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或许是人的本能,初生的婴儿即有此运动,它对人生来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娱乐,而且有利于血肉之躯的健康和大脑智力的开发,这就是大汕厂翁《海外纪事》所说的:“人各有为适情之具……外可以运行气脉,内可以发越天机。”游戏的方式很多,有的偏重于脑,有的偏重于体,我们这里只讲有关体育
运动的部分。
中华民族传统的游艺方式不可胜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分析贵州游艺性的体育运动,有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有的则是受汉族或其他民族影响而兴起的,但又增加了一些民族特色。这里着重介绍舞龙、舞狮、荡秋、磨秋、轮秋、抽陀螺、踢毽子、抛绣球、丢花包、母鸡抢蛋等数种。
“龙文化”在娱乐方面的一大创造,就是“舞龙”,或者称为“玩龙灯”、“耍龙”,这种风气,很早就盛行中原,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中说:“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长期的文化交流,许多民族都有这类活动,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都喜欢舞龙。贵州常见的“龙灯”,龙头、龙身、龙尾都用竹篾编成,龙头张着大嘴,两眼睁圆,龙身呈圆筒形,龙尾有如鱼的尾巴,均用彩色纸糊成灯笼状,其内点灯,一般为7至15节或二三十节不等,然后用长布把各部分连接起来,每节都用一根木棍作手把。舞龙时,各执一个手把,赤身跣足,头扎包帕,一贯而入,起伏上下,左右盘旋,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二龙戏珠、双龙抱柱、黄龙翻身、龙游沧海、双龙摆尾、翻身钻肚、龙滚绣球等各种花样。黔东北苗族的龙灯有“白日龙”和“夜龙”两种。“白日龙”不点灯,可长达百余节,总长约50余丈;“夜龙”较短,仅5~15节,表演时还配以鱼灯、虾灯、云里福灯、斗风车灯等;黔西南布依族耍龙,最精彩的节目是“龙滚绣球”。把一个金光闪耀的绣球置于高架之上,舞龙的人在长号、唢呐声中,把龙一步步舞上高架,将绣球拿了下来。舞龙时不断放起鞭炮,并且焰火喷向人身,舞龙队员机智灵活,不断翻滚龙身,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在农村中还有一种“草龙”,是用稻草扎成的。又有一种“板凳龙”,每人拿着前一条板凳后面的一只脚,同时拿着后面一个板凳的另一只脚,相互连接成“龙”,同样翻滚舞动。舞龙是一种集体运动,不但要求每个运动员机智、勇敢、灵活、体魄健壮,而且要求配合十分默契,起伏转动自如。
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常举行舞狮活动。“狮子”由狮头和狮尾两部分组成,一人举头,另一人举尾,相互配合将狮舞动。这是一种舞蹈与武术的结合,舞姿优美,动作刚劲,干净利落而又灵巧多变,或俯或仰,或匍或伏,或跳跃,或跌扑,或翻滚,刚柔相济。“大头和尚逗狮子”是最有风趣的,一个戴着“大头和尚”面具的人,拿着一把扇子或纹刷,走在狮子前面,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逗引狮子起舞、跳跃,东奔西跑,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狮子滚绣球”也是很有趣的,一个人拿着带有响铃的绣球上下左右挥舞,狮子便跟着绣球摇头摆尾运动起来,不时扑倒在地,顺势翻滚。最精彩的是“狮子爬桌子”,把若干张桌子重叠起来,约十余米高,狮子在武士的逗引下,从最底层的一张桌下钻过去,然后翻到桌面上,往复翻越,一直翻到最高一层,这一层桌子四脚朝天,狮子站在上面进行表演。
秋千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游戏。翟灏《通俗编》引《古今艺术图》说:“秋千本山戎之戏,自齐威公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一云作‘千秋’字,本出汉宫祝寿词,后世误倒读为‘秋千
’耳。”可能是因为这种游戏在中原地区比较普及,古人对南方民族的情况了解不多,故有“南方好傀儡,北方爱秋千”之说。其实,南方民族中早就有秋千了。最早出现的是“荡秋”,它起源于攀缘藤索,人拉着藤索的下端来回摆动,还可以越过沟谷或小河。农村的秋千,大都很简单,一般在村口的大树上,于两树之间搭起一根横梁,吊起两根绳子,绳的下端系着木板,人站或坐在木板上,来回荡漾。彝族喜荡秋千,每当过彝年的时候,男女青年都以荡秋千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布依族、壮族也爱荡秋千,三三两两,轮流荡漾,谈笑风生,其乐无穷。
