通俗的歌词,能使在广场比较多的观众也能听得见;它的风调和唱法接近语言,这就比较容易听得懂。”[5]戏词通俗,声腔高亢,加上剧本结构简练,于是很快就能与民众呼吸相通,并继弋阳腔、昆腔、梆子腔之后,一枝独秀,成为京戏的基本腔调,也为社会上层所接纳。

汉调艺人用皮黄腔演出的最早年代,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清人范楷在其《汉口丛谈》中,引江西修水虞常素所撰楚调名伶《李翠官小传》云:

尝见其演《杨妃醉酒》、《潘()尼追舟》,不独丰致嫣然,且酒后娇憨,船中倥偬之态,揣摹毕肖。而《玉堂春》一剧,悲啼与妩媚俱生,尤臻绝妙。[6]

李翠官在乾隆末年经常演出的《杨妃醉酒》、《潘尼追舟》和《玉堂春》即为皮黄剧目。此时安徽的徽戏也开始形成皮黄系统。同属皮黄声腔系统的剧种还有京剧、湘剧(其中的南北路)、赣剧(其中的西皮二黄)、川剧(其中的乱弹)、粤剧(其中的梆子二黄)、桂剧(其中的南北路)等。

戏曲出自民间,由民间创作,为民间所爱好,便因民间的需要而成长壮大。乾隆年间,楚调艺人还在汉口戏子街楚班巷成立了自己的行会——楚班公所,既作为活动场所,又用于供奉老郎神。梨园艺人将老郎神奉祀为祖师,相传此神系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只有荆河派供奉的老郎神是楚庄王时的优孟。行会的建立,正是汉调艺术得到发展的一种标志。

乾隆年间,汉口最有名的汉调艺人是通城人李翠官。李翠官幼年习时曲于湖南岳阳,录楚玉部,末及成年却已名噪湖湘。二十多岁时,转到汉口荣庆部。他在汉口的演出盛况,有范锴《汉口丛谈》所引《李翠官小传》为证:

李貌不逾人,然每妆饰登场,观者感啧啧称赞;迨转喉发声,清圆明秀,高入云表,场下数千人,无或哗者。出则目迎之,入则目送之,以是李名愈重焉。初荣庆部有台官者,皖人,容色皎好,善为跌宕跳掷之剧,名擅江汉间,而李以妩媚风流之技,一时号称两美云。[7]

清嘉庆至道光间,是汉河派最为兴盛的时期。汉口有汉调汉河派班社十余部,其中的祥发、联升和福兴班最有实力。清人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写道:

梨园子弟众交称,祥发联升与福兴,比似三分吴蜀魏,一般臣子各般能。

三大班演出剧目甚多,又有众多名伶。如花旦演员小金香,叶调元称:

小金当日姓名香,喉拟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

又赞胡德玉擅演花旦戏:

德玉演戏总精良,活捉三郎总擅长,行走如风身不动,鬼魂不信是人装。[8]

光绪年间组班的汉河四大名班则有大福兴班、茂恒班、新福兴班和永胜班。也有外地的汉调艺人和戏班来汉演出,如湖南高秀芝的戏班,通城的胡家大班,通山的余庆官、周锡高,都在观众中有一定影响。晚清活动于湖北及湖南北部一带的汉调名班,还有府河派四大名班桂林班、和升班、凤鸣班和恒协班,襄河派四大名班义禾班、泰和班、得胜班和愈庆班,荆河派的同乐班和太和班,它们不仅有大量的演出活动,还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名伶。至此,汉调各派班社于激烈竟争中,各显其能,名角辈出,使汉调在晚清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

汉调在其极盛时期,实际上已经成为湖北地区大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听戏或看戏作为一般乡民和市民生活之外知识的几乎唯一来源,他们不仅从中获得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封闭的社会系统中多少感受到生命的非压迫性一面,或许还找到了自我宽慰乃至生命延续的理由。人们自然要青睐汉调这种民间娱乐性的戏曲,不但观看职业戏班的演出,还要亲自“挂衣”(演古)玩菊”(围鼓),演一回《霸王别姬)或《杨家将》,于是全省之内业余演唱之习大盛。

非但两湖民间对汉调情有独钟,促成了它的壮大和发展,京师观众也开始喜爱皮黄腔鲜明的表演风格,这与汉调艺人的进京大有关系。汉调(楚调)与北京剧坛的交流,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出现。沔阳人王湘云也许是楚调艺人中较早进京的名伶,他的成名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清人吴长元的《燕兰小谱》写道:

