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教育与楚才
州学及县学


()汉末六朝时的州学

东汉末年刘表统治荆州期间,荆州一时成为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参见本书第十一章第二节)。刘表在襄阳建立学校,设置学官,招收官吏子弟和低级官

吏入学。汉代诸郡国虽置学校,但置废无常,到汉末更大多已废弛。刘表在荆州所置学校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赤壁之战后,襄阳为曹操夺取,士大夫及百姓多被迁往北方,学校自然停办了。自此,荆州长期处于三国交争的战场,各国都无暇顾及教育。到西晋时,羊祜出镇荆州,始在襄阳“开设庠序”。西晋灭吴后,荆州刺史杜预又在江陵兴办学校。但时隔不久,永嘉之乱爆发,荆州战乱频仍,学校复废。

东晋咸康年间(335342),庾亮为荆州刺史,镇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盛修学校,高选儒官”,荆州的学校又得以恢复,学生主要招收荆州将吏子弟。庾亮为了推动学校教育,带头把自己的子弟送入学校。州设儒林祭酒、劝学,掌管学校教育。咸康六年(340),庾亮病死,弟庾翼继任,自武昌迁镇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荆州的学校又废。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将荆州治所移至江陵(今荆沙市荆州区),自后至梁皆无变动。萧齐时,荆州刺史萧嶷在江陵南蛮园东南开馆立学,收生徒40人,入学的都是官僚子弟,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15岁以上。置儒林参军一人、文学祭酒一人、劝学从事二人主管教育。齐末荆州战乱,学校又废。至梁天监七年(508),安成王萧秀又重于荆州立学。梁时荆州学校规模可能比齐时略小,到梁末湘东王萧绎镇荆州时,生徒还只有30人。儒林参军、劝学从事依旧置,省文学祭酒。梁元帝时,又另于军府置学。学校设有儒林祭酒。听讲的并不仅限于生徒。史载贺革讲学时,“荆楚衣冠听者甚众”,可见士大夫也可入学听讲。

刘宋初年,分荆州立湘州(治长沙),后废立无常,至孝武孝建元年(454)又复立。同时,析荆、湘、江三州置郢州(治夏口)。在襄阳,则自东晋以来侨立雍州,后为实土。湘、郢、雍三州均未见有关于立学的记载。这种现象殆为东晋南朝时期的选任制度所造成。在门阀政治下,九品中正制逐渐蜕变为服务于高门大族的士族制,世家大族控制了官员的选拔,官员选任完全凭借门第品位,与真才实学并无关系,因而学校教育衰落,即便是中央官学也并不兴盛,更不用说地方官学了。因此,州学是否兴办,完全取决于地方长吏的兴趣,不能形成制度,时兴时废;偶尔兴办,规模也相当有限。但是,这并不是说地方教育就陷入了停顿。《隋书》卷31《地理志》“荆州”后叙云:“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襄阳皆为重镇,四方凑会,故益多衣冠之绪,稍尚礼义经籍焉。九江襟带所在,江夏、竟陵、安陆,各置名州,为藩镇重寄,人物乃与诸郡不同”。《南史》卷72《文学传·序》则说:“自中原沸腾,王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盛。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荆州在陶侃、庾亮、桓温以及宋刘义庆镇守之时,号称多士。尤其在梁湘东王萧绎出镇荆州时,幕府文人学士如林。刘之遴、庾季才、到镜、宗懔、颜之推等著名文人皆被罗致其中。侯景攻陷建康,萧绎称帝于江陵,使荆州自东汉以来再度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萧绎幕下的文士,江陵政权的骨干,除一部分人如王褒等来自建康外,大抵为荆楚本地人士。一时间,荆州可以说是人才荟萃,这显然要有相当的教育基础。因此,虽然文献记载中语焉不详,但可以相信,六朝时期荆楚地区的私学是相当炽盛的。《梁书·儒林传》记太史叔明精于《庄子》、《老子》,随邵陵王萧纶出镇郢州,在夏口开馆讲学,传播自己的学说,自后,“江外人士皆传其学”。这样的例子应当还有很多。

