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钟及编磬
商末周初,华姓楚人虽然立国于荆楚地区,但立国之初尚无钟的实物可考。从西周中后期开始,
楚钟才有考古实物和传世的资料可供研究。
楚钟是楚乐中的重器,主要有钮钟、甬钟和镈钟三种,有单个出土的钟,也有成组的编钟出土,最为重要的则是编钟。
已知楚国最早的编钟是西周中期(偏晚)的楚公(家)编钟和西周晚期的楚公逆()编钟。楚公(家)编钟共存4件,全为甬钟,其中有3件现藏日本泉屋博物馆;另外1件下落不明,仅存图像及铬文拓本。从铬文、文饰及测音情况来看,原本为锡钟和林钟两组各8件,已知的4件是这两组的残存者。楚公逆编钟20世纪90年代初出土于山西北赵64号晋侯墓。一套共8件,均为有枚甬钟。日本学者曾对日本所藏3件楚公钟进行过音测。其中两件林钟(即《殷周金文集成》钟第43、44号)的隧音(即正鼓音)为#C1和d2,对照已有成套(8件)测音资料,分另与第3钟、第5钟的音域范围相近或相合。另1件锡钟(第42号)的隧音为b1,已经具备了双音规范和编钟组合关系的音阶音序,可用于演奏。
入春秋以后楚系编钟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仅河南淅川下寺1、2、10号三座楚墓就出土有四套编钟,即:2套各9件纽钟,分别出自1号、10号楚墓;1套甬钟26件,出自2号墓;据测定每件钟镈都能发两个乐音,每套编钟编镈均可演奏。能代表春秋时代楚人的编钟音乐水平的则是2号墓所出编钟,即王孙浩编钟。
在我国,成套的编钟,西周时代最多8件为1套(楚公逆编钟就是8件)。东周时代,一般增至9件1套或10余件1套。王孙浩编钟则1套多达26件,居我国春秋多件数编钟之冠。该编钟全为甬钟。尺寸、重量依次递减,最大的1件通高120.4厘米,重152.8公斤;最小的1件通高23.35厘米,重2.8公斤。钟上均有铭文,与音乐无关。钟身均为合瓦形,钟口较大而舞部较小。这套钟事先精心设计,铸成后,多次进行锉、磨调音。挂钟的簨簨(架子)已朽,据出土情况,应为两层悬挂。下层8件大钟为低音区,从左到右,按大小序列悬挂,音域从M2∶1隧音G2到M2∶8鼓音G4音,跨2个8度,音列较稀疏,隧音与鼓音复出,仅能构成五声音阶,可能作“和声”用。上层18件小钟,反向悬挂,为中音区和高音区。中音区音阶较密集,适合于演奏旋律。全套编钟音域很广,含4个半8度。音列以C调为基础,即传统律制的“应钟均”和楚律的“浊兽钟均”。中间区12个半音齐备,具有5声、6声、7声音阶,施宫转调的能力在4宫以上,低音区与中高音区有机结合,融旋律演奏与和声伴奏诸功能于一体,能够独立演奏完整的乐曲,表明楚国音乐实践体系已基本完备。①
春秋时代楚王宫还有“九龙之钟”,惜为吴人入郢时所毁。战国时,荆楚编钟:江陵天量观1号楚墓出土4件纽钟,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曾侯乙编钟、2号墓出土甬钟36件,等等。其中曾侯乙编钟可作为荆楚音乐文化的代表物。
曾侯乙编钟,举世闻名,出土于荆楚腹地的随州市擂鼓墩。全套65件,作为楚国附庸国国君曾侯乙的随葬品埋藏于地下长达2400余年。出土时分3层悬挂在曲尺形铜木结构的钟架上。上层有上型纽钟19件,分三组悬挂。中下层挂有45件中型和大型的甬钟。下层厚本有1件名为“大”的甬钟,为楚惠王赠送的大镈钟所取代。
就演奏音域而言,每钟两音分立,多呈三度谐和,具有5个半8度的音程,其中心部位有2个8度齐备的12半音。编钟的整个音域,比欧洲在公元后18世纪初问世的钢琴的5个8度的音域略宽,比现代钢琴的音域只少2个8度音,即相当于现代钢琴音域两端各少1个8度音。整个演奏音域以姑冼宫为基调,即相当于现代的C大调,基本骨干音为5声、6声、7声音阶结构,具有6宫以上旋宫转调能力,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令听者流连忘返,堪称世界奇迹。
