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史前文化  
  制度文化  
  语言文字载体  
  青铜时代与铜鼓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风格迥异的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绘画与石雕石刻  
  歌舞之乡  
  地方剧种  
  民族传统体育  
  贵州教育  
  学术与科技  
  贵州文学  
  宗教信仰  
  贵州民俗举隅  
  贵州文化与现代化  
 
 
  首页>>贵州文化>>服饰文化
其他民族服饰


由于汉族移入贵州的时间有先有后,早先移入的汉人,在“夷多汉少”的情况下往往“变服易俗”,与后来迁入的汉人在服饰上有所区别,最突出的如宋家和蔡家,在史书上把他们称为“宋家苗”和“蔡家苗”。蔡家为“中国(中原)之裔”,相传为春秋战国时蔡国的遗民,辗转迁来贵州,在贵阳府、大定府及安顺一带居住,长期与少数
民族杂居,故服饰变异颇大,(乾隆)《贵州通志》载:“蔡家即蔡人,亦为楚子所俘,在贵筑、修文、清平、清镇、威宁、大定府、平远州皆有。男子制毡为衣,妇人以毡为结,饰以青布,高尺许,用长簪绾之,短衣长裙。”(民国)《平坝县志》记载稍详,是书载:“蔡家,头包青布,作锅圈状;衣大领半背,长及腰部,青色、以蓝、青、白三色滚成白果纹。大领大袖衫,长及膝部,青色则滚白领,白色则滚青领。腰带略似仡佬之花带。衣青色,白线串边,绑腿青色、白线串边。包头、半背、长衫、腰带、中衣、绑腿等,男女皆同,惟妇女着青裙、浅褶,以青白蓝色滚边及脚。……蔡家男辫发盘头上,包帕之外,蔡家已嫁女髻挽头顶正中,着竹质、铁质大簪。蔡家未嫁女,辫发盘头上。”以上两条记载不同,这是因为住在大定府境内的蔡家多与彝族杂居,而住在安顺府境内的多与仡佬族杂居,所受影响不同。宋家相传为春秋时宋国遗裔,“宋为楚子所蚕食,俘其人民而放之南徼”,但他们居住比较集中,服饰变异不大,“男子帽而长衿,妇人笄而短襟”,“衣冠俗尚少同华人”。
最有代表性的是“屯堡人”的服饰。“屯堡人”是明代屯军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平坝、安顺、镇宁、长顺一带,因为他们是集团性的汉族移民,风俗习惯能够长期传承下来,至今仍保留若干明代的古风,其服饰在许多方志上均有记载。(道光)《安平县志》说:“屯堡即明洪武之屯军。妇女青衣红袖。戴假角,以银或铜作细链系簪上,绕髻一周,以簪绾之,名曰假角;一名凤头笄。女子未嫁者,以红带绕头上。已嫁者,改用白带。男子衣服与汉人同。……女不缠脚。”(咸丰)《安顺府志》说:“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光绪《百苗图咏》说:“女子燕尾梳于前额,状若鸡冠故名。头披青帕,腰系大带,足缠白布,善织带子。”妇女的服饰最有特色,集中表现在“三绺头”、“凤阳装”和“不缠足”三方面。发髻分为三绺,高束于前,鬓发盖耳,额扎白色或黑色布带,发髻上套马尾编织发网,插银质和玉石发簪,又戴“假角”,形如凤头,故称为“凤头笄”。“凤阳装”的特点是,女穿蓝色或青色大襟长袍,长至脚踝,系长围腰,缠长腰带,衣为大袖,衣襟及袖口镶花边,脚缠绑腿,穿布鞋。因为她们出身劳动人民,以务农为生,故不缠足,被称为“大脚女人”。
贵州的服饰还有许多,例如古书上所说的“大头龙家”、“小头龙家”、“白龙家”、“六额子”、“人”、“土人”等等,因民族成分尚待识别,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注解:
[1]刘柯:《贵州少数民族风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