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地势最高的当然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在4
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环绕着青藏高原的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在1 000~2
000米之间。再往东,便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了。形象地讲,自西而东,形成了三级阶梯,云贵高原处于第二级阶梯上。我们所说的贵州高原
,习惯上被看成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云贵高原的东半部,实际上是由第二阶梯的高原山地向东部第三阶梯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
贵州高原耸立在四川盆地与广西丘陵之间,好像是一堵高墙把四川和广西分隔开来,并成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不用说,贵州的地势也是西高东低。从西往东看,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了三个阶梯:黔西北威宁、赫章、水城一带,海拔在2
000~2 400米,是最高的一级;黔中贵阳、安顺、瓮安一带,海拔降到了1 000~1
400米,构成了第二级;黔东镇远一带,海拔只有500~800米,构成了第三级。但从南北来看,中部突起,像是一条脊梁,而它的两边,地势逐渐降低,降到500米以下,于是形成了南、北两个斜坡。如此看来,贵州犹如一个覆盆,“一面高,三面低”。所以,贵州人常说:“上云南,下四川,下湖广,下广西。”
别看贵州地势高峻,但据地质学家们研究,它过去曾经是一片湖海,当然,那是非常古老的地质年代的事,用科学术语来讲,属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后来,地壳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元古代的“武陵旋回”到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旋回”,其间经历了21次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运动。升降运动是主要的,地面不断抬升起来,称为“造陆运动”。又发生了三次褶皱运动,也就是“造山运动”,最早的一次称为“武陵运动”(亦称梵净运动或四堡运动),第二次是“广西运动”,最大的一次褶皱运动发生在燕山旋回的宁镇期,在贵州影响范围最广。大概在燕山运动以后,地壳才渐渐安宁起来,形成了现代的地貌。在频繁、剧烈的地壳运动中,贵州出现了多次区域性的深断裂和大断裂,形成复杂交错的格局,对控制地质构造的发生与发展起着显著影响。这大概就是贵州“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吧。
贵州是著名的“山国”,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开门见山”。按照科学的统计,山地要占去全省总面积的87%,如果再加上10%的丘陵,总共就占了97%,“地无三里平”的话大概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贵州的平地只占3%,多是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地,当地人称它为“坝子”,古书上所说的“溪峒”多半是指这些地方。贵州山高箐广,峰峦叠翠,可真是“苍山如海”。山脉莽莽苍苍,绵延展布,有如“游龙戏凤”,以此构成了贵州地形的基本骨架。贵州的山,总的说来有五大山脉:北部是大娄山,东部是武陵山,西部是乌蒙山,西南部是老王山,横亘在中部的称为苗岭。
大娄山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因为受着娄山弧形褶皱构造带的控制,形成了三支并列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它西起毕节,东入四川,在贵州的一段长约500公里,宽约150公里,海拔1
500~2
000米。从低谷仰望娄山,悬崖绝壁,十分险峻。著名的娄山关就在大娄山主脉的脊梁上,它是一个沿裂隙溶蚀而成的隘口,周围山势挺拔,两侧尖山锁峙,川黔公路在群山中蜿蜒过关,形势极为险要。红军长征时,毛主席填过一首《忆秦娥·娄山关》的词,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句子,写的就是“娄山关”。
娄山关武陵山由湖南蜿蜒入境,呈北东走向,海拔1 500~2
000米,沅水和乌江就以此为分水岭了。它在贵州的一段,起伏绵延,系由三大名山组成:北面是梵净山,中间是老岭,南边是佛顶山。梵净山是川湘黔边境的一座佛教名山,当地人按它的山形称为“饭甑山”,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据说神宗的母亲李太后来此修行,于是开山建刹,广修梵宇,竟有“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脚庵”,铁瓦耀日,钟声悠扬,香火旺盛,从此改名为“梵净山”。梵净山的最高峰在凤凰顶,高2
572米,可以看见“佛光”。
