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之间,因而全区地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均有一定比例。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5%左右。丘陵约占20%
强,平原约占20%左右,水面约占5%弱。所以,荆楚地区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区域。
荆楚地区地貌形态的基本轮廓是西部、北部、东部和南部均有高山环绕,西部自北而南相继是武当山、荆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北部有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并向东逶迤为鄂东丘陵,直达长江北岸;东部有幕阜、连云、武功、罗霄等山脉,呈北东北向平行排列于湘赣边界,海拔在1000米上下;南部是以花岗岩侵入体为主组成的南岭山地,主峰大多在1500米以上,呈东西横亘。在群山环峙的中间,是以江汉——洞庭湖平原为中心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因此,荆楚地区在总体上呈现为一个大的盆地,只有东部鄂东黄岗、黄石地区长江两岸山岭较低矮,形成一个缺口,长江干流贯通而去。受地势的控制,荆楚地区的河流除长江贯穿全区东流入海外,其余众多的河流,都是长江的支流,它们自边缘山岭,顺着地势,直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位于盆底的江汉—洞庭湖平原,为众水汇注,形成水乡泽国。
根据各地地貌形态的差异,结合气候以及农业经济条件和历史时期的开发层次与历史习惯,可以将荆楚地区划分为8个地貌区:
(一)南阳盆地。
大致相当于河南省南阳市所辖地区,由唐白河平原和丹江中下游河谷平原组成。唐白河平原是第四纪冲积层所造成的平原,在晚冰期受到强烈沟蚀和切割,地表比较破碎。进入全新世,河流下切仍在继续,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也继续发育,而河谷地带则有冲积与洪泛平原的发育①在唐白河中下游,由全新统组成的泛滥阶地和河漫滩相当宽阔,宽处达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两岸系沙壤土,地层疏松,河床多滩;加上唐白河受地形制约呈扇形水系,易致使地表径流骤发骤损,洪、枯水量相差达几十倍,河床纵比降小,河水遂经常泛滥,形成宽阔的泛滥平原。因此,唐白河下游河道也当有频繁的游移摆动,并有局部改道现象②。南阳盆地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相对而言比较适宜农业的发展,因而是荆楚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
(二)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
襄宜平原上自丹江口,下至碾盘山,主要为汉水沿岸平原和岗丘地带,包括今襄樊市、襄阳县、谷城县、老河口市(光化县)、宜城市、钟祥市的大部分地区。襄宜平原和南阳盆地之间仅隔一片相对高度约90米的岗地,故在地貌区上两者可合而为一,其气候亦相近。随枣走廊介于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包括枣阳、随州和安陆三市。在水和滚河沿岸有相当宽展的平原,但全区以岗地和丘陵面积最广。其西北面与南阳盆地之间岗丘相连,并无显著的分水岭,故在地貌上亦可划归汉江中游盆地带内。不过涢水流域降雨量较大,气候较南阳—襄阳平原更湿润些,因而水田面积较大。就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整体而言,地形比较平坦,易于发展农业。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平衡,农业对灌溉的依赖较大,农田水利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与南阳盆地相同③。襄宜平原和随枣走廊的开发较之南阳盆地要稍晚,也是荆楚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
(三)江汉平原。
对江汉平原湖泊成因与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一地区的第四纪地层是河流相沉积旋回的多次重复,说明该地区在第四纪时是河湖交错的地貌景观,因而江汉平原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泛滥平原。也就是说,在第四纪的很长时间里,汉水下游河道非常不稳定,曾有过多次迁徙④。有关调查指出:从钟祥以下,东至汉口,西迄沙市,南到长江边,都是汉水泥沙堆积的地区。这说明在沿江堤防未修筑之前,汉水下游河道常常变迁⑤。而长江江陵以下荆江河段也非常不稳定。不难想像,汉水下游如无江汉干堤,在洪水时期势必为江汉洪水交博地区,一片汪洋。而在洪水退后,则为河湖交错的地理景观。直到明末清初,《读史方舆纪要》卷127川渎四“汉水”条转引当时(或稍早)的地方志,仍对汉水下游作过这样的描述:
汉水由荆门州界折而东,大小群川咸汇焉。势盛流浊,浸淫荡快,为患无已。而潜江地居汙下,遂为众水之壑。一望弥漫,无复涯际。汉水经其间,重湖浩淼,经流支川,不可辨也。
明末清初的著名地理学者对汉水下游的印象尚且如此,上至先秦两汉之时,江汉平原远未开发,不可能修筑堤防;而且自春秋以迄于汉初的500多年时间和唐代温暖期里,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要比现在湿热得多,降水量也比现在大⑥。因而汉水下游与荆江两岸洪水漫流、河湖泛滥的情况当更突出。这种地理面貌,在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还不够强的时候,就不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因此,江汉平原地区只有在南宋晚期垸田出现之后,才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开发,很快与洞庭湖平原一起成为荆楚地区的鱼米之乡。但垸田经济的过度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并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灾害的日渐频繁。