贵州少数民族中有一种“磨秋”,又叫“扁担秋”,它是将一根粗壮的直木埋在地中,高一米许,顶端略尖,作为中轴,然后于柱顶架起一根两三丈长的横木,使之能够左右旋转、上下升降,人伏在横木的两端,或者骑坐横木,利用人的后蹬力推动,如同推磨一般,故称“磨秋”,一般在秋收后作这种活动。
又有一种“轮秋”,又叫“转秋”,它的程序比较复杂,先要竖起几根直木为支架,安置可转动的滚轴,又于轴上安装一个形如车轮的秋架,秋架上对称地在吊绳上安秋板,每次可坐4人或8人,靠轮流蹬地和秋千摆动之力转动,忽上忽下,极为惊险。湘西、黔东北的苗族,有一种“八人秋”,可坐四男四女,开荡时先由“秋公”、“秋婆”念四言八句,唱“开秋歌”,然后依次而上,快速飞转,待速度减慢停了下来,坐在最高位置的人必须唱歌,一直唱到大家满意为止,故有“竖秋千,八人坐,谁转上边谁唱歌”之说。因举行这一活动在金秋时节,所以称为“赶秋节”或“调秋会”。
踢毽子是民间女孩常见的运动,谓之“幼女之戏”,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有《踢毽儿》一首,诗云:“青泉万选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曰夕未曾归。”他在诗前的小序中写道:“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裳以为便。”这种鸡毛毽,在贵州农村是常见的,这里介绍几种不同寻常的毽。壮族、布依族有手毽和足毽之分:手毽用笋壳剪成小圆片叠起来穿孔,插上一束雉鸡翅膀上的羽毛,缀以薏苡仁串成的小圈,毽中心插着一枝点燃的香,两人或四人对打,一来一往,点动成线,在夜空中划出一条光亮的抛物线,薏苡仁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极为有趣;足毽用碎布包铜钱做底座,插上鸡毛,用脚自踢、对踢或相互传递。侗族称毽为“哆毽”,有稻草毽、青草毽、芦苇毽、鸡毛毽4种,用手拍击,以高、远、准为佳,比赛时双方对打,正中站着一个“寨工”,他不断奔跑、跳跃,以手截取飞动的“哆毽”,被截住的一方就轮流来作“寨工”,因这项活动多由情侣参赛,故称“飞花传情”。苗族称毽为“打麻油”,基本动作有磕、蹦、拐、盘4种。“磕”是用膝盖将毽子抛起,“蹦”是用脚尖上踢,“拐”是用脚的外侧反踢,“盘”是用两脚交替踢打,如遇有远方青年来村,先行对歌,然后打毽,如来客为男子,则由女子出场陪伴,若是女子则由男子对打,来回穿梭,犹如雏燕展翅。
抛绣球和丢花包是一种民族风情色彩很浓的游戏。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上已月(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所谓绣球,就是用绸缎或花布做成的彩球,有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菱形几种,大如拳头,内装豆粟、木棉或谷壳,上系彩带,下有丝坠,由姑娘精心制作,借以传情,壮族及部分布依族中有之。《黔记》说:“每岁孟春,聚会未婚男女于野外跳月、歌舞,彩带结?而接之,谓之花?。”
抛绣球多在春节期间进行,由姑娘发出邀请,小伙子踊跃参加,地点在村外风景佳丽的旷野。男女各成一列,相隔一定距离,中间插一高竿以作抛球高度的标准。女方领队唱完一曲情歌之后,手执彩带,用力旋转球体,乘势呈抛物线状抛出,男子看清来势,伸手接住,女队便输了一局,从中淘汰一人。倘若男子接不住球,立即引起一阵哄笑,同样淘汰一人。绣球凌空飞舞,五彩缤纷,笑声不绝,直到有一方全部淘汰为止。此时,胜方便开始追逐负方,抢取头巾、手帕,嬉戏相逐,情意绵绵。另有一种抛法,就是在场上立起一根长竿,竿顶安着一块四方木板,板上有洞,两面贴着红纸,令男女分站两边,以球投洞,穿洞而过者为胜。布依族的丢花包也与此相似,所谓“用彩巾编为小圆球如瓜,谓之花球,视所欢者掷之”。这种花包,状如枕头或鹅卵,用彩布缝合,内盛米糠、小豆或棉籽,边缘缀以花边和系带,称为“花包”或“糠包”。抛掷的方法,有左侧掷、右侧掷、过顶掷几种。
此外,农村中还有抽陀螺、母鸡抢蛋等游戏活动。陀螺用油茶树或栎木削成尖形,以小鞭抽打,多采取对抗形式,使旋转的陀螺互相碰撞,倒地为输。母鸡抢蛋是在广场上画一个圆圈,圈内放三块石头,一人作母鸡护蛋的姿势伏在地上,其余的人想方设法地前来抢“蛋”,护蛋者来回转动身躯,并以扫堂腿阻止对方把“蛋”抢走,反复较量,直到“蛋”全部被抢走为止。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