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见于记录最早是司马迁的《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其后《汉书》、《后汉书》都有“西南夷”的记录。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
南夷[1]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依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参照《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我们可知汉晋时代今云南地区的族群情况。
夜郎是南夷中最大的族群。主要在郁江上游,北盘江流域。南与南粤(越)相接,北与巴、蜀邻近。夜郎又称“夷僚”,汉武帝时,征服夜郎,在其区域设牂牁郡,领17县。境内有且兰、夜郎、蹩、同并、漏卧、句町、进桑7个族群。其中夜郎最大,被汉廷封为王,统率各族群。
句町句町与夜郎相连,汉武帝时,亦受封为王,由夜郎联系。到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由牂牁郡分出,别立兴古郡。又从益州郡分律高四县入兴古郡。兴古郡有3个族群:句町、漏卧、进桑。兴古郡的居民“多鸠僚濮”[2],也就是鸠僚和濮两大类。兴古郡除律高等4县外,其地相当于今文山壮族自治州的地域。文山地区的壮族,自称“侬人”、“濮侬”、“濮伊”、“濮安”等。可见,与汉代这一地区的“濮”有渊源关系。“鸠僚”,即清代的“土僚”,“土僚,一名土老,一名山子,相传为鸠僚种。”[3]土僚为古“濮人”的一支,自称“濮泰”。清代,今文山地区的居民有侬人、沙人、土僚,从语言分类看,同属壮语方言。
滇在今滇池地区[4]。“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5]《史记》只称“滇王”,其余什数族群的名号与分布区域不见于记录。西汉文献有关滇池区域的居民,大都称为“夷人”、“郡夷”,不著其专名,到蜀汉时方有“夷叟”的记录,但不能说到蜀汉时才有“叟”的名称,其名当是“滇人”自来的族称。“叟”又作“夷叟”,“夷”古音读如“尼”,“尼叟”与今彝族自称“尼苏”、“聂索”相近。“滇人”与今彝族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滇人“耕田,有邑聚”[6],是定居的农业社会。
昆明昆明亦称叶榆。昆明在滇的西面,分布在洱海周围,相当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地区,是今白族的先民[7]。其社会经济较滇稍落后,“随畜迁徙,毋常处”,无大君长[8]。以游牧经济为主,其游牧的方式与北方大相异趣;其特点是“夏上高山,冬入河谷”,为云南多山的地理条件所决定。
西僰僰(bó)地在夜郎以西,古僰人居于青衣江,后沿岷江而下至犍为郡(今宜宾市),曾以僰道县(今宜宾)为中心建立“僰侯国”。秦以后,逐渐迁到犍为郡南部,汉武帝时设犍为南部都尉管理僰人,东汉改南部都尉为属国都尉。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犍为属国的基础上建立朱提郡(今昭通地区)。到晋以后,僰人迁到洱海区域[9],他们是白族的主要来源之一。
邛、笮在滇与昆明的北面。汉廷以“邛(qióng)都”为越嶲郡,其地在今西昌和四川凉山地区。汉廷以笮(zé)地设沈黎郡,后为汉嘉郡,即今四川雅安地区,是今天凉山地区彝族的先民。
哀牢哀牢亦称永昌“濮人”。其地在澜沧江以西的广阔地区。东汉以后,一部分东移至洱海地区南部,唐代初期的蒙舍诏自称,其先本哀牢人。洱海地区的哀牢人也是白族的主要来源之一。留在澜沧江以西的哀牢人是今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
注解:
[1] 原为“西南夷”,此处应为“南夷”。
[2]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
[3] 《清职贡图》。
[4] 所谓“滇池地区”概指今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的范围。
[5]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
[6]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
[7] 参见林超民《试论汉唐间西南地区的昆明》,刊《民族研究》1982年6期。
[8]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原文为“毋君长”夺“大”字。
[9] 《方国瑜文集》第一辑,58~59页;林超民《僰人的族属与迁徙》,刊《思想战线》1982年5期,第55页。
网页编辑: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