(四)洞庭湖平原。
其地质成因和演变过程与江汉平原类似,从第四纪到历史时期的西晋同样是河网交织、湖泊星散的地貌景观。东晋南朝时,沼泽平原迅速向汪洋浩瀚的大湖景观演化。因东洞庭地区北半部下沉趋势较大,湘、资、沅、澧四水及荆江南面分流便在此区壅滞,平浅型的水域面积扩展,开始形成统一水体的湖泊。唐宋时期洞庭湖水域向西拓展,达到方圆七八百里,而且是洞庭湖水最深的时期。元代以降,随着荆江穴口的堵塞,江北大堤兴筑,长江中上游及湖南山区开发加快,荆江分流及四水入湖水水量增加,而且含沙量上升,于是洞庭湖进一步展宽,形成了西、南洞庭湖。到清朝雍正年间,洞庭湖水面达到方圆八九百里,道光年间更发展到鼎盛,惟此时由于湖底不断淤高,湖深反不及唐宋时期。清代后期,荆南四口分流使大量泥沙沉积在湖区,洞庭湖遂由涨转缩,进入了淤塞萎缩阶段。由于在历史时期洞庭湖曾几经伸缩,湖区的经济发展也就因之而经历过多次反复:当湖面退缩时,湖区农业得到发展;当湖面扩张时,湖区农业相应地向四周边缘岗地丘陵地带退缩。总的来说,洞庭湖区的全面开发,与江汉平原一样,也主要是明清时期垸田大兴之后,而其开发轨迹及其带来的问题也与江汉平原地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五)湘中、湘东丘陵。
北邻洞庭湖平原的东南缘,南达湘南丘陵山地,东抵罗霄山脉,西依雪峰山东麓。湘江与资水流经本区。区内大多为红壤丘陵,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地段,是一个光、热、水充足的湿热地区。湘中丘陵地区地理条件优越,很早就得到开发,是湖南境内开发最早的地区,特别是湘江中游河谷地带早在汉代,农业经济就已相当发达,湖南的政治经济中心——长沙就在这一地区内,衡阳盆地、涟源—邵阳盆地以及零陵岩溶岗地丘陵都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区。
(六)湘鄂西山地。
包括鄂西北山地、神衣架、鄂西南山地以及武陵山、雪峰山为主体的湘西山地。山势雄峻,山峰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神农架海拔3105米。山体主要由板岩、砂页岩、石灰岩、花岗岩等组成,走向多呈北东或北北东。在广大的山地中,分布着一些山间盆地或河谷盆地,如郧县盆地、房县盆地、清江谷地、沅陵一麻阳盆地等。由于山地面积广大,湘鄂西山地的开发较晚,而较早得到开发的就是这些山间、河谷盆地。明清时期,随着山区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才逐渐进入更深的山区腹地。在历史上,湘鄂西山地曾经森林密布,随着对山区开发的深入,森林受到破坏,特别是鄂西北与鄂西南山区森林受到的破坏尤其严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七)湘南山地。
位于湘中、湘东丘陵地区以南、南岭山地北麓,主要包括位于湘、赣、粤、桂四省边境的大庚岭、萌渚岭、都庞岭、罗霄山、骑田岭、阳明山、九嶷山等山地,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由于岩溶地貌发育,板叶岩、石英砂岩密布,南岭山地的土地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但山地内部存在着众多的山间盆地,如道县、宁远、江华、汝城等小盆地,其自然条件相对而言比较好,而这些山间盆地又多为穿越南岭的南北通道所经之地,所以在历史上较早就得到开发。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较低。
(八)鄂东低山丘陵。
包括长江北岸的鄂东北大别山余脉及其山间丘陵,和长江以南鄂东南的幕阜山地以及山间丘陵,两岸地貌自山地经过低山、丘陵、岗地过渡到沿江平原。山丘与盆地参差,岭谷平行相间,大小河流多纵横交错,形成格子状水系。境内广泛分布花岗片麻岩,极易分化、剥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地贫瘠。所以其地势虽然不高,但却是荆楚开发较晚的地区之一。
注解:
① 参阅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南阳地区志》上册,第2卷,“自然地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 参阅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第30~31页;傅云新:《鄂北襄樊地区历史环境演变》,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③ 参阅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5~67页。
④ 参阅蔡述明等:《跨江南北的古云梦泽说是不能成立的》,《海洋与湖沼》第13卷第2期(1982年3月)。按:流行说法曾认为,江汉平原的第四纪地层是连续成片的巨厚的湖相沉积,也就是说在江汉平原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古湖(这个古湖在盛时还跨越长江南北、囊括江汉——洞庭平原)。蔡述明等先生的研究推翻了此说,已逐渐成为地理学界公认的认识。另请参阅蔡氏所撰《武汉东湖湖泊地质(第四纪)研究》(见《海洋与湖沼》第10卷第4期,1979年10月)、《从岩相特征和孢粉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见《海洋与湖沼》第15卷第6期,1984年11月)等。
⑤ 参阅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7~30页。
⑥ 参阅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朱诚等:《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异常洪涝灾害研究》,《地理学报》第52卷第3期,1997年5月。
网页编辑:陈海霞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