石磬,是一种古老的乐器。音乐史家推测,可能产生于远古新石器时代,而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石磬,是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件,年代相当于夏代。两周时期的编磬,在荆楚地区有不少重要的发现。如,在河南浙川下寺1、2、10号3座春秋楚墓中,分别出土3套(每套各13件)石编磬。这3套编磬是荆楚地区发现时代最早的编磬,遗撼的是大都残损,不能测试其整体音响。又如,在湖北江陵纪南城南郊土台、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随州曾侯乙墓和随州擂鼓墩2号墓,都有出土。在这些发现中,尤以纪南城南郊土台和曾侯乙墓最有代表意义。
纪南城彩绘石编磬,1970年出土于纪南城南郊土台战国文化层中。全套25件,保守完好,制作精良,磬面光滑,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彩绘凤鸟等繁缛的花纹,有的花纹还用金线勾勒,构成绚丽多彩的图案。这批石磬大小厚薄有序,越大越薄音越低,越小越厚音越高。经音响测验,音质优美,音域宽广,实用的音至少有3个8度(即#D4—B6),至今可演奏多种乐曲。②
曾侯乙编磬以其件数多、有乐律铭文而著称于世。此编磬与编钟同墓出土,出土时还有青铜磬架和装磬石的漆木磬盒。编磬原本分两层悬挂在磬架上,每层两组(1组6件,另1组10件),共计32件。但从磬盒中的磬槽、槽内编号和乐律铭文可知,总数当为41枚,但墓中只出土有32件。没有下葬的当为备用品。这32件有的被盗洞塌落的土石击坏,有的已化为粉末,完好者仅存9件。结合乐律铭文推测,全套编磬音域具有3个8度的音程,若加上没有下葬的9件,则可构成完整的半音系列。是一种旋律乐器。
(二)鼓乐、管弦乐及其他
出土的荆楚乐器,除了编钟、编磬外,还有鼓、琴、瑟、笙、竽、箫、篪、相等乐器。
鼓,是一种重要的节奏乐器。东周时代,荆楚范围内发现了许多鼓,有:建鼓、有柄小鼓、鸟架鼓、以及虎座鸟架鼓,多为木质。
悬鼓。大多为以虎座凤鸟架悬鼓,其形两虎相对相反伏卧,一对凤鸟亦相对相反立于虎背,鸟尾以榫卯连接,鼓悬于两鸟之间,雕工精细,彩绘华丽典雅。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所出1件通高139.5厘米,鼓径75厘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虎座凤鸟悬鼓。这种悬鼓一般都发现于楚贵族墓中,其他诸侯国均无发现,表明其为楚文化的特有乐器。这种典型的楚式鼓,往往被今人视为楚文化的一种标志性文物。这种鼓一般都是本质的,仅湖北鄂州市楚墓出土1件陶木结构,即鼓为木腔皮面,虎座凤鸟鼓架为陶质(均髹漆彩绘)之外,一般都是木质并髹漆彩绘的。
手鼓、建鼓及木鹿鼓。手鼓,鼓身为扁圆体,鼓腔为木质,一面为木板,一面有鼓皮,腔身有木柄。江陵滕店1号楚墓和长沙浏城桥1号楚墓出土的就是如此。滕店1号所出手鼓鼓面直径15.7厘米。曾侯乙墓出土的有柄鼓形制则不一样,鼓身似桶,中部微鼓,腔口外径24厘米,两面蒙皮,长23.8厘米,甲鼓腰有一木柄,使用时,一手持鼓,一手拿槌敲击。
建鼓,由鼓身、鼓柱及鼓座组成。曾侯乙墓出土1件,为大型木腔双面皮鼓,身长106厘米,口径74厘米。圆柱形鼓柱贯穿鼓身,鼓柱通高3.65米,上端伸出鼓身1.5米,下端伸出鼓身1.25米,鼓座系青铜铸造,高54厘米,底径80厘米,重192.1公斤,呈圆锥形,鼓柱插入鼓座数十条纠结穿绕的雕龙蟠绕座周,富丽威武。
木鹿鼓,木雕,头、身拼合而成。鹿作卧状,昂首侧视,头上有角,小木鼓插在后背,江陵一带楚墓出土较多,如江陵雨台山363号楚墓出土的1件长35.2厘米,高21.6厘米,木鼓为木板雕成,大多呈扁圆木质实心,鼓径较小。或以为是明器、玩具;敲之梆梆有声,或以为是一种如柷、敔等木类乐器,在乐器中起“合止”乐作用的节奏乐器。③
鼓类作为一种主要的节奏乐器,运用很广泛,除在演奏中起主要节奏作用外,可单独击以调节歌舞,不仅是宫廷重要乐器,更适合民间演奏,就《九歌》所记,民间祀神所用乐器就是以鼓为主。