毛泽东在《长征》诗中不是写了“乌蒙磅礴走泥丸”吗?那就是绵延于滇东北与黔西北的乌蒙山了。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这是就主脉而言,其实,它是由三支走向不同的山脉组成。主脉上的山峰高峻,常常超过2
800米。东南一支插入水城、六枝,在它的西北端,地名为韭菜坪,海拔2 900米,是乌蒙山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贵州全省最高的山峰。
过去,人们在习惯上把老王山看成是乌蒙山的东南支,它北起威宁,在韭菜坪与乌蒙山脉相连,向着东南方向延伸展布,经水城、六枝而达紫云、望谟。现在看来,它应当是一条独立的山脉。老王山长约25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自西北的2
600米逐渐降低至东南的1 300米。脉络清晰,切割强烈,山高坡陡,岭谷平行相间,相对高度常在700米以上。
苗岭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分布在西起惠水、东达雷山长约180公里的地面上,这里山青水秀,故有“苗岭秀,溪水清”之说。按地理学家的说法,苗岭在地质构造上并无明显脉络,实际上是由成因不同的坚硬岩层与晚近抬升的高地联合而成。雷公山、香炉山、月亮山是苗岭的三大名山。雷公山高达2
179米,大概是因高峻的缘故,常遭雷击,故名雷公山。
说起来,青藏高原最高最大,但它形成至今不到1
000万年,而处于第二阶梯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似乎比它还要古老得多。不过,四大高原的风貌各不相同,青藏高原是一派高寒景观,蒙古高原坦荡开阔,黄土高原自然是黄土高坡,而云贵高原则是崎岖不平,岩溶地貌发育为其特征。贵州高原,在地貌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属于岩溶化高原峡谷类型,它由高原区和峡谷区有机组合在一起,河流的上游是高原区,河流的中、下游就是峡谷区了。高原区因受流水侵蚀较少,高原面一般保存完好,谷宽流缓,地面平坦,呈现一派缓丘起伏的高原景象。峡谷区则是另外一种景观,地形切割强烈,峡谷水急坡陡,常有峰丛洼地和峰丛峡谷,时有大坡降的暗河、伏流、瀑布、跌水及“潮泉”出现。
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广西丘陵和湖南丘陵不同,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就与云南相比,恐怕也有许多不同,那里是由高原面和坝子面两部分组成,至少坝子比贵州要宽广得多。贵州的地貌,由于地质成因和地质构造关系,又受着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发育演化过程相当复杂,区域分异十分明显,出现多种地貌类型,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台地、盆地、河流阶地等等。高原多由夷平面组成,山原实际上多是高原因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岩溶山原。在贵州,分布面最广的是山地,成因当然是很多的,有的是在褶皱断裂的基础上经流水侵蚀而成,有的是由岩溶作用形成,高高低低,起伏很大,低山在900米以下,而高、中山可达2
900米。丘陵或是侵蚀而成,或是岩溶作用形成,散布在高原边缘或高原面上,呈孤立状、垅岗状或丛聚状。盆地数量多,但面积狭小,超过万亩的坝子是很少的,按其成因分为断陷盆地、河谷盆地和溶蚀盆地三类,溶蚀盆地又称作波立谷或洼地。
来到贵州,岩溶地貌(过去习惯上称为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贵州是我国南方一个岩溶地貌极为发育的省区,碳酸盐岩石出露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这就是说,大约2/3的地方都是岩溶地貌。在贵州,几乎所有的岩溶地貌类型都可见到。在地表,有石牙、溶沟、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溶盆、槽谷、峰林、峰丛、溶丘、岩溶湖、潭、潮泉等。在地下,有溶洞、地下河、伏流、暗湖,还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各种钙质沉积形态,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边石、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之类,洞穴中又有流痕、贝窝、边槽、石吊(倒石芽)等溶蚀微型物。在岩溶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地壳抬升,使岩溶水处于力图向深部循环的状态,埋藏在较深的地下。例如一些大河的支流,在距离干流峡谷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地方即伏流地下,而在伏流区形成天生桥或裂点,它以极大的比降排向干流,因而在裂点下的地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落水洞、竖井或漏斗,这种现象,在乌江、六冲河、猫跳河、南明河、北盘江、涟江、曹渡河、格必河等的中、下游极为常见。有的地下河出口,还因排泄基面不断下降而产生出水口下移的现象,所以,上层为干洞,中层洞仅在洪水时才排水,而下层洞则是经常排水的暗河出口,这种“层楼”状溶洞,在贵州是很多的。总之,岩溶地貌,是贵州的一大特色[1]。
注解:
[1]《贵州省志·地理志》第六篇《地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