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住在山区的人民,适应着特殊的生活环境,大都长于狩猎,这既是防身自卫所必需,又是觅取肉食的重要手段,所以人们出入,四时佩刀挟弩,入山则可逐兽罗雀,近水则以镖杆刺鱼,还能击空中飞鸟。其次,在古代社会
中,械斗之事时有发生,或因血亲复仇、部落纠纷而起武斗,或因民族矛盾而诉诸武力,或因阶级压迫铤而走险,或因自卫而据守险要,长期的生活磨练,自然要精于武术。《史记·西南夷传》说,夜郎“可得精兵十万”,并非说它有十万常备兵,而是因为人皆可以为兵,可以为战。两《唐书》载,东谢蛮、西赵蛮、糝蛮皆“好带刀剑,未尝离”,“战时乃相屯聚”,实际上是亦农亦兵,农闲即练武艺,以备不测。在往后的发展中,彝族和苗族最为强悍,其俗尚武。《炎徼纪闻》在描述古代彝人时说:“其人深目长身,黑而白齿,椎髻跣,荷毡戴笠而行,腰束苇索,左肩拖羊皮一方,佩长刀箭諹,富者以钏约臂。悍而喜斗,修习攻击,雄上气力,宽则以渔猎山伐为业,急则以屠戮相寻,故其兵常为诸苗冠。谚曰:‘水西罗鬼,断头掉尾’,言其相应若率也。”这里描述的,俨然是一副武士形象。而在(乾隆)《贵州通志》中说“九股苗”:“性尤剽悍,头戴铁盔,后无遮肩,前有护面两块,即铸于盔,极重。身披铁铠,如背搭,止及乳下,用铁链周身,形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立则伸,约重三十斤,下以铁片缠腿。健身结束,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刃,捷走如飞。大枪约重十余斤,铅子重八九钱不等,发至百步外,着人立糜洞。又有牛尾枪,几与内地子母炮埒。强弓名曰偏架,长六七尺,共三人张,矢无不贯。”可见,黔东南苗族谙熟刀枪弓弩。类似的情况,在其他民族中也屡见不鲜。
实战的锻炼,刀术和射弩无疑是很精湛的,《溪蛮丛笑》有这样一段记载:“甲与乙有隙,两相斗敌,背牌护身,远以标枪,枪尽挺刃而前,名对刀。”《桂海虞衡志》记瑶人:“儿始生以铁如其重,渍之毒水,儿长大其钢为刀,终身用之。战则一枪一弩相将而前,执枪者前,却不常以卫弩,执弩者口衔刀而手射人。”陆次云《峒纤志》载:“仲苗年十六无不带刀,其铁自始生时炼至成钢,故最利,以黑漆杂皮为鞘,貌虽不丽,锋利不可当。能者掷刀空中,接之以手,曰跳鸡横。”《贵阳府志》在记苗俗时说:“苗民无城郭,或三十家五十家据险而居,以防弋获,每一处合募勇士号曰老虎,饮食供奉有加焉,战则老虎当先指挥调度,合诸苗计之,老虎者,不知其几千百也。”尽管史书上失载的很多,但从“对刀”、“跳鸡横”及“左执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刃,捷步如飞”、“执弩者口衔刀而手射人”等情况看,刀术在各民族中是很精的,何况,在他们当中还有许多被称为“老虎”的高手。不过,到了近代,由于枪炮盛行起来,刀术渐渐失传。
弓箭的发明,使人类由“蒙昧”时代跨进“野蛮”时代,“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的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因此,射箭在武术中是极古老的。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弩批、弩床和弩弦三部分组成,用机括发箭,它通过人的拉弦过程积累力量,瞄准目标后,以瞬间爆发的形式射出,所以,准确性大、射速快、射程远。《宋史·蛮夷传》记载贵州少数民族“以木弩射獐鹿充食”,说明弩在宋代以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贵州少数民族使用的弩,主要是“编架弩”,《岭外代答》说:“凡蛮瑶之弩,状如中都之吃笪弩,盖不能弯弓,而皆能踏弩也。以燕脂木为之,长六尺余,厚二寸,博四寸许……不划箭糟,编架其箭于栝,故名编架弩。”前面所引苗族“强弓曰编架”,指的就是这种弩。为了有效地射杀野兽或敌人,箭头上大都有毒,称为“药弩”,“中者立死”,谓之“见血封喉”。苗族、瑶族、彝族、布依族都有这种药弩,故古书上说:“黔之诸苗皆用弩,而其矢必敷药。”
射弩是一种锻炼价值较高的体育运动,要求射手腿部、臂部和腰部有足够的力,并讲究身法、姿势、步法、手法,身、心、眼三者必须密切配合。射手一般坐在地上,用双脚蹬住弩架,双手拉弦,然后把箭放在弩槽内,举弩瞄准击发。布依族多在正月十五举行射弩比赛,以草人或草兽为靶子,其他民族往往在节日期间射弩。1989年在云南举行的第四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射弩是一个重要项目,参赛的有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5省区少数民族射手。