陈、玉、二刘,时称四美,以冠花部。

“王”指湘云。此言王湘云等四人在昆腔以外的地方剧种即“花部”中独擅一时。王湘云还与四川进京的著名秦腔艺人魏长生同时献艺竟技,京师有“蜀伶浓艳楚伶娇”之说。因王湘云身材矮小,扮演的少妇、闺秀均柔美动人,故京都人称“桂官曰娇”。桂官是王湘云的艺名。王湘云在京师居南城虎坊桥西粉房琉璃街,他技艺超群,有丰厚的收入,并与京师的士大夫时相往来。乾隆五十年,皇帝颁旨禁花部“乱弹”诸腔,花部艺人被迫加入昆、弋戏班,王湘云则脱离演艺界,进入商海。生活于嘉道年间的礼亲王昭梿记录了湘云的事迹:

有王湘云者,湖北沔阳人。善秦腔,貌疏秀,为士大夫所赏识。……后湘云改业为商贾,家颇富饶,至今犹在云。[9]

可见王湘云年轻时即在京都成名,其时是乾隆后期。

乾隆末年,戏曲界的一大盛事是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和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其中春台班属湖北班,演唱汉调。徽调和汉调的结合,正是京剧形成的基础。此后,嘉庆至道光年间,有崇阳人米应先随春台班入京挑梁,并主持该班二十多年。米应先擅演关羽,三庆班班主、名伶程长庚曾向他学《挑方包》、《古城会》、《战长沙》等关公戏。高丽和琉球国的朝贡者或求学者,也都以一识米氏为幸。据米应先家乡人言,乾隆皇帝也看过米氏的演出,并赐与金菩萨、象牙笏(hu)等物。

道光初年,又一批著名汉调艺人李六、王洪贵、王九龄、龙德云、童庆善等先后进京,他们以楚调新声享誉都城。道光中叶,罗田人余三胜定居北京,他是春台班掌班生角,排名于名伶李六之上,有“汉派老生”之名,又有“压赛当年米应先”之誉。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云:

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

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一道,并称老生三杰。余三胜因对京剧唱腔多有创新,被尊为京剧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京剧生行一派的谭鑫培,也在咸丰年间由其父、汉调老旦谭志道带入京师。谭志道将汉调九夫的唱念引进京剧,奠定了京剧老旦形成的基础,并且,在谭氏父子的影响下,京剧的念白形成了今日以湖北话为基础的格局(自谭志道、谭鑫培,直到谭富英,都会说湖北话),日后谭氏家族逐渐成为梨园世家。

汉调艺人进京,改变了徽班以昆腔为主、兼唱秦腔的旧格局,使皮黄腔占据主流地位,故有“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京师尚楚调”之说。汉调和徽剧等各门艺术在北京的融汇,促成了道光末年京剧艺术的形成,此后,京剧就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以皮黄腔系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全国达20多个。代表新兴花部的乱弹诸腔,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取代雅部昆曲的优势。

民间对汉调的热衷,蕴藉着人们内心寻求娱乐的意识和对消闲的需要,于是戏曲表演这项大众文化便不断扩展开来。清代两湖城镇、会馆的增多,城市经济的发展,又铸就了诸种娱乐方式繁荣的基石。湖北的沙市、襄阳、汉口、随州、通城、黄州和湖南的长沙、常德、岳阳、湘潭、衡阳、祁阳、邵阳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各地的行帮、会馆、戏楼林立,仅沙市就建有外省商业行帮13个,汉口更有各行帮大小馆所179处,这正是汉调在两湖兴盛的经济原因 。经济的繁荣,使戏曲活动有了广泛的需求。汉调艺人随不同活动的需要,如逢年过节、行帮集会、酬神祭祀,全年均有演出。从正月十三日灯戏开台,到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上天唱戏,戏班才告封箱,有灯戏、行傩戏、谱戏、寿戏、愿戏、差戏、义务戏、堂戏……,甚至为赌客助兴的赌戏。每月又有会戏,江汉平原、长江中游沿岸做会酬神成风,月月酬神,行行做会,于是六腊不停班,月月有戏。仅从乾隆年间钟祥县石碑镇的一个关席庙戏台来看,就留有26个戏班在此演出的题记。在给予人们的世俗生活以娱乐的同时,汉调艺术也在成熟并走向颠峰。

 

    注释:

    [1] 事见顾采《容美记游》。

    [2] 《京戏一知谈》,《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 李调元:《剧话》卷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4] 《京戏一知谈》,《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5] 同上。

    [6] 范楷:《汉口丛谈》卷6

    [7] 范楷:《汉口丛谈》卷6

    [8] 李调元:《汉口竹枝词》卷5,杂记。

    [9] 昭梿:《啸亭杂录》卷8,烟兰小谱。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