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就要询问地名,如果不解其义,便一定要向当地人请教。可是,对当地人来说,非常熟悉的地名,人们反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谁也不去追究它的来历,有时竟至牵强附会,乱说一通。事实上,地名是一种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综合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面貌、人文历史、民族
状况和语言状况,而且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是不断演变,同时又逐渐约定俗成,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种风俗习惯。透过地名来了解贵州的风土人情,这当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贵州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又往往鲜为人知,加之有许多地名涉及到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不惟外地人,即令是“老贵州”也未必都能理解。平心而论,对贵州地名的研究,比其他省区要困难得多,虽然有人作了不少努力,但有些问题一时间也很难弄得清楚,谁也说不周全。在这里,限于知识和篇幅,当然不可能把贵州的地名都介绍出来,与全国大体一致的用不着去讲它,含义不明的又无法去说,所以,在现阶段,只好谈一些并非众人皆知而又知其然的地名。
先从自然地名说起,因为这是大量的、原初的,也是最基础的。贵州多山,以山命名的情况十分突出,这不仅因为它普遍,而且标志性极强,让人一望而知。命名方法以形象为主,主体是山,或状以山峰,或状以山形,或者以山坳、山口、山谷、山岩、山岭命名,如贵人峰、皇帝坡、鸡公背、斗篷山、粑粑?、凉风垭、鲤鱼沟、老鹰岩、马鬃岭之类。地形多样,不惟对农村的地名有较大的影响,就连城市的地名也表现出这一特征,譬如在老贵阳城中,有狮子山、八角岩、螺丝湾、九道拐、头浪坡、二浪坡、三浪坡、雪涯洞、三块田等地名。贵州又多溶洞,以洞命名的地点也不少,诸如麒麟洞、犀牛洞、仙人洞、观音洞、穿洞、窗子洞等。贵州人往往把高地称之为“坪”,把山间盆地、河谷平地称为“坝子”,把山林称之为“箐”,如:韭菜坪、白草坪、涟江坝子、黄草坝、车江坝、黑羊箐、小箐等等。河流往往采取分段命名的方法,一条河在不同河段有不同名称。例如:乌江干流,北源称六冲河,南源称三岔河,两源汇合后称鸭池河,往下称六广河,至乌江渡口以下始称乌江,支流也大抵如此,即如南明河上源分段称花溪河、四方河,而下游则称清水江。
不过,这都是比较原始的状态,当它们与人的活动结合以后,人为因素加了进来,情况就变得异常复杂起来。比方说,苗岭是因苗族在此聚居而得名,乌蒙山之名来源于彝族先民的“乌蒙部”,武陵山则不知是先有“武陵蛮”还是先有武陵山。又如荔波县有条美丽的河,当地人把它叫做“打狗河”,这使人有些不解,一打听,才知道是布依语“达够”之讹,意思是“弯弯的河”。由此看来,即使是以自然物确定的地名,也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不懂历史,不懂民族史和多种语言,要弄清地名是不可能的。
贵州在历史上是土司密集的地区,这在地名上有许多反映。在现今地名中,还保留着这种历史的陈迹,如贵阳的中曹司、镇宁的顶营司、惠水的大龙司、息烽的养龙司、独山的上司、麻江的下司、瓮安的瓮水司、印江的郎溪司、江口的提溪司和省溪司、松桃的平头司、锦屏的亮寨司、黎平的潭溪司等。不过,有的已将“司”字去掉,痕迹便不明显,如:安顺的宁谷司改作了宁谷镇、修文的諸佐司改作了扎佐镇、惠水的芦山司改作了芦山镇、松桃的乌罗司改作了乌罗镇、黄平的重安司改作重安镇,还有关岭的沙营司改成了沙营乡,有的竟成了村寨。
