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史前文化  
  制度文化  
  语言文字载体  
  青铜时代与铜鼓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风格迥异的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绘画与石雕石刻  
  歌舞之乡  
  地方剧种  
  民族传统体育  
  贵州教育  
  学术与科技  
  贵州文学  
  宗教信仰  
  贵州民俗举隅  
  贵州文化与现代化  
 
 
  首页>>贵州文化>>地方剧种
贵州梆子、文琴戏和黔剧


从贵州梆子、文琴戏和黔剧的形成,也可看出贵州文化的多元性。明、清时期,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和对外联系的加强,外地的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昆曲、花灯以及说唱形式的扬琴,都先后传入贵州,对贵州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花灯已如前述,在农村找到了广阔的天地,而梆子腔逐渐地方化以

后形成贵州梆子,以后扬琴在文士中兴起而成文琴戏,并成为黔剧的前身。

梆子是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据说,自明末清初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余部进入贵州以后,由于军中多山西、陕西人,而且走南闯北,习染了梆子腔,于是在贵州流传开来,久而久之,与各种音乐歌舞交融,遂形成了贵州梆子。贵州梆子的成因复杂,譬如说,它唱倒七字的倒板,后三字都要重复,然后放腔,近乎河南梆子;使用“二流”曲牌时,唱腔又近乎河北梆子;“滚板”多用于哭调、悲调,音调偏高,有秦腔风味;而在情绪激昂时使用襄阳梆子,这一点与四川、云南基本上是一致的;此外,“垛垛板”和“坝儿腔”来自花灯。贵州梆子的戏班,最早的据说是乾隆年间的“洪泰班”,道(光)咸(丰)年间有“太和班”,以后则有“老洪泰班”、“新洪泰班”和“高升班”,剧目有《高平关》、《打洞》、《三掌》、《拷红》、《卖华山》、《杀狗劝夫》、《下河东》、《下南唐》、《三打王英》等十余出。

大概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外地传入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弹唱形式,称为“扬琴”,弹唱时一般叫做“唱扬琴”或“玩扬琴”,它的曲调是比较哀伤的“扬调”(即“越调”)和比较欢快的二板、三板,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扬琴”最初仅在士大夫之中流行,常常是三五个或七八个秀才、举人、文士聚在一起,怡然自乐,称为“文人雅士之乐”。到了道光、同治年间,贵州许多县城里都有人“玩扬琴”,特别是省城贵阳,文人雅士相聚,“弄丝作戏”,“消遣竟日”。及至光绪初年,“扬琴”开始流入市井,先是邀请唱扬琴的人到茶馆的雅座演唱,弹唱的人不取酬劳,纯粹是一种爱好。继后,由自娱自乐的业余演唱,转而成为变相的职业弹唱,例如光绪九年(1883年),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3人便成立了“三友社”,被邀请到贵阳的茶馆里弹唱。次年,蒋发三自己开了一个茶馆,取名为“文音茶社”,以唱扬琴而招徕顾客,在那里弹唱的除他们3人而外,还传带了一批高徒,如李光黔、聂永明等,大家闺秀华襄桂也是这里的常客。大致与此同时,在黔西、织金、安顺、毕节、赫章、郎岱、遵义、铜仁,都相继出现了这类茶社,如黔西的“文音俱乐社”便是其中的一个。“扬琴”走向市民阶层是一大转变,它产生了《珍珠塔》、《玉蜻蜓》、《西厢记》、《琵琶记》、《金锁记》、《绣襦记》等大本曲目,开始有了生、旦、净、丑、末等角色。唱腔上吸收了戏曲音乐,糅合变化而创造了“二黄”、“二流”,同时兼用《满江红》、《锁南枝》、《四平腔》、《清平调》、《灯调》、《道情》等三十多个曲调,形成了板腔体与联曲体共同运用的特殊音乐唱腔形式,并增加月琴、二胡、三弦、琵琶及箫、笛、鼓等伴奏乐器。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贵州琴书一度衰落,演变为“转转会”或“家庭娱乐会”的形式继续传承。20世纪20年代又兴盛起来,出现了安顺的“李兰亭茶社”、遵义的“桥头琴坊”、黔西的“文娱茶社”等,而且传入了彝族地区,毕节大屯陈家和黔西革仲安家、织金八步安家都请人到家弹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贵州琴书得到新生,建国之初,贵阳、黔西、安顺、毕节、遵义等地的爱好者们,以传统的“蝴蝶篷”奏起了传统调和新乐曲,他们用彩绸扎成一个蝴蝶形,以一人背着,在蝶背上置扬琴或小鼓,四方各有一人操作各种乐器,颇受群众欢迎,引起了政府重视。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贵州没有地方剧种参加,促使了“文琴戏”的产生。先是黔西县人民业余剧团的扬琴组,不满足贵州琴书只能座唱,不能登台演出的情况,于1953年春开始把它搬上了舞台,定名为“文琴戏”,公演了《搬窑》、《百日缘》等剧目。自此以后,各地纷纷成立文琴剧团,犹如雨后春笋。1958年经过鉴定,确认以文琴戏作为“黔剧”,1959年成立贵阳市黔剧团,1960年组成贵州黔剧团。