琴与瑟,都是丝弦类弹拨乐器,常常在一起演奏,但二者在形态和弹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琴,头宽尾窄,瑟则头尾宽度均衡,成长方体形;琴首、尾岳山各只一道;瑟则首岳只一道,而尾岳分别为外、中、内三小道。在弹拨方法上,弹琴一般是右手弹拨琴弦,左手同时按弦,一根弦能弹出散音(空弦音)、泛音(用抑止琴弦的基振动等方法而突出个别泛音)和按音3种乐音;瑟则一弦一音,而且都是散音(空弦音),必须双手齐下,弹拨不同的弦,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楚琴是比较流行的重要的乐器,春秋时楚郧公被俘囚在晋国,以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伯牙与钟子期这对千古“知音”,就是通过琴声结缘的。楚琴还有绕梁、青翻
秋阳等专名。但是,文献记载涉及琴者较多,而考古发现琴的实物则较少。先秦时琴有五弦、七弦和十弦琴。《史记·乐书集解》云,“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表明五弦琴比较古老。曾侯乙墓出土1件五弦琴,木质,形若长棒,琴身近方,尾部近圆,全长115厘米,琴面平直狭长,琴身内空为音箱,两头岳山外侧均并列有5个弦孔。未见琴轸和琴柱,也未见附轸和立柱的痕迹,有人疑为失传的“均钟”(即为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无确证。
十弦琴,曾侯乙墓和长沙五里牌3号楚墓各出土1件,木质。前者长67厘米,后者通长79厘米。琴身音箱部近长方体,底方面圆鼓,音箱内空,底板有两孔;琴身的尾板较窄。实心呈长条块状,尾板末端微微上翘,底部倒立一足,琴身表面无徽。首端岳山外侧并列10个弦孔。
七弦琴,荆门郭店1号战国楚墓出土1件,④由两块木板雕凿拼合而成,首端较长,近似长方形,弧面,中上部微束,尾部较短,近似梯形。首端岳山外侧并列有7弦孔。古琴的成熟形制是七弦琴,此为时代最早的1件七弦琴。
瑟在东周时期比较流行,楚墓中发现较多,有18弦、19弦、21弦、23弦、24弦、25弦之分。春秋中期的当阳赵巷4号楚墓出土的18弦瑟,时代最早。19弦瑟见于江陵雨台山388号战国早期楚墓;21弦瑟见于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春秋晚期楚墓和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战国早期楚墓;23弦瑟见于江陵雨台山春秋晚期89号楚墓和江陵天星观1号战国楚墓;24弦瑟见长沙浏桥1号春秋战国之交的楚墓,以及江陵拍马山2号楚墓和江陵天星观1号等楚墓。25弦瑟,最早见于江陵雨台山354号春秋晚期楚墓,入战国以后为常见之瑟。江陵天星观所出5件瑟,除了23弦、24弦3件外,还出土了两件25弦瑟,而曾侯乙墓出土的12件瑟全为25弦。
排箫,古管乐器。《九歌·湘君)称参差。多为竹质,吹口在上,上端齐平,下端依管长短顺序排列,多以三道竹夹固定,最早的1件排箫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春秋楚墓。属于仿竹石质排箫。13管,由整块汉白玉石雕凿而成,箫管最长15厘米,最短3.1厘米,除第7管不能发音外,其余12管仍能吹高低不同的音阶。曾侯乙墓出土两件竹质排箫,也是13支管组成。脱水前尚能吹奏,至少是六声音阶结构。
笙,或作竽。二者形制相同,均为簧管乐器,有匏质(或木质)斗、吹管(匏质斗往往直接在斗上开吹口)。吹管长短有序,安有簧片的若干管筒(装簧片的一头分两排插入斗中)。据说,古称大者为竽,小的为笙。有10、12、14、18簧管数种。时代最早的是当阳赵巷4号春秋中期楚墓出土的1件葫芦笙。春秋晚期的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出土2件葫芦笙均为10簧管;春秋战国之交的长沙浏城桥1号楚墓出土2件笙、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6件葫芦笙,有12、14、18簧管不等;战国中期的江陵雨台山140、394号楚墓各出土1件笙,形似烟斗,斗部有两排圆孔,每排五眼,每眼插1实心木棍(已残),嘴部无吹孔,是明器。江除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6件笙,均为14簧管葫芦笙,分直接在斗上开吹口,与另装木质吹管两种。先秦时代不仅笙的出土较多,而在当时流行甚广,故有“楚笙冠中国”之说。
