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民族的公共建筑中,最具独创性的莫过于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它们无论在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是我国民族传统建筑的瑰宝。
鼓楼是侗家村寨的象征,在贵州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地区,几乎每个较大的村寨都建有鼓楼,而且有的不止一座,例如黎平的肇兴寨就有5座鼓楼。鼓
楼使侗寨的风光显得更加壮丽、更加迷人,更富有民族色彩,但它决不是一种单纯的点缀,而是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它之所以寨寨必备,原因就在于它是村寨的活动中心,它与“溪洞”的社会生活、与农村公社及“合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庄严而神圣,最富有魅力。首先,鼓楼是政治活动的中心,举凡村寨有事,如推选头人、议定合款、缔结盟约、歃血为盟、调解纠纷、执行法规、商讨对外事宜等等,都要在此击鼓聚众,以“集人鼓”召集各种会议。其次,鼓楼是军事活动的中心,如果村寨受到外来侵犯,人们便在鼓楼上击鼓报警,传递情报,施放号炮,把武装力量召集起来,而邻寨听见鼓声,闻讯而至,共同进行防御。其三,鼓楼是举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迎接村寨的保护神“萨玛”,还有男子15岁时的成丁和取名仪式,以及老人去世的追悼和停棺待葬仪式,都在鼓楼举行。其四,鼓楼又是社交活动的场所,譬如村寨之间集体走访时必须在此迎来送往,男女青年经常在此“行歌坐月”,老人们休息时在此聊天,如此等等。
增冲12层鼓楼鼓楼因楼内或门前悬挂着一面大皮鼓而得名,在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共有两百几十座,现存最早的鼓楼是清代康熙年间修建的,这很可能是因为木构建筑容易烧毁的缘故。鼓楼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确考,但明人邝露的《赤雅》中所说的“罗汉楼”已是鼓楼的雏形。书中写道:“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矣。扳男子歌唱饮豼,夜宿其上,以此自豪。”今考鼓楼,无论其外形如何,而楼内均有一根巨大的木柱作梯上下,由地面直通楼顶,这大概就是所谓“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的遗痕。侗族称未婚男子为“罗汉”,他们在此与女友相会,“歌唱饮豼”,故有“罗汉楼”之称。这种类似罗汉楼的鼓楼大都随着建筑的进化而消失了,难得的是,在黎平县深山里的述洞,还保留着一座独脚鼓楼,它共有7层,外观与一般鼓楼无异,而中间有一根独柱直通楼顶,因为它的主要支撑点在独柱,所以采取对角穿方、层层加瓜的结构,底层以8根柱子来加强楼的稳固性。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最初可能是以大树为依托,后来改为立巨木为主柱,以这根独柱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不断增加支柱和挑梁,增添各种装饰,渐渐形成鼓楼的格局,待多柱的鼓楼成型以后,中柱便改为楼梯了。清代李宗窻《黔记》所记的“聚堂”显然已具备了鼓楼的特征,它说:“在古州、清江、八寨等属,邻近诸寨共于高坦处造一楼,高数层,名‘聚堂’。用一木竿长数丈、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即登楼击之,各寨相闻,俱带长镖利刃齐至楼下,听寨长判之。”这段文字虽嫌简略,但已点明了鼓楼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这种“高数层”的“聚堂”,其上悬有“长鼓”,并具有召集民众的社会功能,当是名副其实的鼓楼。
鼓楼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建筑,楼体部用杉木构建,金柱、檐柱特别注意选材,均为合抱的大杉木,高可达20余米。其框架为筒架型:先以4根、6根或8根巨大的杉木作主承柱,从地面直通楼顶,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连接而成一个长筒状的内柱环,上下直径均与顶层相同;然后利用梁和枋与四周的立柱相连,形成一个扩展了的外柱环,并以逐层内收的梁、枋与檐柱、瓜柱支撑起层层挑出的屋檐,构成一个宝塔形的外柱环。由于内外两个筒架与梁、枋紧紧相连,纵横交错,呈柱网排列,上小下大,因而坚实稳固。结构方式基本同于中原的木构建筑,以榫卯方式穿斗,不用铁钉。顶部仍采用中国古建筑惯用的斗拱铺作技术,在如意拱之上,以5层锯齿形叠涩木和挑檐承托起宽大的楼檐。然而,木构建筑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中原式的木结构很少有高层建筑,而鼓楼可3层、5层、7层、9层乃至11层、13层、15层、17层,均为奇数,现存于从江的高阡鼓楼就是一座15层的木构建筑。其次,楼的外形无论有多少层檐,而楼内并无楼层分隔,实际上是一个直通楼顶的空筒。楼梯也很特别,以一巨木立于正中,其上钉着排列有序的木桩供人向上攀缘。其三,鼓楼由三个部分组成:底层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即上面所说的“聚堂”,不装墙壁以利通风和采光,厅内有火塘,而四周安装着宽大的长凳或有靠背的长椅,供人们在此聚会和休息;中段外部为层檐,层距较小,逐级内收,形如宝塔;顶部则为亭、阁。
鼓楼并非一种呆板的模式,造型极其多样,其形态变化受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它的平面为多边形,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也可为六边形或八边形;其二是它外部的层檐可多可少,少则一层,多则十数层;其三是楼体的造型多样,有干栏式、门阙式、民居式、亭阁式、密檐式几种;其四是楼顶的做法各不相同,有歇山顶,有攒尖顶,也有亭顶。以上四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灵活机动,相互组合,于是产生变化多端的形状,例如:较为简单的干栏式鼓楼就有多种情况,广西龙胜县的龙坪寨鼓楼为正方形的四角五层攒尖顶;龙胜徐家鼓楼为长方形四角三层攒尖顶;三江县大田寨鼓楼为正方形四角七层攒尖顶;湖南通道县马田寨鼓楼为长方形四角九层八面攒尖顶;贵州榕江县晚寨鼓楼为长方形四角三层攒尖顶。至于密檐式鼓楼,不但平面几何图形不同,立面层檐多寡不同,而且楼顶的做法多样,因而造型更加复杂、更加丰富。
“干栏”式鼓楼直接源于侗族传统的“干栏”建筑,下部完全架空,或以“吊脚楼”的方式与地面相平,或以“过街楼”的方式把下层作为通道,集会大厅实际上在第二层,它一般为攒尖顶,但无斗拱铺作,这种鼓楼在广西、湖南较多,而贵州仅榕江晚寨鼓楼一例。晚寨鼓楼结构比较简单,楼底似吊脚楼,两根主承柱支撑在高坎下,楼面与地面相平,呈长方形,是一座3层攒尖顶的鼓楼。门阙式鼓楼与干栏式鼓楼有些近似,它多建于村寨出入的地方,将门阙与鼓楼结合为一体,以门阙作为鼓楼的陪衬,门阙上的斗拱如《营造法式》所言,而鼓楼的形式与侗族民居相似,有单层悬山顶木楼,也有3层重檐歇山顶木楼,主要流行于湖南通道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