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史前文化  
  制度文化  
  语言文字载体  
  青铜时代与铜鼓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风格迥异的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绘画与石雕石刻  
  歌舞之乡  
  地方剧种  
  民族传统体育  
  贵州教育  
  学术与科技  
  贵州文学  
  宗教信仰  
  贵州民俗举隅  
  贵州文化与现代化  
 
 
  首页>>贵州文化>>经济土壤
贵州开发的历史进程


一个地区的开发,总是和它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由若干分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历史上每种现象的出现,都处在若干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

从贵州开发的全过程看,它所画出的轨迹,如果用坐标来描述,仿佛是一个大的“之字拐”,其间的曲折很大。在史前

的原始开发阶段,它与全国相比,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显出某些优势和特点。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中原遥遥领先,而贵州则明显滞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以中原的水平来作衡量,时间差将近一两千年。从明代开始,“中原式”的开发方式辐射强度加大,较大规模而且持续不断地在贵州传播,才逐渐缩小了与内地的差距,但由于在较低的基础上起步,覆盖的面积又局限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所以,仍然比全国落后“一拍”或“二三拍”。当东南沿海及其他先进地区开始“洋务运动”时,贵州尚无动静,直到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风才吹到贵州高原,而且风力微弱,所以,在运用近代科学手段进行开发的过程,无形中又比全国晚了“半拍”或“一拍”。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备战备荒”的战略形势,“三线建设”把现代高科技引进贵州,才开始与现代世界接轨,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上造成的差距,非短期所能弥补,因而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贵州的潜在力量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仍处于后进状态。

远古的原始开发,贵州可谓是“得天独厚”。在人类的童年时期,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大,因而这种原始开发的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地理环境,而贵州站在有利的位置上。首先,这里气候温和,既无酷暑,又无严寒,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适宜古人类的生活,繁衍;其次,贵州多洞穴,既可避风雨雷电,又便于防御野兽侵袭,冬暖夏凉,是原始人最理想的天然居室;其三,“坝子”处在万山丛中,溪流纵横,便于汲水,又可上山采集、狩猎,下山捞捕鱼虾,提供了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其四,贵州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蕴藏着多种植物与动物资源,食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州有充足的石料可供制造石质工具。诸如此类的原因组合在一起,致使贵州不但成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有相当发达的石器文化,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

从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来看,贵州与全国大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点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但是,当社会再向前一步发展,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情况便起了很大变化。黄河流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又有灌溉之利,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手工业、商业、交通的进步,并形成了发达的地主所有制,加之三次民族大融合及长期对外交流,吸收了全国及古代东方文化的精华,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贵州在地理上的优势例如能源、矿产、旅游等当时难以发挥作用,而它的劣势却一再暴露出来。平地狭小,土质贫瘠,石灰岩出露面积大,岩溶地貌保水条件差,坡度陡而冲刷力大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高水低不利于灌溉等等,严重地制约着贵州的农业生产。地处偏远,山重岭复,羊肠小道,行旅艰难,使贵州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原及邻近地区长期积累起来的先进文化不能顺畅传入,只能凭着当地人们习以为常的经验进行开发,而内部又因山川阻隔和民族差别愈加局限,在这种低水平的情况下进行开发,自然要处于落后地位。本来,在汉代已开始扭转这种趋势,“移豪民,田南中”,向内地靠拢,但自魏晋以来,又打断了这一发展道路,与内地的联系时续时断,影响甚微;唐宋时期虽有所转机,但仅局限在乌江以北局部地区;元代又频于战乱,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与内地拉开了很长的距离。适应着经济基础落后和民族关系复杂的情况,大部分地区长期停留在封建领主制阶段,土地不允许买卖,人口不得随意迁徙,生产力受到很大束缚,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民族尚处在奴隶制乃至原始社会阶段。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贵州在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特别是魏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明清两代是贵州开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一,湘黔、滇黔、川黔、黔桂四大驿道干线的开通以及大道的敷设,把贵州纳入了全国交通网络,并加强了贵州各地之间的联系,较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条件和开发环境;其二,通过大规模集团性移民和招徕外地人口,劳动人手迅速增加,这对“地广人稀”,“不患无地而患无人”的贵州来说,无疑增加了一股巨大的开发力量;其三,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在此五百余年中持续不断地在贵州传播,形成若干新的开发点和开发带,推广农耕技术,兴修水利,引进玉米、甘薯、洋芋、蚕桑、楠竹,发展人工造林和经济作物,扩大矿业开采,建立手工作坊,传授中原式建筑技术等等,使贵州的开发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其四,明清两代,地主所有制在贵州有广泛发展,在这种潮流下,不仅封建领主制逐渐土崩瓦解,而且奴隶制及原始公有制的残余也发生变态或显著消退,社会正处在大改组、大变动中;其五,在明以前,贵州虽有学校,但简直是凤毛麟角,而自明代起,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在贵州兴起,办起了许多官学、书院、社学、义学及私塾,如同内地一样开科考试,客籍文人源源进入贵州,加之佛、道在贵州扩大传播,对贵州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于是,人才联袂而起,尤以遵义的“沙滩文化”最为典型,清代中叶以后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区。凡此种种,标志着贵州的开发到此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逐渐向内地靠拢。

大约在戊戌变法前后,贵州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办了一些新兴事业,如严修在贵州开办经世学堂和官办书局,潘蔚引进外资办青溪铁厂,盐商华之鸿创办文通书局、纸厂和茅台酒的“成义”烧房,电报、电话及邮政相继开通,各地办起一批新式学堂及报纸等,随着近代的开发手段传入贵州,又有了一个新的开端。民国初年,这一势头仍在继续发展,修筑了公路,引进了汽车,兴建了发电厂、兵工厂、百药厂、铸币局、火药局、测候所及医院等,但因长达24年的军阀混战,未能很好发展起来。到了抗日战争期间,贵州成为祖国的大后方,又是西南公路运输的枢纽,华北及东南沿海的许多机关、学校、工厂纷纷迁来,人才荟萃,物力集中,出现了一个“战时经济”和“战时文化”的高潮。在此期间,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及若干学校迁入贵州,贵州也办起了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师范学院及许多职业学校。先后建立了贵州农业改进所、贵州地质勘测团、贵州企业公司及农业实验区、教育实验区等,引进了烤烟及许多农作物品种,推广近代农业生产技术,勘察了贵州的地质矿产资源,使用载波电报、电话技术,还办起了全国闻名的大定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贵阳马王庙汽车修理厂及若干机械、化工、卷烟、建材、制药、煤炭等工矿企业。但是,抗战一结束,学校、企业及大批科技人才又离开贵州,经济萎缩,文化教育事业衰落,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呈现出一派衰败景象。解放初期,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了新的起色,但基础仍很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交通仍不方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央决定把贵州列入“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贵州,加快了贵州开发的步伐。首先,由于三线建设的需要,继黔桂、川黔铁路之后,又建成了贵昆铁路和湘黔铁路,使贵阳成为西南铁路的枢纽,为贵州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三线建设过程中,贵州的矿产、能源得到较大开发,建立了大型的煤矿、电站和铜铁厂、铝厂,为贵州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奠定了基础。贵州的国防工业和机械电子工业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天、航空、电子为主,而在民用机械电子工业中,不少行业,如光学仪器、电工仪表、低压电器、磨料磨具、轴承、机床等在国内均占有一席之地。更不可忽视的是,三线建设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和引进现代化科技的消化能力,为高科技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目前还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着贵州的进一步开发,能源、矿产、生物和旅游四大潜在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有待加大开发力度,增大投入[1]

[1]史继忠:《贵州民族地区开发史专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