篪,是一种单管横吹的古管乐器,与笛最显著的区别是,笛子有膜孔,尾端“无底”,吹奏时掌心向下;而篪无膜,“有底”,往往借竹节封底,5个指孔并列,吹奏时掌心向里。曾侯乙墓出土的休漆彩绘竹篪就是如此。1个吹孔,5个指孔,1个出音也。篪在荆楚比较流行,常与竽合奏,《九歌·东君》的“呜篪兮吹竽”也表时了这一点。
相,是击奏乐器,又称“舂牍”。竹质,虚中如筩,无底,举以舂地,获得音响,用以节乐。江陵望山1号墓、藤店1号楚墓有发现,均用粗竹筒,一般长度在1米以上。⑤
先秦时代荆楚乐器的组合,最有代表性的是江陵天星以1号楚墓和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的乐器有:钟、磬、瑟、笙、鼓等种类,曾侯乙墓出土乐器125件,计有:钟、磬、琴、瑟、笙、箫、篪、鼓等8钟。其中以钟磬为重器,主要为君王和上层贵族所有,应属雅乐。《史记·楚世家》记楚庄王初年时常“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屈原《招魂》引诱魂归楚宫的内容就有“陈钟按鼓,造新歌些。”这些均可与出土实物相互印证。但作为一般贵族墓,所出乐器则没有钟磬,其墓中出土乐器的组合多为鼓、瑟、笙、钲。从屈原所作《九歌》看来,以歌舞乐诸神所用乐器一般是鼓、瑟、竽、排箫、篪。只有在乐东君时使用钟,考古与文献可为互证。
(三)珍贵的出土乐律文书
光秦时期荆楚音乐文化的发达还表现在音乐理论水平的提高。江陵雨台山21号楚墓出土的楚律管、曾侯乙编钟编磬乐律铭文,都是荆楚乃至世界弥足珍贵的古音乐理论文书。
1.曾侯乙编钟编磬乐律文书
曾侯乙编钟编磬铭文共4463字,除全部甬钟有一面钲部同为“曾侯乙作持”的铭记以及磬文的编号数字外,其他均为乐律学内容。分标音及乐律关系两大部分。在标音方面,甬钟和钮钟均有一面(其中中层钟为正面,下层钟为背面)的正鼓、右侧鼓或左侧鼓(大多在右侧鼓)标有两个部位所能击发出的乐音的名称,即阶名和变化音名。甬钟的标音是以姑洗均为纲,其阶名和变化音名即各音在姑洗均中的称谓;钮钟所标音阶名属无铎、浊文王二均。磬上标音均刻在鼓部偏上处,亦或另加墨书标在磬的首端和尾端。编磬均以“浊姑洗”作为标音总纲。在乐律关系的论述方面,有9件钮钟的钲间至鼓部均以直书“××之宫”的形式标明乐律名称,没有展开论述。此外,其他钮钟和每件甬钟均有一面铸有论述乐律间关系的铭文。甬钟铭文关于乐律关系的论述,均以各种正鼓、侧鼓音为议题。论及正鼓音的铭文铸在钲间及正鼓部,论及侧鼓音的内容铸在右鼓和左鼓部。编磬乐律关系的论述均刻在上端、下端和尾端,也是以标音为议题。此类铭文论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某律在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不同称谓,即律名的比较和对应关系;其二某音在不同均中的称谓,即阶名对应关系;其三,某音在高低8度组的称谓,即8度音表示法。
这些论述涉及到整个曾律音乐体系,以及曾、楚、齐、周、晋、申等国和地区的不同乐律名称。传统的习惯将12乐律分为六律六吕,凡单数为阳,称六律;双数为阴,称六吕。大族(穆音)、黄钟(应音)、无铎、、妥宾、姑洗(宣钟)等六律名称,多来源于周律。而浊姑洗、浊穆钟、浊兽钟、浊新钟、浊文王、浊坪皇等六吕名前缀“浊”字,以示低于阳律1律。在六吕名称前加“浊”字,是楚律的特征。在钟铭中,曾人多所借用。而在编磬中的12律名则均用楚律名。
