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考古专论
从考古发现看内蒙古草原文明的伟大贡献


王大方 张文芳

    内蒙古草原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只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较少或记载失实,其丰富内涵和历史贡献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60年中,考古人

员在内蒙古地区通过长期考古发掘和研究,如今已取得重大突破。

对古人类文明的贡献

  内蒙古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村发掘出距今50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石器制作场,其规模宏大、石器众多,各种野生动物的化石以及人类使用炊火的遗迹和遗物在这里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表明,还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内蒙古地区已有人类在劳动、生息和繁衍。其后,考古人员又在鄂尔多斯以及东部的扎赉诺尔发现距今5万年~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遗存。扎赉诺尔人和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两者体质结构相同,又都有人工改变头骨形状的习俗,从事着狩猎、采集和缝制皮衣的生产活动。在距今1万年前的末次冰川期,属于蒙古人种的古人类,开始成批地从内蒙古东北部以及华北地区北上,穿越白雪皑皑的白令海峡陆桥,进入北美大陆,其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美洲古代文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跨洲大迁移,也是内蒙古地区的古人类为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在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地区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大型石锄、陶罐、玉玦、猪骨等随葬墓,以及成排的房屋遗址,它昭示着草原上原始部族社会、宗教和农耕生产的诞生。兴隆洼文化起于草原,又在燕山南北和辽河流域发生影响。在距今7000余年的赤峰林西县白音厂汗房屋遗址中,出土有古朴的圆雕女神立像,其身份兼有地母神和灶神的功能,中国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华老祖母雕像”。在这一地区附近的辽河流域,还出土了巨大的女神庙和众多的女神泥塑像,说明这一传统文化对周边地区有巨大影响。

    中华民族对龙与凤的崇拜由来已久,古老的黄帝与炎帝部落,就分别以龙和凤(朱鸟)为图腾,代表着中国北方与南方两大氏族部落集团。而龙凤的起源地以及对龙凤雕刻与塑制的实物,也发现于内蒙古东部地区。1971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尊雕刻精美的玉龙,被尊称为“中华第一龙”。2004年初夏,考古人员又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发现了“中华第一凤”——红陶杯。经考察研究,这件凤鸟红陶杯的制作年代为距今6800余年的赵宝沟文化时期,具有凤头、凤冠、凤尾、凤翼等特征,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凤鸟造型极其相似。考古学家指出,近30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先后发现的龙凤实物是举世瞩目的成果,也是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


12