贵州琴书的传统曲目多达470出,题材相当广泛,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民间生活写照,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形式,尤以悲喜交集的戏最为感人。曲目写得较好,语言生动,结构严谨,讲求刻画人物,颇具贵州特色。琴书唱本的体例,是由韵文、散文两种体裁交织而成,以散文说白,韵文歌唱,韵文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遵循明清时代鼓词、弹词、宝卷的排偶句式,丑角的唱词多为长达十五六字的句子。一般是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夹杂第三人称叙述体来表达人物和故事,很接近戏曲形式,曲终用第三人称唱四句或解说词为结,与四川竹琴唱本相似。由“扬琴”发展为“黔剧”以后,首先要把戏剧文学与舞台扮演结合起来,将它进一步戏剧化,因而必须加强故事的情节,注意塑造人物形象。

黔剧最初是从加工整理传统剧目入手,改编了《搬窑》、《三难新郎》、《西厢记》、《三击掌》、《卓文君》、《黛玉葬花》、《昭君出塞》、《秋江》、《踏伞》等三十多出剧目。以后又从京剧、川剧、评剧、越剧中移植了《人面桃花》、《牛郎织女》、《萝卜园》、《茶瓶计》、《潇湘夜雨》、《桃花扇》、《杜十娘》、《望江亭》、《孔雀东南飞》、《十五贯》、《葛麻》、《狸猫换太子》等二十多出剧目,还移植了《刘胡兰》、《红霞》、《战鼓催春》、《卖余粮》等戏。新创剧目,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两个剧目,一个是以侗戏《珠郎娘美》改编的《秦娘美》,另一个是反映民族团结的《奢香夫人》,它们不但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贵州琴书的传统调子为“老三腔”,即“扬调”、“二板”和“三板”:扬调原系“吴地山歌”,后来演化为“春调”,一板三眼,速度较快,适宜于表现潇洒、悠闲的情绪,有“柳青娘”和“八谱”两种“大过门”;二板与扬剧“堆字大陆板”极其相似,但流入贵州后受花灯影响很大,与铜仁花灯的“二流”曲调行腔几乎一样,一板一眼,旋律比较优美,能表达愉快、急促的情绪;三板是在二板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板无眼,速度较快,相当于小快板,若是放慢速度,则相当于流水板,适合表现焦急、紧促、气愤的情绪,唱腔近于朗诵,拖腔短。大约在清末,王石青等人将扬调、二板曲调发展为联曲体琴书音乐,形成了38个曲牌,这些曲牌,有的是从昆山腔仙吕宫北曲套组引来的,如“寄生草”;有的是从南吕宫南曲套组引来的,如“满江红”;有的是从双调南曲套组引来的,如“锁南枝”、“急三枪”;有的是从西南流行的“八小调”引来的,如“二黄”、“马头调”、“双背弓”;有的是从四川琴书引来的,如“夺子”、“跌落金钱”、“芦江怨”、“平板”;有的是从南词、鼓词、花鼓引来的,如“青平调”、“木梨花”、“云雨巫山”;有的是从扬调引来的,如“六六板”;还有许多是从贵州花灯引来的,实际上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结果。这种联曲体音乐,由于是由多首曲调更替来表现不同情绪,因而便于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不同的场面,而且使旋律富于变化。贵州琴书还形成了一种与联曲体不同的板腔体,它以扬调为基础,借其中个别音程关系的变化或旋律变化,吸收贵州戏的二黄腔,形成了能表达各种情绪的板腔体系,如“二黄倒板”、“二黄夺板”、“二黄一字”、“扬调清板”、“扬调”、“苦禀”、“六字扬调”、“垛板”、“双扬调”、“二流”等。

无论是贵州琴书或黔剧,都是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后来逐渐加进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箫、笛、笙、竹枝鼓、打板、碰铃,搬上舞台后又加进高音二胡和低音阮和大胡及唢呐。原先贵州琴书是不用锣鼓的,搬上舞台后才按京剧、川剧和贵州戏的锣鼓变通使用。伴奏方法,主要是沿用传统的“让字跟腔”(先奏过门,演员开口时即减弱音响,让演员“亮词”,然后奏小过门或跟腔伴奏)和“包腔滚板”(在唱腔套子中歌唱,有时近于念白),还有在悲剧中用“偷衬”(用小京胡奏过门和托尾腔,音色凄婉),在喜剧中“加花”(滑音跳跃)。黔剧的表演主要借鉴京剧和川剧,小生、小旦、小丑学川剧,老生、老旦、花脸多学京剧,“杂”成一种风格。表演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用贵州方言[1]

 

注解:

[1]魏绪文:《黔剧史话》,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并见《黔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8月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