其实,贵州有相当多的县名来源于土司,譬如说,以思南宣慰司驻地设思南府(今思南县),以水德江长官司地置安化县(今德江县),以思印江长官司地设印江县,以沿河溪长官司地设沿河县,以铜仁长官司地设铜仁县,今万山特区昔日为大万山长官司地,以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地设镇远县,以施秉蛮夷长官司地设施秉县,以福禄永从长官司地设永从县(今从江县),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地设古州厅(今榕江县),以真州长官司地设真安州(今正安县),以黄平安抚司地设黄平州(今黄平县),以瓮水安抚司地设瓮安县,以余庆长官司地设余庆县,以都云安抚司地设都匀府(今都匀市),以麻哈长官司地设麻哈州(今麻江县),以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地设独山州(今独山县),如此等等。
有些县市名称,因多次变更,现已不易察觉它们的来历,其实也是源于土司,例如今惠水县,明清时期叫做定番州,再往前追溯,在此之前为“八番”地,设有程番、小程番、大龙番、小龙番、卧龙番、洪番、罗番、韦番等土司,平定后称为“定番”。今福泉县,原为平越府、平越直隶州和平越县,源于平月长官司,解放后取消了这一有辱于少数民族的地名,因县境有福泉山而改今名。思州宣慰司驻地,改土归流后为思州府,民国初年改府为县,认为“州”与“县”重叠不便,改为“思县”又与他省思县重名,于是以境内有岑巩山而改今名。总之,考察贵州的地名,不可忽视土司制度的影响。
在贵州的地名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少数民族历史上的社会组织或行政区划有关。六盘水市所属的六枝特区,原为西堡长官司地,清代改土归流后设郎岱厅,按少数民族的居住情况分作7枝,有本枝、西堡枝、上枝、下枝、纳枝、化处枝等名目,其第6枝就在这里。在黔西北及贵阳地区,明代为水西安氏土司亲辖地,分为13个“则溪”,即戛勒则溪、安戛则溪、胧胯则溪、的独则溪、朵你则溪、迂底则溪、六慕则溪、以著则溪、化戈则溪、苏底则溪、慕胯则溪、火著则溪、惹卧则溪。
“则溪”原意为仓库,后来演变为行政区划名称,后来译作“宅溪”或“宅吉”,在现今地名中还部分保存,如贵阳近郊便有“宅吉”。在今盘县、普安、兴义一带,彝族曾建立过“十二营”的组织,即木胯、狗场、归顺、楼下、马乃、鼠场、毛政、普阳、希黑、鸡场、卜容、捧等营,这些地名现在还可寻其踪迹,如捧营今改为捧镇,鸡场营现为鸡场乡,楼下营现为楼下乡等。
在贞丰、册亨、望谟、罗甸、安龙等县,许多地名都有“亭”字,如立亭、逢亭、凤亭、罗宽亭、岜马亭、石屯亭、打拱亭、江机亭、岜圩亭、册鸡亭、者坪亭、者党亭之类,不下数十百处,这是因为这一地区原属广西泗城府所管,分甲设亭管理,亭是当时社会的基层组织,以亭目管辖村寨。
在湘桂黔毗连地区,历史上为“溪峒”之区,有古州八万峒、邛水十五峒、曹滴峒、中林验峒、赤溪楠峒等长官司,又有“九峒”、“六峒”等社会组织,普遍实行“峒款”制度,影响所及,在今黎平、从江、榕江等地,至今还有许多地方以“洞”命名,如黎平的顿洞、信洞、漂洞、顺洞、肇洞、蚕洞、额洞、腊洞、阡洞、赖洞,从江的大洞、谷洞、贯洞、伦洞、独洞、往洞、停洞、塘洞,榕江的高洞、寿洞、郎洞等等。
在水东宋氏亲领地设有许多“马头”,称为“洪边十二马头”或“陈湖十二马头”,与之相类似的行政区域,在镇宁则有“六马”,至今仍以此命名。