()唐代的州学

隋朝初年,隋文帝比较重视教育,不仅全面恢复了前代所创立的重要学校,而且逐步建立起地方官学,规定各郡()县都要设立学校,但实际上,郡县设学并不普遍。唐代的地方官学在直系的州、县学之外,在一些重要的府、州还设置有医学和崇玄学。当时,各府、州学师生员额均有定制。据《新唐书·选举制》,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学生各50人;下州40人。京县50人,上县40人,中县、中下县各35人,下县20人。在荆楚地区,襄州(今襄樊市)、江陵府为大都督府,潭州(今长沙市)为中都督府,鄂州、沔州、衡州、蕲州等为上州,其官学亦必较盛。即便如房州(今房县)这样的下州,官学也有相当的规模。

中唐以后,唐人习业山林寺院的风尚逐渐盛行。荆楚地区佛教鼎盛,寺院众多,特别是南岳衡山,名刹如林。在这里读书习文的士子学人多不胜举。晚唐名臣李泌尝读书衡岳寺。据《南岳总胜集》卷中称,唐卢璠在衡山有旧书堂;又说承天禅寺里“唐韦寅书堂故基尚存”。而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衡山石鼓书院即唐人李宽结庐读书之处,其先为一道观。据宋代追述,四大书院中的岳麓书院亦渊源于唐五代士子习业的山林。

()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学

宋代以前,天下州县虽曾立学,但兴废无常。古代大规模兴办地方官学当始于北宋。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诏州县立学,士人满200员以上更许置县学。随后赵宋政权又多次倡导兴学,学校遂遍及全国。荆楚大部分州县都先后设立了学校。各级地方官员也都积极兴办学校。如仁宗时狄栗知谷城县,“修文宣王庙,易于县之左,大其正位,为学舍于其傍,藏九经书,率其邑之子弟兴于学”。黄干于南宋宁宗时知汉阳军,“重庠序,先教养”,于凤栖山兴建校舍,“馆四方士”,江汉学者纷纷前来就学。湖南州县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要在宋徽宗时及以后。光绪《新化县志》卷10载:“新化为大县,应有学生五十人。宣和三年置州县学三舍法,诸学官以三舍法增者皆罢去。建炎元年,天下教授并罢。三年,复置四十二州教授,绍兴十二年始令并复。绍兴末,主学之官,由漕司聘署,不在差选之列。”可见,两宋之际州县学有过兴衰的过程。一些地方官也致力于兴学。如朱熹知潭州,“所至兴学校,明教化”。因此,南宋中期,湖南州县学大兴。如常德府学,咸淳八年(1272)由郡守龚日升始建殿宇、斋堂,规模略备。酃县学建于嘉定中。州县学规模齐全,具有教授、藏书、祭祀诸功能。州县学均拨有学田。

元代各地学校教育总的说来相对衰退,荆楚地区也不例外。见于记载的路()官学,在湖北地区仅有中兴路(江陵)、襄阳路2处,在湖南也只有天临路(长沙)、永州路等9处,以及县学14处。

明朝非常重视地方学校教育,洪武二年(1369)诏谕天下府州县皆立学,荆楚地区各府州县相继普遍设立了学校。其课程规定学生除专治一经外,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以后,重点习礼、射、书、数四门。各府、州、县学皆设有学宫和射圃,供学生学习文武。同时乡里设有社学,主要是“导民善俗”,但所习课程都有具体规定,并须兼读“御制大诰”。

各府州县学宫,在明末大都毁于战乱,清初都先后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到康熙中,荆楚地区大部分州县都设立了学宫。雍正间,湘西苗区实行“改土归流”,新置府、厅、县,也大都于同时建立了学宫。同时,各地还广泛兴办义学,作为初级教育的场所。一般州县,少者一所,多者十余所。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则设立“苗徭义学”和“新义学。”

 

注解:

①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5,牧守,“羊祜”。黄惠贤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太平御览》卷265引《孟嘉别传》。

③《梁书》卷48《贺瑒传》附子革传。

④ 同治《衡县县志》卷7

⑤《朱文公集》卷79《衡州石鼓书院记》。

⑥《欧阳文忠公文集》卷39,《襄州谷城县夫子庙记》。

⑦《宋史》卷430《黄干传》。

⑧《宋史》卷429《朱熹传》。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