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的织锦、蜡染、刺绣、银饰以外,贵州还有几种驰名的工艺品是值得重视的,最有声誉的有大方漆器、玉屏箫笛和思州砚台,其次有织金砚台、牙舟陶器、黄平泥塑、贵阳雄精雕及各种竹编。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一书,在介绍北京漆雕和金漆镶嵌、甘肃天水雕填、福州脱胎漆器、四川漆器、江苏扬州漆
器、广东阳江漆器的同时,也介绍了贵州大方漆器,足见贵州的漆器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有其特色。大方漆器为皮胎漆器,它由“革器”发展而来,古书上称作“水西乳漆器”。贵州盛产生漆,主要产地在黔西北,尤以大方为佳,这里所产的生漆具有水分低、燥性好、色泽鲜等优点,是生产“漆苑精品”的好材料。居住在黔西北的彝族,因为畜牧业发达,很早就善于制造革器,他们在用皮革制成的甲胄上“悉朱地间黄黑漆作百花虫兽之纹”,谓之“蛮甲”。这种甲胄不像铁铠甲那样沉重,披挂起来,轻便灵活,若是涂上生漆,油光可鉴,刀枪不易刺穿,雨水也不易浸透,用皮革制成的马鞍,柔软舒适,涂上生漆显得光泽华丽,彝人常以这种漆革做鞍。水西的“乳漆器”在古代就是很有名的,田雯《黔书·革器》记录了它的工艺流程。书中说,制造革器首先要精选皮革,以水牛皮为佳,“牝者首,牝者亚焉;阔者贵,狭者贱焉;者上,皴者次焉”。制革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先是“以水浸之,燔毛肉,取其泽且平也”;次为“以火烘之,龟纹缦理,取其干且厚也”;再则“以木张之,以定之,以刀削之,而后膏以髹焉”;最后是“以沙覆之,以土窨之,以石砻之”,做成各种器皿。革胎做成之后,“绘以文采”、“四色皆和漆成之”,以黄为正色,调碧色合靛青,石黄而为绛色;兼用黄、朱、靛三者为羊肝色;以铁笔绘花,“花鸟赋形”、“雕虫镂卉”,便制成了“陆离之采”的乳漆器。见了这样的漆器,田雯惊讶地说:“不谓鬼方人有此谣巧耳”。张澍在作《续黔书》时,也特别写了革器,他说:“以及为碗、为壶、为卮舟、为细盒,皆稹致可尚,不必镌悬黎而铸麟趾,不必雕沉檀而烧宣窑。列于市廛,黑如纯漆,赤如鸡冠,黄如蒸栗,又或缥绿葱青,嫣红油碧。羊之肝,鹅之血,蝶之粉,鹿蜀之五彩,粲然满目,虽边鸾花鸟,崔蚓虫鱼,不是过矣。”
清末及民国年间,大定(今大方)许多人家都制作漆器,从艺者不下千人,开设了“宝光斋”、“义森公”、“民生漆货社”、“明星漆货社”等若干作坊和商店,形成了贯穿南北的“漆货一条街”,大定也因此被誉为“漆城”。大定的传统漆器,有一种工艺精美的“皮胎漆葫芦”,在清代曾是贡品。宝光斋的漆器,名噪一时,这家作坊的师傅张伯卿十余岁即学漆艺,所制漆器造型典雅,工艺独特。皮胎漆葫芦高约1米,直径61厘米,内盛可供10人使用的碗、筷、杯、盘、碟、匙等餐具数十件,除筷子外均用皮胎髹漆工艺制成。他制作的“都盛盘”,专为陈列文具之用,取料考究,做工精细,光泽照人,挡边空花图案四棱四现。工艺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漆器的棱角和口子工艺。张伯卿技艺娴熟,制作了“六方茶叶盒”、“八方茶叶盒”等产品,可将盒盖掉动方向而松紧自如,线条平整而缝口密合。所产皮盘、皮箱、烟盒、花瓶、帽筒等畅销各地。在传统产品中,最名贵的是“捧盒”与“茶船”,捧盒有瓜状、桃状、方形、圆形4种造型,茶船有荷叶形、银锭形、荷花形、海棠形4种,其中有一种“七巧盒”最为精致,7只不同形状的盘拼在一起,丝丝入扣。皮胎漆器具有轻便、耐用、美观、防潮、防蛀等优点,可制成瓶、盘、盒、罐、茶具、酒具、餐具等多种产品,造型多达数十种,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多角形、瓜果形、葫芦形而外,还有蚌形、鱼形、鸟形、兽形和船形,古朴大方,玲珑可爱。皮胎上所施的生漆,色调丰富多彩,或墨黑,或宝蓝,或嫣红,或姹紫,或金黄,或翠绿,或乳白,或银灰,浓淡有致,着色和谐、晶莹、艳丽,光可照人。纹饰极为精美,大体有浮花、平花和隐花三类,以隐花最为常见,在光洁细腻的漆面下,隐隐约约地显出各种花纹图案,显得分外雅致。花纹图案的技法,有“明光罩漆”、“赤宝釉变”、“蛋壳镶嵌”、“堆洒勾填”、“研墨彩绘”、“印锦针刻”等百余种,用描金、印锦等技法可获得花纹浮现的效果,用镶嵌、堆洒、勾填等技法可获得平面起花的效果,若要做成隐花就须用赤宝釉变,研磨彩绘等技法。大方漆器用作生活用具有不漏水、不串味、不褪色、耐酸碱等长处,用作陈设,则显得古色古香,使人雅兴倍增,是一种极好的工艺品。
毛主席的诗词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之句,讲的是湖南“湘妃竹”。贵州的玉屏,明代建平溪卫,原属湖广都司,地产佳竹,当地人以竹制箫,盛传一时,清人有诗赞云:“曾过扬州廿四桥,玉人吹处月华招。那知双管传仙调,端在平溪制更高。”诗中的“传仙调”颇有来历,相传有一位“鹿皮大仙”,云游至此,见竹林茂盛,驻足玉屏,其人谱音律,善吹奏,自制箫管一枝,并授郑氏吹奏之法,然后飘然而去,故当地流传着“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的佳话。
明、清之际,这里的箫笛便已负盛名,谓之“平箫玉笛”,“平”即平溪卫,“玉”即玉屏县,一地而异名,跨了两个朝代。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玉屏箫笛名声大振,(清·乾隆)《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咸丰年间,钱塘人吴振蒶至玉屏,得见此箫笛,咤为惊叹,在他所著的《黔语》中写道:“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产美竹。有郑氏,辨其雌雄,制为箫材,含吐宫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箫者,必首郑氏。郑氏世守其业,名为平箫,值亦倍常箫焉。”此箫的地位和价值,书中点得十分清楚,因为“天下之言箫者,必首郑氏”,所以“值亦倍常箫焉”。它的奥妙,首先是因为其地“产美竹”,据考,这种美竹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长于溪水、岩石交错之处,竹节长,竹肉厚,竹管小,粗细均匀,浑圆匀称,谓之“水竹”。郑氏知音律又为制作箫笛的关键,所谓“辨其雌雄”,无非懂得音色清浊、音位高低,故“含吐宫徵,清越微妙”,致成精品。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在立冬后两月,此时竹节含水、含糖少,竹子不易变形,亦不易为虫所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