在“苗家腹地”,曾经自发地形成一些地域性的组织,联合数村而为一个“讲方”,如雷山便有乌留报德、乌瓦乌肖、乌响乌结、乌对、脚猛拿用、固鲁、郎荡乌秀、掌排脚雄、排卡羊乌、羊排党觉、陶尧、黄皇、乌尧、鸡讲、干吊、方祥、毛坪、干丢、莲花、脚虾脚能、召刀排劳、乌的独南、干各开屯等22个“讲方”,地名犹存。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如荔波布依族地区有“聕”的组织,苗族地区有“排”的组织,在地名上都有反映。
明初在今贵州境内设有二十四卫,万历间增设威远卫,崇祯间增设敷勇、镇西二卫,清雍正间又在“苗疆六厅”增设若干卫所,卫之下有千户所、百户所、大旗、小旗,星罗棋布,因而对贵州地名产生重大影响。有的卫,后来直接改设为县,如龙里卫改龙里县,普定卫改普定县,清平卫改清平县,平坝卫改安平县(后改平坝县),毕节卫改毕节县,都匀卫改都匀县,五开卫改开泰县(后并入黎平),铜鼓卫改锦屏县,清浪卫改清溪县(后并入镇远),平溪卫改平溪县(后改玉屏县),威清卫与镇西卫合为一县,各取一字命名为清镇县,其余各卫则分别并入州县。
也有以千户所改县的,如天柱千户所改设天柱县。卫所皆有屯田,通常是以百户所为单位建立屯堡,故贵州以“屯”或“堡”为地名的很多。以百户长官的姓氏及姓名命名的不少,如郝官、李官、朱官、郑屯、杨眉堡、秦旗堡、胡朝堡之类,亦有以地名屯堡的,如龙洞堡、尖山屯。威清卫的命名有所不同,它以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分别按1至10的次序排列,如“中八”即中千户所第八堡,“后五”即后千户所第五堡。与卫所密切相关的还有驿道,有驿、有站、有铺、有哨,于是有黄丝驿、新站、么铺、三铺、黄泥哨、沙子哨、石板哨等地名,这在贵州随处可见。“关”也很多,大关,贵州的“关”并不一定都有关的建筑,通常是指两山之间的狭窄处,著名的如图云关、胜境关、娄山关。
贵州人把赶集的地方叫“场”,而且以“干支”命名,因此许多地方都有牛场、马场、羊场、鼠场、鸡场等地名。不过,威宁等地因近云南,把赶集场所叫做“街”,如牛街、马街、猪街。黔东北地区可能是受四川的影响,近水边的场市或聚落常称为“溪”,如铜仁的甘溪,万山的黄道溪,江口的提溪、省溪、阴溪、怒溪、石阡的洋溪、包溪、甘溪,思南的鹦鹉溪、东华溪、合朋溪、瓮溪,德江的沙溪、小溪、枫香溪,印江的锣心溪、板溪、朗溪、洋溪、甘溪,沿河的甘溪、淇溪、五谷溪,松桃的孟溪、冷水溪、瓦溪,玉屏的平溪等。农村的聚居点多称为“寨”,或依地形称为某坝某沟某湾,或以居民姓氏称张家寨、李家寨、王家寨,有的分上寨、下寨或大寨、小寨,而“庄”多半指原先的官庄。
最复杂而又最不好理解的是用少数民族语言称呼的地名,因为语言情况复杂,各民族又互相杂居,需要仔细考察分辨。以彝语音译的地名,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如:水城的落非嘎(意为磨盘山)、盘雄底(意为盘雄家的坝子)、阿戛(彝族家支名);六枝的抵簸(意为中间有山的坝子)、堕却(意为举行防火仪式的地方);盘县的洒基(意为生长李子的地方)、雨那嘎(意为看得见水的哑口)、普彝(意为仡佬的住地);大方的百纳(意为大山)、略落(意为构皮树)、嘎木(意为大哑口)、魁书(家支名);金沙的化觉(意为岩脚);黔西的雨朵(意为河头)、朵朵(意为有坑洞的坪子)、扯泥(意为产糯谷的地方);织金的化起(意为岩脚)、八步(家支名)、以那架(家支名)、计瓦(家支名);纳雍的法地(意为重叠的岩石)、以苏块(意为缺水的地方)、纳雍(家支名)、引底(土目名);赫章的可乐(意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倮(家支名)、法都(意为岩洞)、葛布(土目名)、恒底(意为有水塘的坝子);威宁的迤那(家支名)、垮都(意为低洼陟狭的地方)、倮格、结雄、诺着等均为家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