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初民、民族、移民与荆楚文化
战国末年秦汉时期的民族和移民


()迁出与徙入

公元前278(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拔郢,楚国东徙于陈城,楚贵族及一些楚民亦随之迁离荆楚地区。秦人占领荆楚地区以后设立郡县,组建地方统治。而充任这些地方统治者的正是秦人政治制度及文化的推行者,湖北的云梦、江陵及湖南长沙秦墓中的秦文化因素正表明了这一点。同时,秦还采取移民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其中也包括对秦国罪人的迁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粉碎嫪政变阴谋后,将有牵连者4000余家徙至房陵(今湖北房县)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奉怀王为义帝,以盟主身份为义帝分割天下,封18诸侯王国。其中在荆楚地区有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并定帝都于郴(今湖南郴州市)。共敖初为农民起义军共主、楚怀王心的大臣柱国,曾率起义军进攻南郡有功,封为临江王,都江陵。吴芮本为秦朝鄱阳县令,陈胜、吴广起义时,率百越士众响应,后以项羽入关有大功,被封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义帝按项羽的安置,本应迁都于郴,但在迁徙途中,项羽密令共敖、吴芮将义帝击杀于长江之中,仅以尸体安葬于郴而已。共敖死后,其子共尉(或作驩)立,刘邦消灭项羽以后,各地诸侯纷纷自为臣属,唯临江王“为项羽叛汉”,刘邦令卢绾、刘贾进攻,共尉顽抗数月而投降被杀,共国灭亡。吴芮主动归顺,刘邦念其部将梅随其攻入武关有功,因感谢吴芮,将吴芮改封为长沙王,都临湘(长沙)。吴芮及其子孙忠于刘汉王朝,不失正道,汉初各异姓诸侯王均被刘邦所铲除,唯有吴芮王位能传承五世,至汉文帝后元七年(157),无嫡嗣而国除。

汉景帝前元元年(156),复置长沙国和临江国。立皇子刘阏为临江王,景帝前元四年(153)临江王阏卒,无后国除。景帝七年,废黜太子荣,贬为临江王。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临江王荣受侵犯太宗庙地罪的牵连,赴京辩解无效,被迫自杀,临江国复为南郡。景帝所立长沙国以其子刘发为长沙王,共传8王,164年。至始建国元年(公元9),王莽篡汉,长沙王舜弃其国,王莽改长沙国为“填蛮郡”,改临湘为“抚睦”。东汉光武帝建国后,于建武二年(公元26)曾命长沙王舜子兴袭长沙王,为时不久,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又将“长沙王改为临湘侯”。此后终汉之亡不再设立王国。

此外,汉代还在荆楚地区封过一些侯。汉初,刘邦封功臣140多人,其中丞相萧何封为酇侯,其封国食邑在(今鄂西北老河口市东南)。吴芮部将梅因有功于刘邦,刘邦封给他10万户,为列侯,居梅山(今湖南益阳县)。西汉初年,长沙国的丞相也多被中央朝廷封为侯。吴郢(一作程)是长沙国的第一任丞相,被刘邦封为义陵侯。利苍(一作黎朱苍),惠帝二年(193)以长沙国相被封为轪,长沙马王堆2号墓即利苍墓。东汉后期,宦官得势者,也多被封侯。汉顺帝即位时,孙程等宦官拥立有功被封为侯,其中宦官王康被封为华容侯,食邑9 000户;孟叔为中庐侯,食邑4 200户;史泛为临沮侯,陈予为下隽侯,李刚为枝江侯,各食邑4 000户;魏猛为夷陵侯,食邑2 000(《后汉书·宦者·孙程传》),皆在荆楚地区。尽管被封的宦官不居封地,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东汉末年,北方动乱,人口流动,许多中原人迁入荆楚。仅关中(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人民流入荆州者达10余万家(《三国志·魏书·卫觊传》)。至于士人俊杰如王粲、宋忠、诸葛亮等“盖有千数”(《三国志·刘表传》),前来求学者甚众。从而造成了汉末荆楚人文鼎盛和全国学术中心的氛围。

()秦汉时期的荆楚民族

秦汉时期,楚民族已与中原华夏族融为一体,属于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地区人口较多的是汉族。荆楚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蛮族。蛮族有三大种系,即盘瓠蛮、蛮和板楯蛮。板楯蛮主要活动在今四川东部。活动在荆楚地区的是盘瓠蛮和君蛮。古人依其分布的郡,而称之为“巴郡、南郡蛮”、“江夏蛮”和“武陵蛮”。

