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日之间,乍寒乍暖;百里之内,此燠彼凉。”“一山有四季”是立体气候的写照;“十里不同天”是小区域差异很大的表现;“一日之内,乍寒乍暖”说明气候多变;而“百里之内,此燠彼凉”则说明各地气温不同。由此看来,贵州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这种气
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在贵州特定地理条件下的综合反映。
地理纬度,决定了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直接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贵州处于中纬度,在北纬24°38′~29°14′之间,仅就纬度而言,大致与湖南、江西、福建差不多,按说,太阳辐射量应当比较接近,可是,由于地势及冷暖气流的影响,年平均温度较上述三者低。贵州处于全国总辐射的低值区,年平均气温12~18℃。贵州因纬度低,且有青藏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对南下冷空气的阻挡,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其他省区高,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为3~6℃。夏季,又因地势较高和云贵静止锋的影响,气温普遍低于广大东部各省,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20~26℃。
复杂多变的贵州地形,不仅高原、山地、丘陵、坝子等地的大气候有很大差别,而且阳坡、阴坡、迎风面、背风面、山谷、河谷等处的小气候特征也很明显。就全省而论,中部气候温和,两隅寒暖各异。贵州中部,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阳被称为“第二春城”。黔西北是高寒地区,冬冷夏凉,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以致冬长夏短。黔东北地区,由于处于冷空气侵入的前哨,所以,松桃、玉屏、万山等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可是,在赤水河下游河谷、乌江下游河谷、红水河下游河谷,却出现了三个高温区,这些地区,冬暖夏热,夏长冬短,7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2~34℃,罗甸被称为“天然温室”。黔西南的气候,与云南比较接近,冬半年盛行西南气流,其特点是水汽少,云量少,日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譬如,威宁的海拔比贵阳高出1
163米,年平均气温要低47℃,年较差减小33℃,年平均绝对湿度减小40hpa,年平均风速增大1米/秒,所以,威宁气候高寒,而贵阳气候温和。在坡度较陡的地区,立体气候特别明显。例如:丹寨与三都,两地相距不过20公里,但丹寨在山地上,三都在低洼河谷,海拔相差五百多米,因而,前者与后者相比,年平均气温降低33~35℃,年降水量增多120毫米,年平均绝对湿度减小26hpa,年平均风速增大14~17米/秒,这可作为“十里不同天”的例证。又如:大方县,从山谷的对山到山腰台地的县城,再到山顶的马千山,水平距离也不过20多公里,但海拔却相差855米。循山而下,几经冷暖,有时县城以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而对面却雾散云开,阳光明媚,这又是“一山有四季”的明显例证。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影响贵州气候的大气环流,因季节而有不同。冬季,一股股冷空气南下,并在贵州中部形成静止锋,造成持续低温,若遇孟加拉湾暖湿空气与之交汇,则可造成雨雪。春季,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强盛,南下冷空气势力减弱,在这种冷暖交变的环流背景下,贵州的天气,或为气温持续偏低,阴雨连绵,或为时晴时雨,一段晴天之后,又出现倒春寒。夏季,贵州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西南季风活跃,降水比较集中。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移,北方冷空气再次南下,西南季风渐渐向南撤退,贵州经常出现秋雨绵绵的天气。
由于受季风影响,南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来的冷空气在贵州上空交汇,所以,年降雨量充沛,大都在1
100毫米以上。不过,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兴义、晴隆、六枝、织金一带正当西南暖湿气流入侵通道,丹寨、都匀一带处于苗岭山脉迎风面,松桃、江口、铜仁一带正处武陵山脉迎风面,所以,年降雨量都在1
400毫米以上,属于多雨区。威宁、赫章、毕节一带处于乌蒙山的背风面,道真、正安、桐梓一带在大娄山的西北坡,施秉、镇远一带受局部地形影响,年降雨量不足1
100毫米,属于少雨区。从时间分布看,降雨量多集中在夏半年,4月进入雨季,至9月为止,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要占全年的75%左右。黔西南类似云南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5月中、下旬才进入雨季,到10月为止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5%。还有一个特点,贵州因地处高原,而且湿度大,云量多,故多夜雨、秋雨。
影响贵州的天气系统复杂,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化,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正是这个原因,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旱、涝、大风、冰雹、低温、凌冻,常年均有发生。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的缘故,西部地区常有春旱发生,而偏东地区,在入夏以后由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常有“洗手干”和伏旱,因而黔东南一带有“年年都有六月旱,不是大旱是小旱”之说。全省暴雨强度较大,以黔西南、雷公山和梵净山暴雨次数最多,往往引起山洪爆发或涝灾。因贵州地面崎岖,风力一般比较微弱,大风多属寒潮入侵时的偏北大风、春夏季的偏南大风和暴雨前的瞬间大风。每年春季都有插花性的雹灾,西部多于东部。低温冷害,有两种,一是8~9月的“秋风”,一是3~4月的“倒春寒”。凌冻包括雨凇、雾凇糧[1]。
注解:
[1]《贵州省志·地理志》第七篇《气候》。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