钟磬阶名共60多个,包括了12个半音的全部基本称谓及其异名。12半音基本称谓系列,是以五音中的徵、羽、宫、商4个阶名为核心分别与角(另有一“”字与“角”的意义和用法均同)、曾组合构成,分别为:徵角()、羽角()、宫角、商角();徵曾、羽曾、宫曾、商曾。分别表示四声上方大3度音和下方大3度音。其音序应为:宫、羽角、商、徵曾、宫角(角)、羽曾、商角、徵、宫曾、羽、商曾、徵角。除此12个基本称谓之外,在同1音位里,往往还有1至13个异名。
音律及音阶的8度标音也很有特色,六律中的姑洗与宣钟、无铎与赢、黄钟与应钟、大族与穆钟等,虽同一律位,但均为相距8度音程的律名。这种音程关系多从律名、阶名对应中显示,个别的也直接用“反”字来表示,钟铭曰:“姑洗之宫……其反为宣钟”,就是如此。
8度阶音的区别表示,一是采用专名,如以终、鼓、巽、表示徵、羽、宫、角的高音专名;以中镈归为角音的低音专名;二是在基本阶名前或后缀字,构成异名。如前缀字是低音,后缀少、反表示高音。
钟铭论述了旋宫转调,全部音阶以姑洗均为标音总纲,但也论述其在不同均中的称谓。如偏钟中层·3.1号钟的正鼓音“徵”,其背面征部加正鼓部铭文是:“姑洗之徵,大族之羽,新钟之变商,迟则之羽曾,兽钟之徵角”。其大意是:姑洗均的徵音,是大族均中的羽音,也是新钟均中的变商音,还是迟则均中的羽曾音,又是兽钟均中的徵角音。此钟的侧鼓音是“徵角”,其右鼓部加左鼓部的铭文便是:“姑洗之徵角,坪皇之羽,赢之羽曾,为兽钟之徵下角。文王徵,为穆音变商,为大族羽角,为黄钟徵曾。”等等,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其旋宫转调情况,甚为可贵。
2.江陵楚律管及其乐律文书
律管是审定各种乐器律度的一种定音器。现存最早的定音律管及其有关文书则是江陵楚律管及其乐律文书。
江陵楚律管及其乐律文书出土于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中期偏早的楚墓中。用竹管制成。残存律管共4支,计有乐律文38字,墨书,内容与曾侯乙钟磬文基本相同。涉及到7个律名,4个音名及各旋宫对应关系。律名中的浊穆钟、坪皇、姑洗、浊文王、浊兽钟五律均已见于曾侯乙钟磬律文。另外两个即“定文王”、“定新钟”,不见于曾侯乙钟磬乐律文书。“定”可能是正字,定文王、定新钟,当是正文王、正新钟也就是曾侯乙钟磬文中的“文王”与“新钟”两个律名。
律文中的“姑洗之宫为浊文王羽”之类的内容,就是关于旋宫转调的论述。
4支律管的文字,除1支文字残损过甚外,另3支据曾侯乙钟磬文可推定为新钟律(#F或bC音)管,姑洗律(C音)管,〔文王〕律(E音)管。虽然它们在12律中只占四分之一,但仍然是珍贵的音乐资料。
楚12律在曾侯乙钟磬文中明确标明为楚的只有六律,六吕则是据六律推论出来的。律管涉及六吕中的3个吕,进一步证实楚以六律前缀浊字为六吕的说法是正确的。将曾侯乙钟磬文与律管文综合起来,楚12律应是:姑洗(或吕钟)、浊坪皇、坪皇、浊文王、文王、浊新钟、新钟、浊兽钟、兽钟、浊穆钟、穆钟、浊姑洗。
先秦定律法,有以弦定律和以管定律的争论,这批律管及其律文的发现,表明先秦时不仅有以弦定音,也有以管定音的传统。
注释:
①参考赵世纲:《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编钟的音高与音律》载《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②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发现的楚国彩绘石编磬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72年第3期。
③谭维泗:《楚国乐器初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湖北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⑤参考谭维泗、白绍芝:《文物考古与博物馆论丛·楚国乐器初论》,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网页编辑
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