巴郡、南郡蛮和江夏蛮:巴郡、南郡蛮与江夏蛮源于巴人,均属君蛮,因分别居住在巴郡和南郡、江夏郡一带而得名。巴郡蛮,在今川东境;南郡蛮在今湖北宜昌地区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川东巫山县一带。秦汉时设道(县级)管理。

东汉时期,巴郡南郡的蛮民不堪统治者的剥削压迫而不断暴发反抗斗争。《后汉书·吴汉传》载:建武十八年(42),蜀郡守将史歆反于成都,巴郡杨伟、徐容等各以数千人起兵响应,东汉政府出兵“诛其渠帅二百余人,徙其党与数百家于南郡、长沙而还。”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南郡潳山蛮(居长阳)雷迁反抗朝廷,东汉政府遣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余人马击败雷迁,“徙其种()人七千余口置江夏界中”(《后汉书·南蛮传》)。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南郡巫蛮(居今四川巫山县)许圣,“以郡收税不均”,屯众反抗,东汉政府命荆州诸郡兵万余人镇压了这次巫蛮起义,“复悉徙置江夏”(《后汉书·南蛮传》)。这些徙入江夏的蛮民,后称之为江夏蛮,分别居住在今麻城、罗田、浠水等县的巴水、蕲水、浠水、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倒水)等五条河一带,又被称之为“五水蛮”。江夏蛮经生息繁衍,势力迅速发展,还形成了“蛮多土少”的局面(《后汉书·黄琼传》),始终与东汉政治相对抗。灵帝建宁二年(169)江夏蛮举义反抗,被州郡兵所镇压。光和三年(180)再度起义,并联合庐江黄穰等夷民,队伍发展到10余万人,坚持斗争达数年之久,亦可见其蛮民之多,势力之大。

陵蛮,传说其祖先为盘瓠(狗名),称之为盘瓠蛮,因其族主要居武陵郡而称之为五陵蛮。武陵蛮大体分布在今湘西地区,鄂西南部分地区。其中居沅水中上游的五溪(指雄溪、溪、无溪、西溪、辰溪等五条溪水)地区者称之为“五溪蛮”。秦时置黔中郡,汉设武陵郡,西汉时郡治在义陵(即今溆浦),又封长沙国相吴郢为义陵侯,长沙王吴芮子吴汉为沅陵侯,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总之,西汉时武陵蛮一直臣服于汉。

自汉末王莽篡汉终东汉一代,武陵蛮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王莽建立新朝以后,凡蛮夷之属“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蛮酋田强及其十个儿子皆曰:“吾等汉臣,誓不事莽”。①不受王莽所赐铜印。

光武帝即位,采取羁縻政策,武陵蛮一度重新归附中央王朝。东汉王朝将武陵郡郡治迁徙临沅(常德),以便管理。但两汉之际武陵蛮已得到迅速的发展,东汉时期多次反抗东汉王朝的压迫剥削。建武二十三年(47),蛮人相单程等大略郡县,朝廷所遣威武将军刘尚以南郡、长沙、武陵兵万余人前往镇压,结果全军覆灭。次年,相单程攻取武陵郡城临沅。光武帝所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也先后攻战失利。德高望重的伏波将军马援以62岁请战,率4万余人出征,不仅未能攻下,遇暑热,“马援卒于师,军士多温湿疾病,死者太半”(《后汉书·宋均传》)。后监军宋均为免遭全军覆灭厄运,假借皇帝名义“招抚”武陵蛮,才平息相单程所发动的武陵蛮起义。

此后,章帝建初元年(76),陈从率“澧中蛮”起义;建初三年(78),有覃儿健等率溇中蛮举义。东汉后期,桓帝永寿三年(157),益阳蛮、长沙蛮反叛。延熹三年(160),有零陵蛮攻入长沙辖地。同年冬,武陵蛮6000余人攻掠江陵,荆州刺史刘度、谒者马睦、南郡太守李肃出逃,荆南一度成为蛮夷的天下。朝廷命右校令度尚为荆州刺史,拜太常冯绲为车骑将军,以10余万之众前往讨伐才镇压下去。总之,东汉一代武陵蛮不断爆发起义斗争,也表明武陵蛮人多势强。

各地蛮民虽多次与朝廷发生冲突,但在朝廷安抚政策和行政统治下加强民族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注解:

①清同治《沅陵县志》卷30《人物》。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