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从草原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从传播范围、分布区域看,它遍布于世界很多地区。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研究的草原文化,是一种特指的草原文化,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具体地
说,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
草原文化分布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指我国阿尔泰语系族群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这一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就是说,从远古至今,生发在我国北方草原这一特定历史地理范围内的文化,部分属在它的范围内。需要指出的是,生发在这里的文化,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是以草原为共同载体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形成为统一的草原文化。这里,草原既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象征意义。
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民族文化(指少数民族文化),但不是单一的民族文化,而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由于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拥有各自的特性,又作为草原文化的民族主体相继活跃于不同历史时期,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样式。比如,在秦汉时期,草原文化主要表现为匈奴民族文化形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为鲜卑族文化形态;隋唐时期,主要表现为突厥族文化形态;宋、辽、金时代,主要表现为契丹、女真、党项族文化形态;元代前后,主要表现为蒙古族文化形态。由于蒙古族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实际上成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传承者,是草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虽然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但由于这些民族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族际承继关系,因而草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脉相承的,是同质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总之,北方草原各民族文化上的传承、借鉴、融会,是草原文化的主旋律,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绚丽多彩;另一方面赋予了草原文化内在动力,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