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高原中部,有一个号称五百里水体的湖泊。这就是高原明珠滇池。滇池之名,其来久远。“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云南的水系因受北高南低的地势影响,大多数河流都是自北往南流,只有滇池出湖水系螳螂川、普渡河为之颠倒,自南往北流入金沙江。东晋人常璩
撰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有泽水(滇池),周回二百余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或许正是这奇河倒流的独特地理景观而得滇池之名,抑或是因为很久以前这里就生活着以“滇”为名的部族而得其名。“滇”,今天已成为云南省的简称,但是古代所谓的“滇”、“滇国”,很长时间内并不代表整个云南省,主要指的是以滇池盆地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滇文化的发祥地。
滇池地区早有人类活动。在滇池周围,曾发现过多处新石器遗址[1]。《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战国时庄跻入滇,至滇池,见“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楚被秦灭后,庄跻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滇池社会始见于文字纪录。其后史书大凡称这里的居民为“滇人”,这里贩卖出去的奴隶为“滇奴”,这里产的良马为“滇马”。“滇”成为这一特定文化区域的代称。
滇池地区早就有了较高程度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在西南夷诸部落中,滇人是“耕田有邑聚”的一类,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的考古发现是“滇”人活动的遗存,代表着云南青铜文化的最高发展阶段。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斧、锄、镰等青铜农业生产工具、青铜武器以及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贮贝器上反映的杀人祭祀场面、纳贡场面、滇人纺织场面、放牧场面、乐舞场面,都表现了战国秦汉时期,滇文化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2]。
滇池地区有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这是滇文化得以长期延续,日益辉煌的重要条件。滇池地区位于云南高原中部,海拔1800米到2200米左右,它的中心是碧波荡漾的滇池,被称为云南高原的明珠,西南第一大湖。滇池湖岸线长约63千米,湖水面积约306平方千米。湖水与四周大面积冲积平原构成滇池盆地,是云南最大的坝子之一。坝子内土地平坦,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说过:“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3]今天坝子内可耕地面积也不下一百六十多万亩[4]。广袤的河湖盆地上,土壤肥沃,水网纵横,湖水可作湖滨农田灌溉,湖底“海肥”是滨湖地区农业的主要肥料来源,滇池坝子是耕作农业发展的好地方。湖水浩淼,利于航运,便于环湖居民交通。水中鱼类繁生,又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盆地四周广泛分布着丘陵、台地、河谷和山地,适宜于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滇池地区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丰沛,被誉为“四季如春”之地。
滇池地区虽处西南一隅,但并不与世隔绝,滇人与巴、蜀、黔、楚之间早有交往。滇又处于巴蜀与中南半岛之间,是连接中原文化区和东南亚、南亚海洋文化区的枢纽,汉代“巴蜀亦沃野……南御滇僰(bó,音薄),僰僮。西近邛笮,笮马、牦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5]。滇的奴隶、牲口已远贩到巴蜀、关中,蜀的铁器、丝绸南下滇国,西汉时蜀卓氏曾于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6],靠从事滇蜀贸易发家致富,并使中原先进的铁器传到滇池地区。同时,由东南亚、南亚沿海地区流入滇地区大量的海贝,石寨山的仅一个上层贵族墓中,就发现藏于贮钱器中的海贝数以万计,反映了滇池地区与东南亚、南亚沿海国家已经发生了广泛的经济贸易关系[7]。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滇池地区就已经是大陆中原文化的南缘地带与东南亚、南亚海洋文化北上的交汇地。其后历代,云南的交通无论是北上中原,东往湖广,西出印度,南下中南半岛的道路均在此交汇,故而滇池地区自古就是云南交通重地,长期以来它能够海纳中原文化的精髓,吮吸印度海洋文化的甘露,融合当地纯朴厚重的民族文化,成为滇文化的中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