棒术在民间较为常见,这里着重介绍瑶族的“打猎操”、苗族的“打花棍”、壮族的“打扁担”、土家族的“打飞棍”。“打猎操”是现代人的叫法,其实,它是一种棒术表演,12名青年各执一根2米长的木棒,踩着铜鼓的节拍,在牛角声中相互对打,棍棒交击,铿锵有力,由慢而快,不断变换队形和打法,高潮时腾空跃起,犹如猛虎扑羊,打法共12个套路,每4套告一段落,各具特色,围熊操浑厚有力,打虎操威武雄壮,野猪操刚劲优美,驱猴操机动灵活,蚂蚱操轻快敏捷,牧羊操轻松愉快,身手并用,熔跪、跳、击、劈为一炉。关岭县苗族的“打花棍”也是很精彩的,一般由小孩和妇女比试,由8人分成4组对打,动作娴熟,步伐协调,花棍在头顶上旋转飞动,又在腰间缠身挥打,叫人眼花缭乱,棍与棍相击,棍与地相碰,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攻守进退,各有章法。
“打扁担”是一种妇女的体育运动,俩人站在长板凳上,手中握着扁担对打,有打春堂、全家乐、大团圆、插秧、车水、打谷、庆丰收等套路,动作轻快,响声悦耳。土家族常住山区,见到飞禽走兽,便用一截木棍飞掷过去,一击即毙,棍无虚发。
苗拳在贵州的民族武术中是很有特色的,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一百多个套路,如“八门擒打”、“张家拳”、“猴儿拳”、“花拳”、“猫儿拳”、“犟子拳”等等。苗拳讲究桩法、身法、步法、手法、进法、顾法、气法、三性调养法,合称“苗拳八法”。以“八法”为基础,编成了12套基本功及三十六攻打,七十二擒拿。动作弧度小,多作小跳步,向前后左右四方转身,快速、准确而有力。步型有弓、马、歇、跪等,脚法有弹、翻、勾、铲及顶膝,手法有搂手、砍掌、推掌、截掌多种,这些拳术往往与舞蹈动作相结合,拳与舞伴,体转笙转,武德与武功统一,内功与外功兼备,心、手、眼互相配合,具有健身、防卫和治疗的功效,在民间广为流传。毕节地区的苗族又有一种“芦笙拳”,表演者吹着芦笙,做出翻滚、倒立、吊挂、倒背等动作,尤以“滚山球”的动作难度最大,时而摆手跳跃,时而跨步冲拳,动作节奏鲜明,刚柔并进。
武术“争于力气”,故有摔跤、蹲斗、顶杠、耍石砣之类运动。在农村中,青壮年常有摔跤活动,称为“抱架腰”。彝族的摔跤有所不同,先行抱腰,而后用肩、臂、腰之力将对方摔倒在地,火把节时常有这类比赛。侗族还有专门的摔跤节,时间在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由寨老领队入场,在芦笙伴奏下绕场三周,铁炮三响,互相施礼,然后从寨老手中接过布带,缠于对方腋下,使劲扳扭,直到将对方摔倒为止。瑶族有一种“顶木杠”的活动,各自用双手抱着木杠的一端,互相对抗,直到一方支持不住而告终。土家族的耍石砣类似举重,石砣形如鼓状,中间钻孔,用一根木杆挑起两个石砣,以单手或双手握杆上举,还可在头顶交手旋转,又可向各方推出,或作攻打之状。
在贵州少数民族体育中,有一些运动类似杂技,如爬花杆、上刀梯、过火海、踩高跷、走竹竿、跳火绳等等。苗族爬花杆多在春节举行,事前在广场上竖起一根滑而且高的木杆,在芦笙伴奏下依次攀上杆顶,爬杆时必须头朝上,下杆时必须脚朝天,手脚并用,利用臂力支撑,不准身子贴着木杆,有时还将双脚伸到杆的一侧亮相,有时又围着木杆旋转,下杆至离地数尺时翻筋斗着地,动作惊险,技艺超凡,不失为一大绝技。
更奇特的是“上刀梯”。在广场或斜坡上立起两根大木杆,杆上绑着36把长刀,刀口向上,锋利无比,形如梯状。表演者做好一切准备之后,赤着脚爬上刀梯,一步步向上攀登,脚在利刀上如行梯子,安然无恙地完成各种惊险动作。
又有“过火海”的活动,燃起一堆熊熊的烈火,将铁板烧得通红,表演者居然赤着脚走了过去而不被烧伤。
踩高跷较为普遍,许多民族都有,其法是以竹木两根为支撑,中间绑有踏脚板,离地约半米,双脚踩在踏脚板上,两手握住杆的上端行走,有双脚朝内、双脚朝外、犟骡子、夹夹腿、铁拐李、盘盘脚、跛足舂米、乌龙抱柱、观音坐莲、岩鹰展翅、鲤鱼跳龙门、苏秦背剑、嫦娥奔月等招式,不但比速度,比花样,比耐力,而且互相角逐,动作优美,技艺高超。
苗族的走竹竿也是精彩的节目。两桌相距5~6米,中间架着一根粗竹竿,人走其上,且跳且舞,自吹芦笙,有如杂技表演。山间的独木桥,架于两树或沟谷两边,相距十余米,离地三四米,过桥的人,走在桥上,如行平地,快步如飞。
彝族跳绳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跳火绳”,绳子用砤条和布条混合拧成,浇上松油或桐油,然后点燃,令比赛者拿起火绳,奔跑跳跃,在夜空中划出道道光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